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政府囤金熱情高利好中國大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余豐慧
  如果美聯儲宣布由於經濟數據特別是五月就業數據差強人意,暫不加息。那麼黃金價格將會昂首挺胸走在上漲的光明大道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項包括了央行、公共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合計33.5萬億美元資產的750家機構的研究顯示,這些公共投資者在2016年增加了377噸黃金儲備,總計達到31000噸,為18年來的高位。

  這裡面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英國、德國等大戶以外,一些新興市場體國家央行增持勁頭不小。2016年,俄羅斯、中國和哈薩克央行都躋身最大黃金買家之列。而IMF5月底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俄羅斯和哈薩克的黃金儲備還在繼續上升。

  中國央行當然是增持黃金的急先鋒。中國央行自2015年6月開始增加黃金儲備,在2016年10月增至5924萬盎司后,目前已經連續7個月維持不變。

  各國何以如此這般青睞黃金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三:避險需求是第一個原因。在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增強情況下,特別是英國脫歐,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地緣政治風波四起,恐怖陰雲籠罩,發達體大選使得反全球化極右翼勢力抬頭,黑天鵝不斷出現,這些「痛苦」反而是黃金的利好。全球投資資本包括各個國家的儲備保值增值都撲向黃金。

  黃金價格上漲促使各國以及公共組織開始購買黃金。對於各國央行來說,這是把雙刃劍。各國央行買入黃金促使黃金價格上漲,黃金價格上漲又促使各國央行繼續購買黃金。2016年以來,黃金累計上漲近20%。即使是屢創新高的美股,這將近一年半來的漲幅也略輸黃金。增持黃金的各國央行與公共組織基本是賺大了。

  第三個就是對沖美元升值或與美元升值較勁對弈。賣出美元,購進黃金,本身就有平抑美元升值的作用。黃金或是各國調整外匯儲備組合,抑制美元上漲的利劍之一。過去一年期間,美元兌英鎊匯率上升了15%。很多新興市場的央行持有大量美元資產,他們買入黃金以對沖這種集中的貨幣敞口。

  如果不出意料,各國央行以及公共組織將會繼續增持黃金。因為上述黃金的各種「利好」因素大有加劇之勢,大有越來越好趨勢。這決定了各國政府組織青睞黃金的眼光不會輕易轉移。

  這對中國大媽是實質性利好。黃金作為保值避險資產首選,中國大媽深愛不已。這幾年來中國大媽在黃金上與華爾街投資大鱷們曾經博弈搏殺,雖然最終敗下陣來,但勇氣與精神依然可嘉。到2016年底黃金奇迹般開始反彈並且走出一波令中國大媽竊喜的行情。而且最新持倉數據顯示,在6月美聯儲FOMC召開之前,投機性黃金多頭和空頭均大幅下注市場波動。其中,黃金投機多頭增倉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凈多倉創下近7個月高位。

  未來對於黃金最大的利好是,地緣政治風險是各國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央行在未來12個月內最大的擔憂。同時,華爾街股市風險似乎顯露出來,6月9日(周五)華爾街科技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納指大跌1.8%,創下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的最差單日表現。投資者擔憂,科技巨頭估值過高,存在泡沫,紛紛止盈,將資金投資於其他股票,或者擔心黑天鵝凸顯事件,資本開始流向黃金市場。黃金價格繼續走高在預料之中。

  眼前對黃金的最大利空是本周四(6月15日)美聯儲加息會議。如果美聯儲宣布年內再次加息,那麼黃金價格將出現走低。但這種走低或不能維持多久,風險被市場消化以後,黃金或重拾上漲。

  如果美聯儲宣布由於經濟數據特別是五月就業數據差強人意,暫不加息。那麼黃金價格將會昂首挺胸走在上漲的光明大道上。

  對於投資者來說,6月15日以前短暫從市場抽身,暫時休養生息,是高明之舉。或可暫時投資一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也不失一種選擇。

  對於激進的投資者來說,應該視下跌為買入良機。如黃金最終測試200日移動均線1252美元/盎司支撐,也不要感到意外,而是買入的絕佳機會。

  

  

127

主題

1268

帖子

158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9
沙發
chayuanchunse 發表於 2017-6-16 12:0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央行當然是增持黃金的急先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2: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