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清孝庄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為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古月今談  頭條號原創作者

  孝庄皇后之所以沒有去昭陵陪葬皇太極,原因很簡單,就是她自己不想去,為什麼不想去呢?主要有三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她還有一個多爾袞,如果葬到皇太極的昭陵,去九泉之下面對皇太極,她該怎麼說呢?

  

  太後下嫁是清宮的四大謎案之一,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孝庄太后曾經下嫁多爾袞,但兩人之間有感情,並且發生過很多事情是幾乎可以認定為確鑿無疑的,歷史記載有一次多爾袞來北京,孝庄太後去通州迎接他,多爾袞進了孝庄太后的大帳之後就沒有出來,孝庄太后宣諭今天晚上就住這裡了,還有多爾袞的封號,先是封攝政王,後來到皇叔父攝政王,又封皇父攝政王,這封號幾乎可以當順治皇帝的爹,而與孝庄太后成為夫妻了。

  孝庄太后是一個有心機有眼光的人,正因為她很好地用自己的感情和身體籠絡住了多爾袞,才使得皇太極死後皇權沒有被代替,而是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可以說,在皇太極死後,清朝最高權力的穩固,全是由於孝庄太后從中翰旋調停得來的,正是由於她籠絡了多爾袞,幫助了順治帝,又培養了康熙皇帝,所以可以說它是清朝重要的締造者,其作用甚至蓋過了皇太極和努爾哈赤。

  第二個原因是她並不是皇太極的正妃,她的姑姑還有其他幾個女人在皇太極的妻子中都比她地位高,而且據歷史記載來看,皇太極也並不是很喜歡她,皇太極最喜歡的女人是海蘭珠,海蘭珠是孝庄的親姐姐,比她大四歲,這個女人才是皇太極的真愛,所以可能孝庄一想到這些,也不想再去和他的姑姑姐姐們在皇太極面前爭寵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他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並沒有葬到瀋陽昭陵附近,而是在清東陵另起一墳,如果順治皇帝也葬到皇太極的昭陵附近,那可能孝庄皇后也要葬到昭陵了,所以就因為順治皇帝選擇了清東陵,那麼也給了孝庄皇后不去昭陵陪葬皇太極的理由,歷史記載孝庄太后在死前說,她留戀順治和康熙父子,希望能陪在她們身邊,這樣孝庄太后就能以陪伴子孫的名義不去九泉之下面對皇太極了,從她的人生事迹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按照葬制來說,她卻又是應該去陪葬昭陵的,所以康熙皇帝在孝庄死後一直猶豫不決,棺槨停放了37年之久沒有下葬,但最終康熙皇帝還是滿足了他奶奶的心愿,把她葬在了清東陵,她也是那裡輩分最高的人。

  來源:頭條用戶5885512911404-05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對大清朝做出卓越貢獻的孝庄太皇太后離開了人世,享年75歲。

  本來按照慣例,孝庄應當與皇太極合葬於關外昭陵,但事實上,孝庄的棺槨卻被一直停放在順治孝陵之側。

  三十多年間,為什麼康熙大帝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後來雍正解釋為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是這個說法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古人講究「入土為安」,這其中應該是有隱情的。

  

  史書記載,孝庄太皇太后在臨終之時,囑咐康熙,太宗的陵寢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為自己重新動土了。況且自己還挂念著順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這可能只不過是史官的一面之詞,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難以令人信服。

  孝庄死後,康熙執意要在宮中為祖母守孝三年,後來因為眾位大臣的反對,他才只戴孝兩年。康熙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出於孝道,二是出於不可告人的傷痛。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皇太極死後,留下一個6歲的孩子福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婆,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兄弟多爾袞。福臨的母親孝庄通過一番努力,讓福臨順利被擁立為新皇帝,這種權力鬥爭的微妙結局,與福臨的母親所做的努力分不開。

  

  孝庄生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在她十三歲的時候,投靠皇太極,而那時多爾袞也不過十四歲的年紀,二人從小朝夕相處,青梅竹馬,產生情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皇太極死後,孝庄為了保存福臨,不得不做出有悖倫常的事情,下嫁多爾袞。這個事情雖然沒有得到考證,但民間傳說眾多,想必也不是空穴來風。

  所以孝庄礙於世俗禮法,無法與太宗合葬,,無法明說,康熙心裡大概也明白太皇太后的苦衷。這大概就是為何康熙為孝庄戴孝兩年,卻遲遲不肯將其下葬的緣由。

  想必愛看宮廷劇的人對孝庄皇太后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她可是一位奇女子,她經歷了三朝,幫助了兩個皇帝執掌天下,真的是無人能及。然而這樣的奇女子卻在死後三十七年才得以入土,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民間,有三種說法可以來解釋原因。第一種說法就是因為孝庄和小叔子有染。其實在一些電視劇或者是野史中,我們也都看到過孝庄和多爾袞有著很特殊的關係。有傳聞說後來他倆甚至成了親,孝庄做了他的妻子。據說有些史料還曾暗示過這一事情,所以,也許正因如此,康熙覺得這會有辱爺爺的名聲,就選擇在孝庄死後不下葬吧。

  

  第二種說法是孝庄太后雖然死了,但由於太想念孫子了,就託夢給他,告訴他自己不想離開,所以康熙才不忍心將奶奶下葬。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據說孝庄太后的棺材在運往盛京時,有一件很邪乎的事情隨之發生了。那就是她的棺材重到就算幾百個壯漢一起抬也無法將其抬起,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康熙皇帝也很納悶。結果當天夜裡,康熙帝便夢到孝庄太后留著眼淚對他說自己有多麼捨不得離開他,盛京離康熙太遠,她想自己能一直守著康熙。於是,有了孝庄太后拖的夢,康熙就沒有再讓人把奶奶的棺材運往盛京和爺爺團聚,而是留在了宮中。

  

  第三種說法是孝庄太后在遺囑中強調死後不想離開北京。據說她在遺囑中寫道;「我死後,不要合葬了,我自知自己卑微,不適合與皇太極葬在一起。另外,如果合葬肯定會興師動眾,讓老百姓也不得安生,這不是合葬原本的目的。還有,我捨不得我的兒子和孫兒,不忍心離他們太遠,只求能在他們身邊永遠陪伴,這樣就沒什麼遺憾了。」所以從她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她不想被葬在盛京的原因如下:第一,她認為自己很卑微,配不上與皇太極合葬。當然她這樣說也就是自謙一下,並不真的意味著她自卑。第二,合葬會造成很多勞役,她不想讓大家辛苦。看來她真不愧是一位總替他人著想的好太后。第三,她不想離兒子與孫兒太遠,想時時刻刻能看到他們。

  

  後來孝庄太后死後,康熙帝沒有將奶奶運往盛京,而是讓其棺材待在了皇宮裡,並且待了很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