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孩子寫詩,社會才會有遠方

[複製鏈接]

126

主題

206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kinshop 發表於 2018-10-19 0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孩子對秋遊會有多渴望?小學五年級的王亦洪用一首詩,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渴望:

何時秋遊啊?/我準備的酸奶過期了!/我準備的薯片過期了!/而下一個即將過期的,恐怕就是我這善良的/心靈了呀!

童真的筆調,小孩子的敏銳,對秋遊的滿滿期待,讓成年人們樂開了花,好似喧囂網路中的一股清流。

小朋友像松鼠過冬一樣,提前為秋遊準備好了那麼多好吃的,卻還是沒有等到秋遊,只能在詩里吶喊,這種對心情的描摹拿捏,遠比用程式化的成語「望眼欲穿」「心急如焚」更爽直、天然,也更能打動人。這是詩的魅力,也是屬於每個人心靈深處的率真。

《秋遊》的作者王亦洪,是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就愛在作業本上寫詩。這首詩陰錯陽差地流傳到網路上,成為了網紅。

「詩和遠方」成為了很多都市人的奢望,但只有讓孩子寫詩,社會才會有遠方;如果孩子已經深諳於苟且和油膩,那麼社會將會死氣沉沉。

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孩子們的童年過早結束了,本該無憂無慮、摸魚發獃的日子,被太多太多的功利和苟且所充滿。就算不提各種雞血的奧數、培優、升學考試,即使是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被折騰得變了味道:下圍棋就要考段位,學跆拳道就要考腰帶,至於鋼琴、小提琴更成為精確的「投入產出比」,時間、金錢和練習相疊加必須帶來最大的「收益」。

孩子對世界探索和好奇,被塗抹上厚厚的功利色彩,家長望子成龍的攀比焦慮,商業模式的無孔不入將孩子的「詩意」扼殺得奄奄一息。稚氣的孩子臉上,有了太多的不該有的世故、成熟與無奈。

《秋遊》的小詩讓成年人忍俊不禁。讓孩子寫詩,就應該給孩子充分的寫詩空間和時間,把功利心放一放,把升學焦慮放一放,讓孩子去自由探索和幻想。老師也應當鼓勵這樣的創作,不是為把詩「變現」成為優秀作文,「變現」為升學、頒獎的敲門磚,而是當以社會之力呵護童年的快樂,把遠方和詩還給孩子。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很多時候過早地把職場焦慮傳染給了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成為摧殘童年的高尚借口,也被商家精心設計套路。

孩子們對花兒不歡笑,對鳥叫不興奮,不玩泥巴,不饞嘴,不渴望,不做夢,不寫詩,不講故事,社會便沒有未來和創造,沒有激情和遠方。科技的發明是為了讓人從重複單調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不是為了把人變成機器。人工智慧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挑戰了機械記憶和熟練技能的價值,但是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永遠不會被機器所代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