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桂花香」,時下,桂花香氣逼人,桂花也叫月桂、木犀花等,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桂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 既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也是著名的香料植物。 桂花在我國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在秦嶺淮河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均有栽培, 並形成了蘇州、咸寧、成都、杭州和桂林等歷史上著名的五大桂花產區。
桂花
桂花擁有眾多品種,多秋季開花,花黃者稱金桂,白者稱銀桂,紅者稱丹桂。也有一年中數次開花的,稱四季桂或月月桂。桂花芳香獨特,沉鬱而悠長,有「獨佔三秋壓群芳」之勢,素以花香名滿天下,被譽為花仙。野生花卉等的花瓣均含有較多的礦質元素和蛋白質或氨基酸等,可食用、藥用、保健用,是綠色原生態的食用珍品。
桂花的營養成分
桂花含可溶性糖、蛋白質、維生素C及花青素及多種礦物質元素,桂花所含的芳香物質主要為γ-癸醯內酯,α-紫羅蘭酮等,香味強烈,具有明確的保健價值。
干桂花
不同的桂花品種,營養成分有差異,如桃葉黃金桂、早銀桂和竹葉銀桂3個品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較高,波葉金桂、串銀球、紅十字丹桂和桃葉黃金桂的維生素 C 含量較高,墨葉丹桂、紅十字丹桂、硃砂丹桂和早紅丹桂的花青素含量較高。
桂花
桂花的保健作用
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散淤、益腎、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腸風血痢、津少口臭、食欲不振、經閉腹痛等病症。《本草綱目》記載「津少口臭,痰濕內蘊,風蟲牙痛用木犀花、百葯煎、孩兒茶,作膏餅噙」。《國葯的藥理學》:「桂花治口臭及視覺不明」,《陸川本草》:「治痰飲喘咳」。民間用作止痛劑,治肝胃氣痛等。
桂花美食製品
我國食用桂花歷史悠久,桂花酒、桂花茶久負盛名,採摘的桂花於陰涼乾燥處陰乾,可用於泡茶、泡酒或配製葯膳美食治病強身等。美食有桂花糕、桂花糖、桂花月餅、桂花露飲料、桂花粥、桂花餅、桂花栗子、桂花山藥、桂花芋艿等食品。江南習慣用桂花糕和桂花茶招待客人。
1、桂花酒
將桂花採摘后除雜,陰涼乾燥處陰乾,加入白酒內,可製成桂花酒,時間越長,其味越濃郁,桂花酒具有開胃怡神,平肝散瘀,益壽延齡的功效。用糯米加桂花製成的黃桂稠酒,味甘甜美,酒香適口。
桂花酒
2、桂花糕
用糯米粉和面發酵、糖和蜜桂花製成的美味糕點,蒸、煎均可,出鍋切片裝盤,清甜的花香撲鼻而來,品嘗一口,有嚼勁、不粘牙,軟糯香甜,江浙一帶流行。
桂花糕
3、桂花茶
桂花茶為桂花與綠茶、紅茶、烏龍茶等一起沖泡而成的茶,其特點為花香濃郁持久、滋味甘醇,有潤喉清肺等效果。多用真空冷凍乾燥處理桂花,製成色、香、味俱全桂花干。明顧元慶《茶譜》記載:「木樨花,用瓷罐一層茶,一層花,投間至滿。紙箬縶固,人鍋重湯煮之。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
桂花茶
4、桂花露
桂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叫桂花露,燉溫,內服疏肝理氣,醒脾開胃,可治齦脹,牙痛,咽干,口燥等病症。
桂花的歷史
《西京雜記》提到漢武帝初修上林苑, 群臣所獻奇花異木2000餘種, 其中有桂10株; 而三輔黃圖記載, 漢元鼎六年( 公元前11年) , 漢武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 以植所得奇草異木, 其中有桂100本。因此桂花在漢朝已植於皇家宮苑。
桂花
《清供錄》記載:「木犀盛開時,清晨帶露用杖打下花,以布被盛之,揀去蒂萼,屯在凈磁器內。候聚積多,然後用新砂盆搗爛如泥。木犀一斤,炒鹽四兩、炙粉草二兩,拌勻,置磁瓶中密封,曝七日。每用,沸湯點服。一名山桂湯,一名木犀湯。」這就是我們如今「天香湯」的來歷吧。
桂花採集有講究
桂花多清晨採集,桂花的孕蕾期較長,盛花期較短,從開花到謝花一般為7~9天,採摘過早,花蕾養分過少,品質不高且桂花難以脫落不便於收集,採摘過遲則花朵香味散失,品質降低,所以桂花採摘需要把握時機。
桂花
桂花的保健功效
桂花保健功效很多,具有抗氧化性,降血糖、降血脂,抗自由基、抗衰老,抑制病菌,保肝護肝等功效。
1、抗氧化活性
桂花富含黃酮體類化合物,桂花黃酮能清除羥自由基和抑制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且羥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抑制率與桂花黃酮的濃度呈正相關。
桂花
2、降血糖、血脂活性
桂花中含三萜類化合物,可顯著降低TC、TG及 LDL-C水平,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桂花的葉和花的提取物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桂花花瓣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
3、抗衰老
桂花提取物可以調節相關酶活性及代謝產物含量,具有抗衰老能力及保健功效。
4、抑菌及護肝
桂花提取物桂花黃酮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稻瘟病菌、大腸桿菌均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桂花中分離出連翹脂素明顯具有保肝護肝作用。肝胃氣滯者宜泡水飲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