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友熱議:為何嫌犯都受審了 章瑩穎還是找不到

[複製鏈接]

62

主題

67

帖子

915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816757271 發表於 2017-7-7 1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章瑩穎失蹤第四周,當地時間7月5日下午3時,涉嫌綁架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的白人男子布倫特·克里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第二次出庭接受聆訊。美國伊利諾伊州中區聯邦法院拒絕了嫌犯的保釋申請。而最受公眾關注的章瑩穎的位置信息仍然是個謎團。找到瑩穎,嚴懲嫌犯,成為本案關注者的集體訴求。

        嫌犯曾參加支持瑩穎的祈禱會 警方:這是在炫耀

        克里斯滕森落網后,有臉書網友比對照片發現,克里斯滕森曾被拍到參加支持瑩穎的集會活動。

        例如,被逮捕前一天,6月29日,章瑩穎家人和數百名支持者一起在香檳校區的街道上集體步行,他們揮舞著寫著她名字的旗幟,喊著「讓瑩穎回家」。遊行隊伍中,克里斯滕森身穿黑色T恤,和一名黑衣女子挽手並肩而行,面帶笑容。

        另一張照片則顯示,克里斯滕森站在人群後方的台階上,遠遠地觀察章瑩穎的父親、小姨和男友,看著他們的憔悴、焦慮。

        克里斯滕森的身影還被發現在為章瑩穎舉辦的守夜祈禱會上。他坐在章瑩穎家人右後方不遠處,「看上去似乎很享受自己」。

        在7月5日的聆訊現場,檢方不僅證實了這些發現,還出示了新的證據,包括嫌犯曾在祈禱會現場描述「理想受害者的特徵」。甚至有證據顯示,嫌犯正在尋找下一個潛在受害者,他還描述了綁架章瑩穎的細節,包括如何違背她的意願將其綁架回公寓,章瑩穎如何掙扎和反抗。

        新澤西州埃塞克斯縣前警探、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活動聯合工作組前成員史蒂夫·羅傑斯說:「犯罪分子有時出於變態扭曲的心理,前往受害者的葬禮現場或守夜活動,實際上他們這是在炫耀。 」

        而網友們紛紛表示「心驚膽戰」,感受到「令人膽寒的惡意」。

        「細節真的讓我震驚。他結婚了,妻子也住在不遠的地方。他如何策劃了這麼可怕的罪行?」同為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的Zigi Zu驚嘆道,「為什麼一個本該有最聰明腦袋的博士生會做計劃好幾個月、然後駕駛自己的車綁架別人這樣愚蠢的事?」

        基於已有證據,法官認為,克里斯滕森已對社會構成嚴重危害,否決其保釋申請,繼續羈押。

        嫌犯拒不交代章瑩穎下落 中外網友對比中美警方辦案的不同

        儘管犯罪事實已逐漸清晰,但對於公眾最關注的瑩穎下落問題,警方和檢方顯然尚未給出滿意答覆。

        此前,當地時間7月3日上午,克里斯滕森在9分鐘的首次聆訊中,除了表示知曉個人權利,始終保持沉默,拒不交代章瑩穎的下落。7月5日,在約32分鐘的二次聆訊后,警方對章瑩穎下落依然一無所知。

        克里斯滕森的沉默激起公眾尤其是中國網友的強烈不滿,找到瑩穎,嚴懲嫌犯,成為本案關注者的集體訴求。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美國的法律程序流程怎麼讓人感覺如此費勁。罪犯都找到了,還找不到人么?」新浪微博網友@倚窗獨聽直言。

        然而,沉默是美國法律賦予他的權利。

        有網友認為,由此可以看出中美辦案重點的不同。 「美國警方對案件的重點,是專情於對兇手的繩之以法,雖然這並未有什麼錯漏,可將受害者生命的挽救、遺體的尋覓放到之後,我不能忍。畢竟中國在很多地方都一直在提倡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位匿名知乎網友寫道。

        他認為,破案的關鍵在於受害者,而不是罪犯。章瑩穎不該是案情的附加品,救人的黃金時間本應比保障嫌犯的人權更重要。

        美國警方歷時21天逮捕嫌犯 破案效率是否低下

        連日來,隨著克里斯滕森被捕,中國刑偵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突然爆紅網路。

        據報道,在該案調查後期,中方刑偵專家曾與美方進行了接觸,並就案情交換了意見。嫌犯落網前,6月23日,林宇輝根據章瑩穎失蹤當日(6月9日)非常模糊的監控畫面,手繪出「章瑩穎失蹤案」嫌犯——搭載章瑩穎的土星車司機。

        林宇輝繪製的嫌犯復原頭像,後來被證明與被捕嫌犯模樣基本一致,逼真程度不僅震驚美國警方,也令網友驚嘆:「馬賽克圖片在他眼裡都是高清無碼的」,「厲害了,我的中國警察」。

        同時,圍繞「美國警方歷時21天逮捕嫌犯,破案效率是否低下」的討論再次推高。

        在知乎平台,有網友拋出「如果章瑩穎綁架案發生在中國,舉國關注,48小時破案概率有多大?」這一話題,現已吸引超過400萬的訪問量。

        一些網友認為,在本案中,基礎建設設施和公共服務是限制美國警方快速偵破案件的「硬傷」。中國因天網系統、熟人社會等優勢明顯。

        網友@dusjealsfdecxae相信,發生在中國短期破案的可能性至少翻倍。「因為特殊的身份證和手機實名制最大程度限制了綁匪移動半徑,高速公路高清攝像頭和各卡口治安攝像頭一抓一個準,帶著個大人走一定要用車,有了車就好找了。」

        網友@zzhan zz則指出,美國地廣人稀,加上幾乎人人持證開車,活動範圍大,在每個空蕩蕩的公路設立攝像頭是非常低效率的。

        「美國警察是反應慢,指責是可以的,但也不能老用自己的國情去理解國外的現象,」網友@qdhh16等人解釋說,「就好比在中國人口稀疏地區,辦案難度要高於攝像頭密集的城市。」

        留學生群體反思:我們都曾是章瑩穎

        知乎平台上,不少留學生網友現身說法,呼籲大家對受害者多一點尊重,不要做「安全意識太差」「人太傻」這樣無謂的譴責或發泄。

        網友@曉凌說:美國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很自由,但這種自由的另一面也是無助和冷漠:你只有照顧好你自己,沒有人在乎你。沒有天網,沒有朝陽群眾,沒有居委會大媽。這樣一個勤儉善良初來乍到的留學生,她真的沒有什麼錯。然而在美國的社會環境里遇上深藏不露的變態,這樣的選擇(上陌生人的車)就是無可挽回的大錯。

        一名自稱是UIUC暑期在校學生的匿名網友呼籲,請大家不要再說姑娘安全意識不夠、如果在國內誰敢上車、美國空氣香甜之類的話了。希望大家在一個如此優秀的女生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要只無謂地譴責或是發泄。請給她多一點尊重,多給她家人一點空間。

        章案下一次開庭預計為7月14日,在此期間陪審團作出決定開庭日期也可能有變。人們依然等待著最新消息,希望好運能夠降臨。正如一位自稱參與了搜尋工作的知乎匿名網友所說的:「我希望我的故事和其他成百上千志願者的故事,這樣結束:人們找到了被困在黑暗角落裡的她,說:「瑩穎,我們帶你回家。」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沙發
布信易 發表於 2017-7-8 06:36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在人權上持雙重標準:受害人的生命難道不比嫌犯的人權更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9: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