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交往要真

[複製鏈接]

20

主題

57

帖子

2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二給你好的 發表於 2018-10-12 0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友誼的框架內,你第一個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當然,他若第一個想起的也是你,那麼,你倆一定是兩心相悅的至交。

你會發現,你與那個一輩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間,是有距離的。

這個距離,不遠,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不絕欣賞,是一段情對另一段情的永恆仰望。

交往過度其實是很致命的。

這有點像吃飯,無論多麼順口的珍餚,是不能總吃的。

胃不說什麼,大大咧咧,但一顆敏感的心,早已變得挑剔,厭煩。

這時候,極平常的一句話,極微小的一件事,都會引起交往的一次海嘯。

是的,山珍海味也有吃膩的時候。

在交往的理想結果上,你不要期待永遠的如膠似漆,你能不斷地接近與契合,就夠了。

平素間,推杯換盞,稱兄道弟,鞍前馬後,阿諛逢迎的人,不是朋友,是利益的結合體。

超出常情的親密無間,不是在交往,是在勾結,在利用,在狼狽為奸。

這樣的結合體,聚得快,散得也快,剛才還好得一塌糊塗,轉眼間,就可以翻臉到分崩離析。

費了心思的交往,叫周旋,累;耍了心機的交往,叫算計,陰。

真正的交往,是至簡至真的,一扇春天的門開了,一扇含笑的門闔上,然後,天地淡然。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與別人真正交往過,不是孤高自傲太過超脫,就是品性卑瑣不被人所容;當然了,若許多人都是你結交的朋友,恐怕,更多的是狐朋狗友。

佛無至愛,只有眾生。

我們不是佛,我們的心裡,一輩子,真正接納的,只會是有限的幾個人。更多的,都成了我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交往的質量,在一定意義上成就著生命的質量。

「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投靠司馬氏之後,平步青雲。

有一次,他想推薦同為「竹林七賢」的好朋友嵇康做官。嵇康覺得自己高潔的情操與志向受到了凌辱,於是,憤怒地給山濤寫了一封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就這樣,嵇康與好友山濤漸行漸遠,卻因此,在魏晉名士中,嵇康成就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名聲。

我覺得,最好的交往,不是雙方有意識的吸附與粘合,而是彼此間無意識的滲透與融入。

吸附與粘合,常常懷有目的性和功利慾,或含蓄,或濃烈;總之,看起來,有些心懷鬼胎。

而滲透與融入,則不然。

雲淡風輕的,風倏忽間來,雲恬淡著去,無欲無求,是心靈最真摯的握手,是情感最純凈的需求。

歷史上,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貴為知音。

鍾子期死後,俞伯牙黯然地把琴摔了。

也許,在他看來,世界再美的樂聲,如果無知音來賞,不如,任天籟的香魂歸去,讓它成為絕唱。

20

主題

57

帖子

2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2
沙發
 樓主| 二給你好的 發表於 2018-10-12 09:43 | 只看該作者
en o 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57

帖子

2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2
3
 樓主| 二給你好的 發表於 2018-10-12 09:43 | 只看該作者
你們都是我的朋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