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元璋給皇孫留了三「名字」,選對可以躲過劫難,他卻選了「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靜說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明朝不僅被譽為最有骨氣的朝代,同時也是一個無比富庶的朝代,它還是一個神秘的朝代,有很多懸案。

  明朝最大的懸案就是建文帝事件,可憐的朱允炆,作為朱元璋的皇長孫,本來天下就是他的,而且他也確實是一位賢君。他善良、寬仁、勤奮,剛即位就革除了很多弊政,本來是位可以永載史冊的明君,但不幸的是,他遇上了狼子野心的叔父——朱棣。

  朱允炆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皇帝,但性格有點懦弱,朱元璋對此很擔憂。朱元璋駕崩后,朱棣就開始計劃殺朱允炆,他早有謀逆之心。

  他覺得他侄子懦弱,即使他被抓了,侄子會顧念親情網開一面,所以他無所顧忌,以最拙劣的借口起兵,厚顏無恥地衝進本不屬於他的地方。

  

  據說朱允炆死在熊熊的大火中,被找到時已經被燒得不辨雌雄,屍體上依稀有龍袍的痕迹。

  也許這個結局太慘了,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坊間有一些傳聞說他沒死。不過,傳聞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因為朱棣也覺得他沒死。

  雖然朱允炆下落不明,但是大臣仍然給他辦了葬禮,起了謚號,廟號神宗。他死了,朱棣就順理成章當皇帝了,當了皇帝的朱棣非常不安,一直到他死,他都懷疑建文帝在一個角落看著他呢!

  對於建文帝的生死,史書展開討論,大家都認為他沒死,那麼他去哪了呢?

  

  燕王朱棣攻城的時候,建文帝想自殺,多虧一個太監及時趕到阻止了他,他將一個匣子交給朱允炆,說是朱元璋留給他的,如果性命危及的時候才可以打開看。

  朱允炆打開后,發現裡面有三套袈裟,一把剃刀,三張度牒,「度牒」是證明身份的,上面是不同的名字,他可以選一個,選對了他就能逃出生天,但朱允炆選了「死」。

  死是「詐死」,讓一個忠心護主的太監偽造死亡的假象,對於他而言是逃出生天唯一的辦法。

  朱元璋做過和尚,神明給了他智慧,他知道朱允炆可能撐不起江山,就給他留了一條退路。

  

  有人說,度牒上的應文指的是朱允炆,應能指的是楊應能,應賢是葉希賢,這兩人是建文帝的心腹,朱元璋想讓他們照顧皇孫。

  密函寫了逃出去的方式,朱元璋知道皇宮有一個地道通往寺廟,到那裡一剃度,誰知道那就是皇帝呢?寺廟是比較隱蔽的場所,除了做佛事,和尚基本是不會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所以朱允炆在那裡,確實是最好的歸隱之地。

  而且明朝統治者都信佛,也絕對不會去寺廟搜索人,這裡是非常安全的地方。

  太監為了掩護他,就放了一把火,有一個忠心護主的太監穿著龍袍跳進了火海。朱棣趕來看到穿著龍袍的屍體(當然龍袍也燒得辨認不出來了,只能從衣角辨認出材質)。

  

  歷史上傳得最廣的說法是建文帝隱姓埋名在寺廟修行,只是寺廟的地點不同,一個在貴州的高峰寺,那裡有一個山洞,記載著寺廟祖師收留建文帝的事情。

  一個是蘭溪市的古寺,不僅有建文帝的像還有兩個大臣的像,塑像身後的牆上記載當時的事情,畫了匣子里所畫的出逃路線,所以跟「寶匣」事件不謀而合。有人說這個才是他真正藏身的地點。

  

  古寺里有建文帝的題詩,讓史學家更相信,蘭溪古寺是他真正藏身之處,而不是高峰寺。

  第三種說法是陝西固城的觀音崖,說是朱允炆通過密道逃離南京后,直接去了陝西固城一帶,在湄江隱姓埋名,他的佛號是應文和尚,這個也跟「寶匣」事件有幾分相似。在觀音崖,他也留了一句詩,暗含著他的皇帝的意思。

  

  朱允炆剛逃離的時候,以「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回到金鑾殿當皇帝,可隨著朱棣治理國家的才能彰顯出來,建文帝逐漸灰心了,他留了兩句詩,說自己已經沒有凡心了,看透了塵世魔性的本質,打算不再迷戀塵世的一切,繼續過出家人的生活。

  也有人說為了躲避追殺,他逃到了海外,朱棣派鄭和去找過他,鄭和找到了,但沒殺他。因為在鄭和心裡,這是自己正牌的主子,他忠於大明,就忠於建文帝。

  

  據說建文帝從南京逃出來后,逃到泉州的一座寺廟,主持看見他的度牒很震驚,冒險藏起了他,可老躲在這裡會給主持惹來禍端,建文帝也是善良的人,於是逃到國外,一直到蘇門答臘島,現在那裡有很多人都去他逃亡的地方祭祀,說是自己的「皇爺」,這件事情也增加了幾分可信度。

  時至今日,建文帝的最終藏身之處依然是謎團,但人們認為他是出家當了和尚,過著避世的生活,也許這是他最好的歸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