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媒驚嘆中國城市巨變:中國龍已拋離俄羅斯三套車

[複製鏈接]

39

主題

96

帖子

29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ygay 發表於 2018-10-12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今關於中國的發展人盡皆知,但百聞不如一見。筆者日前有幸在時隔30年後第二次來到中國。老實說,所見令人震驚。完全認不出這個國家了。灰姑娘蛻變為公主,地精長成了巨人。他們怎麼做到的?!

杭州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首都。馬可·波羅甚至讚譽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如今,這裡是對中國來說面積不算大的浙江省的省會。這個城市居住著近1000萬人。這裡有眾多全球知名的商業中心,其中一個中心舉辦了G20峰會;這裡有奮力追趕蘋果和微軟的阿里巴巴集團等數百家大公司的總部。這裡有地鐵、現代化的國際機場和高鐵站。也就是說,論及商業規模和人口密度,杭州完全可以與莫斯科相提並論。

這令人難以置信,但杭州空氣適宜呼吸。城市上空沒有霧霾,柏油路即使在35攝氏度高溫下也不會融化,因為大街小巷處處綠樹成蔭。

猶記得那段時光:中國城市街道在高峰期變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自行車賽道,車流早上湧向單位,晚上則返回家裡。可惜,那時候謝爾蓋·索比亞寧還不是莫斯科市長,不然他肯定會到這裡歡歡喜喜地借鑒經驗。上述景象如今已不復存在。30年來,中國人紛紛從騎自行車轉向開汽車和騎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私家車裡的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多。

杭州的停車場看起來與莫斯科沒什麼區別,除了車牌是藍色的。富人喜歡開「賓士」、「路虎」和「雷克薩斯」,中產階層則青睞「大眾」、「本田」和「豐田」。大多數車都是中國國內生產的。全球汽車業巨頭都在中國開設了裝配工廠,因為中國市場增速最快,前景廣闊,

我們乘車橫穿浙江省。大部分地區高山綿延,山谷和平原上到處都是田野。農作物鬱鬱蔥蔥。中國已成為最大的工業強國,但它仍然播種著每片肥沃的土地。在面南的山坡上坐落著龍井茶園,山上流下來的河水灌溉著水稻、小麥、玉米和棉田。

談到道路,我們兩手一攤,唯余驚嘆。去年,中國在公路里程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二,達到477萬公里,其中13.6萬公里是高速公路。目前中國平均每年鋪設7條高速公路,每一條的長度都相當於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的新收費公路。而後者花了8年時間才建成……

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於,中國人為了保護農田,盡量將高速公路建在山麓地區,需要建造橋樑和立交橋並打通隧道。與此同時,1公里高速公路的平均造價為220萬美元。而俄羅斯交通運輸部最近評估莫斯科-喀山新公路項目的造價為5400億至5500億盧布,即每公里造價約合1100萬美元。而且莫斯科和喀山之間似乎沒有山脈。如果拿聖彼得堡西部高速公路環線或莫斯科的三環高速公路這樣的項目來比較,與中方造價的差別更令人咋舌,高出數十倍!

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老司機,我可以證明:中國高速公路幹線的質量並不比M-11高速公路已通車的路段差。不過,最高限速是每小時120公里,比莫斯科低一些;但不會被道閘桿攔住,無需拿出錢包來支付過路費,直接用智能手機付費就行了。

我們在中國客運列車上創下了速度紀錄。電子屏幕顯示,列車正在加速到310-315公里/小時。但人們幾乎感覺不到速度:車輪不會撞到鐵軌,車廂也沒有劇烈搖晃或者抖動。列車員平靜地允許我們將箱包放在坐椅正上方的行李架上。

中國龍差不多也是如此迅捷地在自己用雙手打造的時間機器里飛向未來。而俄羅斯的三套車到底是在哪個風雪交加的小站上停滯不前?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問題應該問問俄羅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