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潘建偉膺全球十大科學人物 被稱為中國"量子之父"

[複製鏈接]

77

主題

78

帖子

57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ttyjoke 發表於 2017-12-20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12月20日訊(記者 劉凝哲)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18日公布2017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榜單,中國「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將潘建偉稱為「量子之父」,認為他「點燃了中國發展量子技術的熊熊之火」,將中國帶到遠距離超安全量子通信技術的前沿,令中國在量子網際網路方面遙遙領先。據了解,依託中國發射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潘建偉團隊2017年實現多項世界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突破,如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等。
  《自然》雜誌評選的年度全球十大科學人物,是年末科學界的最大看點之一。潘建偉是近年來入選《自然》十大科學人物中最受矚目的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的人物特稿中,潘建偉被稱為「讓量子通信馳騁於天地之間的物理學家」。「在中國,有人稱他為『量子之父』,對於這一稱呼,潘建偉當之無愧。」報道稱,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成為遠距離量子通信技術(利用量子定律來安全傳輸信息)的領導者。
  「感恩祖國 努力前行」
  通過中國發射的全球首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潘建偉團隊在2017年實現多項世界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突破。他們將地球上一個光子的量子態傳送到1400千米高空軌道衛星上的一個光子上,並利用該衛星向北京和維也納發射糾纏光子,生成的量子密鑰令兩地團隊在完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視頻通話。「這是一次歷史性事件」,潘建偉的前博士導師、目前任職於維也納大學的合作者Anton Zeilinger評論說。
入選消息公布后,潘建偉通過新華社表示,感謝新時代,感謝偉大的祖國,「吾輩當繼續努力前行,不負眾望!」潘建偉在此前接受本報採訪時曾多次表示,中國量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得益於國家經濟巨大成就和發展,得益於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Christopher Monroe評價潘建偉團隊的成果時說,每一次我看到他們的研究進展時,都會感到震撼。「潘建偉的過人之處在於能找到關鍵問題且敢於冒險,擁有他是中國之大幸」。
  41歲當選中科院院士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台建立天地鏈路(合成圖片)新華社
  據了解,潘建偉1996年至1999年赴奧地利留學,獲維也納大學博士學位,2001年回國,在中科大組建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他是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2011年底,41歲的他當選中科院院士,成為當時兩院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
《自然》的報道稱,潘建偉的團隊正計劃發射第二顆衛星,並在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開展一項新的太空量子實驗。潘建偉相信,中國政府會支持他的下一個大計劃——耗資20億美元、耗時5年的量子通信、度量和計算項目。
  入選十大人物的科學家還包括: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合作組織天文學家馬里卡.布蘭凱西、中東同步加速器實驗室物理學家哈立德.圖坎、墨西哥地震學家維克托.克魯斯─阿蒂恩薩、澳洲遺傳學家珍妮弗.伯恩等。《自然》相信,這些科學家在2017年的科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毫無疑問他們將繼續影響科學。
  華裔科學家劉如謙榜上有名
據新華社報道:十大科學人物中還有一位華裔科學家——美國布羅德研究所的劉如謙。劉如謙領銜的團隊一直在優化CRISPR(常間迴文重複序列叢集)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技術未來可能會帶來全新療法,拯救生命。
  劉如謙今年44歲,生於加利福尼亞,他是哈佛大學化學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之後在哈佛大學工作。他的父母來自台灣,父親是航空工程師,母親則是一位物理教授。
  「我記得那時一些受尊重的資深博士生給我的建議是,投身這種研究項目實在太瘋狂。」劉如謙在《自然》文章中回憶博士生階段做一項前沿性研究時如此說。
  這種不懼風險的個性,讓他在基因組編輯領域獲得豐碩成果。他領銜的團隊一直在探索如何進一步優化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劉如謙表示:「我們團隊的成員充滿才華且非常投入,我特別感謝他們,他們的見解和努力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他們才是獲得這項認可的真正人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