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為什麼在二戰的時候要偷襲珍珠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貓圖怪談  文史專欄作家

  日本在二戰爆發時號稱是世界第二強大的海軍。陸軍的機械化水平雖然沒有歐洲戰場那麼高,但是放在整個亞洲來看也是非常強勢了的。不管是強大的海軍還是機械化水平很高的陸軍,歸根結底都還是燒油的買賣。所以日本在戰前儲備了大量的石油,以備戰爭所需。可是戰爭一旦開打,就是資金和能源的大熔爐,不斷地就會吞噬資源。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自身毫無任何能源生產能力的國家來說,一定要從國外搞到油。

  

  其實整個軸心三國都不是資源大國,石油資源嚴重依賴外國。德國有伊朗和羅馬尼亞撐著,日本卻沒有人可以幫忙。但是兩個國家都會向大洋彼岸的美國購買石油資源。作為一個資源輸出國的美國,在二戰前期可以說是發了戰爭財。

  可侵華戰爭到了中期,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一直在譴責日本的推進,讓大家都在道義上覺得很過不去。再加上美國在前期發飽了戰爭財以後,開始摩拳擦掌準備介入戰局,日本的形勢一下子變得危急起來。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一年,美國連續下達了多個封鎖令,要求不得向日本出口鋼鐵、汽油、航空煤油等亟需的資源。很快,日本就陷入了彈盡糧絕的絕境。沒有石油的巨艦大炮,就是一堆活靶子,一點卵用都沒有。

  

  美國當時提出的要求,是日本歸還中國領土,退回1937年以前的狀態。其實這個談判條件對日本已經相當優厚了,東北仍然在日本的掌握之下。但是因為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思潮已經爆棚,連日本領導人自己對國家也已經失控了。誰敢說答應美國的封鎖條件,誰就是日本的賣國賊。所以日本還是硬著頭皮沒有答應美國的條件。

  可是能源問題仍然存在,日本必須想什麼辦法讓美國解除封鎖。珍珠港事件於是發生了。日本的計劃是通過珍珠港襲擊,破壞美國的整個太平洋艦隊,讓它在自己的西側徹底喪失戰鬥力。隨後再通過一系列外交軍事手段,逼迫美國重新開放能源交易。畢竟以日本的能力,吃中國都有點蛇吞象,和美國的全面戰爭更是一定要避免的。

  但是日本的陰謀沒有得逞。珍珠港的損失美國人可以接受,而且反而激起了他們的反抗意識。於是最終,日本分身乏術,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變成了二戰史上最大的輸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