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廣場

[複製鏈接]

2

主題

9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obleesolosf 發表於 2017-9-9 0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 紐約時報廣場),原名「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又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常誤譯為「時代廣場」。時報廣場得名於《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街區,中心位於西42街與百老匯大道交會處,東西向分別至第六大道與第九大道、南北向分別至西39街與西52街 ,構成曼哈頓中城商業區的西部。這是紐約劇院最密集的區域,1920年開始時報廣場五光十色的年代,以時報廣場大廈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場和劇院,是繁盛的娛樂及購物中心。

      1883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遷移至百老匯與40街口,帶動了劇院與餐廳的蓬勃發展,1920年電影藝術的 崛起更為此地畫上一片彩虹榮景,然於1929年證券市場崩潰后跌入低迷的深淵,直至80年代,百老匯的風華才逐漸恢復,這塊三角地區已再度成為紐約娛樂事業的聚光焦點。

      《紐約時報》發行人阿道夫·奧克斯將該報的總部遷到第四十二街,當時稱為朗埃克廣場上的一座新建大樓里,之前這裡是馬商、鐵匠、馬廄的集散地,當然不乏雞鳴狗盜之輩橫行。奧克斯成功遊說了時任市長的喬治·麥克萊倫(George B. McClellan, Jr.)在當地設立地鐵站,並在1904年4月8日將朗埃克廣場正式更名為時報廣場。僅僅三星期後,第46街與百老匯交界的一間銀行的外牆,就出現了廣場上第一張廣告。

      百老匯上的劇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廣告、以及電視式的宣傳版,已經深入成為象徵紐約的標誌,反映曼哈頓強烈的都市特性。時報廣場是市內唯一在規劃法令內、要求業主必須懸挂亮眼宣傳版的地區。時報廣場宣傳版的密度,與拉斯維加斯可相比擬。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forum/ ... .html#ixzz4s8HM9hu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6: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