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第一位女校長 林徽因

[複製鏈接]

316

主題

332

帖子

78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鍾哲永 發表於 2018-10-25 1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如果要找一個人,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文學、史學、哲學等諸方面都有重大建樹和重要影響的人物的話,那麼,我認為這人非梁啟超莫屬。梁啟超是一個具有全面才能與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人物,應當被歷史銘記。

說到梁啟超,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夫人:李蕙仙。都說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李蕙仙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女人。

1869年,李蕙仙出生在北京南邊的固安縣。她家是名門,正宗官二代,幼承庭訓家學,熟讀古詩,善於吟詩作文,且擅長琴棋書畫,有才女美譽。她慧眼識英才,不愛金錢愛文章。

1889年時任朝廷維新派大臣李端棻以大學士身份典試廣東時,他非常重視具有維新思想的人才,所以特別賞識梁啟超,想將將堂妹李蕙仙許配給梁。

當時李蕙仙已經不小了,放在現在也算是大齡剩女了,她比梁啟超大4歲,自己也相中了梁啟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23歲時與19歲的梁啟超結婚。當時梁還只是一個窮鬼,什麼都沒有,李蕙仙倒也沒有嫌棄,對於這樣一個大家閨秀來說實屬難得。結婚後住在梁啟超家的房間還是梁的父親將書房改成的房間,面對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婆婆,迎難而上,以柔克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開始操持一切的家務,忙前忙后,一切都料理的很好。

1894年梁啟超到了北京,開始了公車上書、辦報組黨、掀起維新變法運動等一系列震驚中外的大事情,1896年李蕙仙又隨梁啟超到上海創辦鼓吹維新的《時務報》,並在上海創辦女子學堂,她擔任校長,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學校長。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當時梁啟超隻身亡命日本,李蕙仙帶著女兒思順避難澳門,梁啟超的父親梁寶瑛(蓮澗)也帶著其他家屬一起避居澳門。當時李蕙仙在極艱險困難的情況下,代替梁啟超服侍老人,撫養幼女。

1903年,李蕙仙的丫鬟王貴荃成為梁啟超的側室,一口氣為梁啟超生了6個孩子。他讓孩子叫王貴荃為「王姨」或者是「王姑娘」,但是孩子們都叫王貴荃為娘,叫李蕙仙為媽。

1924年春,李蕙仙的乳腺癌複發,這次癌細胞擴散后和血管相連無法再動手術了。李蕙仙終因病情嚴重醫治無效,於1924年9月13日病逝。李蕙仙和梁啟超共同生活了33年,終年55歲。

李蕙仙對梁啟超的幫助是多方面的,除了家務上給他解除後顧之憂,還與他一起辦報,寫文章,在時務報與中外紀聞的許多版面上,也有李的大論;梁原來根本不會說普通話,一口的廣東新會土語,讓北方人聽不懂,光緒皇帝就因為聽不明白梁的廣東話才只給了他一個六品小官。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能讓丈夫在公開場合的演講更有影響力,李蕙仙就擔起了他的家庭老師角色。還將丫鬟許給他,讓梁家的香火能夠如此的旺盛。

她是位令梁啟超又敬又愛又怕的女人,他這一生在政治、學術取得了巨大成就,與李蕙仙是分不開的。也許一開始,梁對李的並不是愛情,但這並不影響二人相濡以沫一生的事實,一生得這樣一女人相伴,實屬萬幸!

梁啟超第一任夫人,林徽因婆婆,中國第一位女校長,史稱李夫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