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丁洪:量子計算機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之一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8-9-9 0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9月08日 17:38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9月8日下午消息,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生命科學獎,馬大為、馮曉明、周其林獲物質科學獎,林本堅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丁洪接受了新浪科技的採訪。

  對於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家獲得者林本堅的研究成果,丁洪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很重要。

  上個月,丁洪和其他科學家發現了馬約拉納任意子,談及這項研究成果對未來量子計算機是否有幫助,丁洪認為,5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其性能就可以超過超級計算機,但為了傳輸信息的穩定性,卻需要更多的量子比特來保護,其中一種方法是可以利用拓撲量子來進行保護,而製作拓撲量子保護就需要馬約拉納任意子,丁洪謙虛地認為他們目前只做了基礎的工作,未來可能需要工程師等其他的協作,才可以讓量子計算機成為現實。

  丁洪認為,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潛力,很大可能會超過超級計算機,目前各國都在激烈競爭。量子計算機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之一。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對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關係,丁洪認為,在剛開始的時候,基礎研究是比較重要的,但基礎研究有一個缺陷,即研究方向不同,比較分賽,而這個時候需要工程師或應用研究來確定一下研究方向,丁洪認為,工程師能把科學家認為原理性,比較基礎的的想法成為現實。

  近期,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許晨陽宣布將離開北大,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執教。而在去年,清華教授顏寧也辭去教職,前往美國工作。對此現象,丁洪認為,中國更認可「帽子」,他認為「帽子」是代表以前的研究成果,而美國則更看重當下的研究,更認可當打之年的科學家。

  對於青年科學家如何在跨界研究中尋找平衡點,丁洪認為,年輕科學家應該在自己本專業領域做好深度研究,然後再考慮其他領域的發展。(河雨)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5: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