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梁說「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你怎麼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想知道都是哪些局,給大家提供一些預防的技巧,感謝無私分享的朋友!

  

  

  作者:yao690463990

  老梁這人吧,看問題透徹,即使不在自己專長的領域,也能單刀直入問題本質,評論一向犀利、入木三分!

  「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理財,屌絲死於P2P」,這不是論文觀點,而是娛樂化的順口溜,所以你看這話吧切中要害,卻又經不起推敲反駁。翻譯成白話,有錢人偏愛的信託投資,中產階層偏愛的理財投資和窮人偏愛的P2P投資,都是高危投資產品。

  這些投資是不是高危,我們不妨舉一個看似極端但又合理的案例。一個聰明人(假設是理性經濟人,而非騙子),通過一個皮包公司在P2P平台上以10%的利息借款2000萬(可能是從500個屌絲那裡每人借4萬),然後拿這些錢註冊一個項目公司,然後12%的利息從富豪那裡信託融資5個億(股權融資,這個利息是承諾三年後項目退出時的利潤分成),再拿這些錢作為啟動資金收購一個價值15億的房地產項目,後續資金以股轉債的形式以18%的利息從信託公司那裡融資10億(這些信託公司的資金是銀行理財信託產品,中產們是4%左右利息購買的)。可見,這樣一個常見的金融投資案例,中間環節的操作都是合法的,背後其實卻是高槓桿和空手套白狼,套錢的那個聰明人自己沒有任何風險,項目如果退出成功他們將拿走支付利息后的全部利潤,如果項目項目兌現失敗,他會捨棄這個項目把爛攤子丟給投資人。

  繼續上述的案例分析。如果那個項目平穩退出,投資期三年,買P2P的屌絲們每年分得10%的P2P投資利息共計600萬,富豪們每年12%的信託股權融資利息共1.8億,中產們每年分得4%的投資理財利息共計1.2億,金融機構吃掉14%投資理財利差共計4.2億。那這個主導項目的投資人呢?三年後房價翻倍,項目30億出手,扣除7.26億的利息,能獲得7.74億的毛利潤。這就是過去三年金融投資的傳奇故事,而這三年屌絲們玩的P2P除了個別跑路的不良平台其它好像吸引力不減,投資投資信託的富豪們保持著高額投資收益,買銀行理財的中產們也沒有遇到什麼兌付風險,金融機構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一切欣欣向榮,似乎沒有什麼風險,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那就是房價的暴漲。不管富豪、中產或屌絲,他們的投資都是在金融內部空轉,最終流向房地產或者證券市場,如果底層投資有風險,那上游的投資都會處於風險之中。也就是說,一旦房價下行,哪怕低於20%的年漲幅,這些投資的風險都是巨大的。今後房價仍然會保持20%以上的漲幅嗎?這種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贊成老梁的基本觀點,即這些投資都是高危。

127

主題

1268

帖子

158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9
沙發
chayuanchunse 發表於 2017-9-30 11:05 | 只看該作者
套錢的那個聰明人自己沒有任何風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