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凌力創作的「百年輝煌」系列歷史小說(長江文藝出版社)

[複製鏈接]

1

主題

7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trongwolf 發表於 2005-4-5 14: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NDENT]  [/INDENT] 凌力創作的「百年輝煌」系列歷史小說

《傾城傾國》內容簡介
  《傾城傾國》是著名作家、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凌力創作的「百年輝煌」系列歷史小說中的第一部。
  小說從明崇禎四年的「登州兵變」的史跡中尋找線索,以明末清初社會大動蕩為背景,生動地描寫了登萊巡撫孫元化從仕途的破格重用,大展其才,到朝廷猜疑,同列排擠,一步步走向佃田紆難、賣女籌餉、殺子解圍、雄心破碎、時勢殺人的命運軌跡。孫元化的個人宦海沉浮,始信而終棄的人生經歷,折射出當時的政壇宦海,奸佞當道,貪慾橫行;戰場邊塞,腹背受敵,左右應付的社會怪象。小說深刻地揭示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必難扶大廈於將傾的歷史規律,昭示了清朝取代明朝的必然趨勢。小說中既有蒼涼悲壯的戰場戰事,又有複雜兇險的宮廷矛盾,還有貫穿始終、撼人心魄而又錯綜複雜的患難與共、生死相從的愛情。
  小說文筆細膩,結構嚴謹,情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人物形象豐滿鮮活,是作者耕耘多年的嘔心瀝血之作。



《少年天子》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描寫清朝入關后第一代皇帝順治政治生涯與愛情生活的長篇歷史小說,是凌力   「百年輝煌」系列歷史小說中的第二部。小說出版后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明清易代之際,社會動蕩,矛盾交織,自幼受到漢文化薰陶的順治崇儒教,重文士,習漢俗,力倡「滿漢一體」,摒棄「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罷三餉,寬逃人法,與民休養生息,但朝廷內外,阻力重重,滿族親貴,策劃於密室,爭鬥於朝堂,順治的改革舉步維艱,風雲迭起。 龍庭上威嚴萬分的順治,卻是一個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顧母后及朝臣的反對,執意鍾情於已成為弟媳的烏雲珠。兩心相許,互為知已,痴心相愛,感天動地。愛與恨。生與死,權力爭奪,刀光劍影,迭相交織。最後愛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順治萬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門,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著名歷史小說作家凌力女士以史為翼,馳騁於文學的天空。宏大的歷史背景與傳統敘事藝術相交融,跌宕起伏,千曲百回。語言洗鍊典雅,流暢精美。評論家曾贊曰: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歷史小說佳作。



《暮鼓晨鐘》內容簡介
  《暮鼓晨鐘――少年康熙》是凌力 「百年輝煌」系列歷史小說中的第三部。
小說以少年康熙為故事主角。康熙七歲登基,四大輔臣把持朝政,他們借口恢復祖制,幾乎全部推翻了順治皇帝的變革措施,特別是輔政大臣鰲拜結黨營私,擅權跋扈,誅殺異己,覬覦皇位,造成政局混亂,民怨沸騰。康熙苦讀史書,勵精圖治,逐漸不滿輔政大臣的倒行逆施和自己的傀儡處境。在祖母太皇太后的教誨和輔佐下,康熙同鰲拜展開了錯綜而尖銳的鬥爭。在親政第三年,年紀不過十六七歲,鰲拜弒君陰謀暴露,康熙一舉擒獲了他,完全奪回了皇權。小說以正黃旗、正白旗圈地換地之爭、黃曆與西洋曆法之爭、明史案等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突出表現皇族勢力與輔臣之間的較量。太皇太后的老謀深算和胸有成竹,少年康熙的大智大勇和天子氣度,輔臣之間的勾心鬥角,鰲拜的專權跋扈、不可一世,都在這些重大事件的展開中得到充分的表現。作者的創作特點,更多的是以人性觸摸歷史,忠於史實又高於史實,在史實的渲染描寫中展現人性受到的歷煉和銷磨:在政治和權力鬥爭面前,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逐漸被剝蝕、被割斷、被遺棄。少年康熙的皇位一次次受到威脅,要保住皇位,就要整很多人,包括很多無辜者。每個案件都要死人,每次死人康熙本人都要忍受良心的煎熬,在痛苦中背棄人性中的美好一面,包括友情、愛情、善良……康熙必須按祖母的要求做一個好皇帝,向至高無上的皇權每邁進一步,他內心被撕裂的痛苦就會加深一分。
  小說規模宏大,情節跌宕,以人物性格為經,以重大事件為緯,生動地表現了康熙初年的宮廷生活和社會風貌,刻畫了眾多性格複雜、個性突出的人物,可讀性強,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長篇歷史小說。



《夢斷關河》內容簡介
  《夢斷關河》是著名歷史小說家、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凌力的又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力作。小說以鴉片戰爭為歷史大背景,以刻畫崑曲藝人的命運為中心,譜寫出一部歷史上平民百姓在民族危難中義薄雲天的抗爭史,展示了一代名優與時代風雨縱橫交織的愛情傳奇故事。
  小說以全新的角度,將第一次鴉片戰爭作為人物命運的背景,在大背景下寫小人物的命運浮沉,從小人物的情感中發掘歷史的深廣內涵。小說主人公柳天壽出身崑曲世家,自幼即遭受常人難以忍受的身心折磨:身為「男兒」,卻天生麗資,為遂父願,成為賺錢的「柳搖金」,不得不苦練技藝;及至成為崑曲名旦,卻發現自己原為女兒身,可天妒紅顏,不給她女人該有的一切;豪門公子垂愛,卻是別有隱情,令她心力交瘁;自己鍾情的大師兄因之絕情而去,披肝瀝膽、悉心呵護自己的二師兄卻激不起她愛的火花;曾經隱約暗戀的英雄男兒,又是自己的姐夫,在戰爭中英勇殉國;最終堪能相愛相知的戀人,卻是入侵英軍的軍醫……小說對戰爭的描寫獨具特點,對讀者熟知的虎門銷煙等事件一筆帶過,重點描寫這之後的林則徐革職、琦善接任到南京條約簽訂的這段歷史,將廣州之役、定海陷落、鎮江慘劇等從未被正面描寫過的戰火烽煙作為小說的歷史背景,從縱深處反映了鴉片戰爭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使人們於血與火的史實中看到了160年前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看到了香港割讓的全過程,也看到了反戰的英國人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及對這場戰爭的厭惡。
  作為清史研究者,作者對歷史的把握和理解頗具深度,引人思索。戰爭違背人性的慘烈,侵略者的飛揚跋扈、橫行霸道,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和不堪一擊,戰爭時期平民百姓的多舛命運,作者從容記敘,開闔有度,幽顯適宜,渾然一體,令讀者感同身受。歷史的必然規律與平民百姓的命運變遷、國家利益的正義與戰爭的殘酷無情、民族的尊嚴和個人的情感齊現並呈,交織成一部令人震撼的民族史詩,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
  凌力繼《星星草》、《少年天子》、《傾城傾國》、《暮鼓晨鐘》之後,歷時三載,精心營制了這部感人至深的長篇小說。在作品中,作者展現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廣博的社會學、歷史學知識以及構築鴻篇巨製的氣魄和能力,堪為大家手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1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