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報告稱未來5年人造肉將大量進入餐桌,你會吃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6-14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13 21:31:21 來源: 36氪(北京)舉報

    在未來的五年,人造肉將會進入市場,並在十年內與傳統肉類進行競爭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你要吃一塊雞肉,不一定要殺掉一隻雞。現在看來,這句話真的很有先見之明。

  據Forbes報道,我們可能很快就不用通過宰殺動物來取肉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造肉將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多企業家預測,未來5年,人造肉(Clean Meat)將會大量進入市場,並在10年內在價格上能匹敵傳統肉類。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在最新的報告中也表示看好人造肉,並認為這是未來10年內最有可能通過生物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具有極高增長潛力的領域。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稱,從2010年起,全球替代肉類的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8%,目前銷售額約20億美元。Sustainalytics的報告認為,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增長8.4%,除了美國和歐洲外,中國也會成為素食肉的消費主力。

  除了研究員們,很多企業家和資本也關注到了這個領域。正如36氪此前報道,比爾·蓋茨和風險資本家維諾德·科斯拉都曾表示,無肉的肉是未來食物的趨勢。而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及供應商之一的Tyson Foods,很早之前砸下1.5億美元投資人造肉類公司。

  為什麼要吃人造肉?

  過去幾年裡,在實驗室培育生肉的願景被多次提起。之所以人造肉顯得很有必要,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到2050年,地球上預計會有90億人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讓這麼多人吃上肉,真的是個大問題。就像人造肉公司Memphis Meats的CEO Uma Valeti此前表示的那樣,肉類的生產已經快跟不上肉類需求的快速增長;人類目前還深受肉類中大腸杠菌和抗生素等的威脅;另外,我們目前肉類的養殖和生產並不是那麼高效,比如為了獲得1卡路里的牛肉,需要消耗23卡路里的糧食。

  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人造肉來解決。目前,人造肉主要有兩種,一種由大豆蛋白製成,比如知名肉類企業Tyson Foods和Maple Leaf Foods投資的公司以植物為基礎生產蛋白質產品,作為普通肉類的替代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的幹細胞進行製造。原理是先從活的動物身上提取細胞,進行人工細胞繁殖,然後將其放入生物反應器,將其轉化為肌肉組織。

  和普通肉相比,生產人造肉需要消耗的資源更少。因為不需要靠糧食養活,1卡路里的產出只需要3卡路里的投入。同時,因為是在無菌環境中培養,人造肉不會含有沙門氏菌這樣的食物傳播疾病。

  除此之外,人造肉有時候還能解決肥胖問題。最近幾年,在健康飲食的潮流影響下,由植物製作的素食肉因為脂肪和膽固醇更少,變得流行起來。關於這一點,36氪此前進行過相關報道。而用植物來製造代肉食材,很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減少污染和對動物的傷害。

  人造肉的最大問題是量產

  在真正到達我們的餐桌和超市之前,人造肉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

  首先,人造肉目前的一個大問題是量產。畢竟,在研究中用很高的成本做一個肉餅是一件事,但怎麼讓人們花高價去買不熟悉的產品是另一件事。如果你想讓人造肉普及起來,很有必要把其價格降到普通牛肉的水平(如果更低就更好了)。2013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學者Mark Post做一個人工肉漢堡需要花費32.5萬美元。到2015年,價格已經降低到11美元。不過,和普通漢堡相比還是沒什麼優勢。

  另外,除了價格,人造肉的口味和品相也很重要,這也是目前很多人造肉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比如,舊金山創業公司Memphis Meats掌握了用牛細胞生產肉丸的技術,可以做到造肉不沾血。其第一個人造肉肉丸也於2016年1月亮相。

  

  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肉肉丸於2016年1月亮相

  而成立於2011年的Impossible Foods是由斯坦福大學教授主導的項目,為了研發純植物素肉,歷時5年,投入了8000萬美金成本。該公司聲稱可以通過生化技術把植物變成肉類食材,剔除膽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學物質,同時可以保持 「美味口感」 。

  2016年9月,其植物漢堡終於面世,開始在紐約的餐廳開賣,每個售價為12美元。據虎嗅此前報道,這種素肉漢堡擁有傳統牛肉漢堡的氣味和口感,其中的「肉餅」使用植物亞鐵血紅素替代動物亞鐵血紅素製作。這種辦法可以使植物漢堡在纖維結構和口感上接近真實的牛肉漢堡。更有意思的,和真實的牛肉漢堡一樣,人造肉漢堡同樣有血絲,當被烘烤時會發出發噝噝聲,還會散發肉香。

  

  圖片來自Impossible Foods官網

  Impossible Foods此前曾獲得多輪融資,其D輪融資高達1.08億美元,投資方來自瑞士銀行、李嘉誠旗下的Horizons Ventures、比爾·蓋茨的Gates Venture等投資機構。據說谷歌也曾提出2到3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但被其拒絕了。

  之前,研究學者Mark Post認為人工肉的普及可能還需要30年,但是按照其近幾年的發展趨勢,速度可能比想象中要快得多。今年5月底,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宣布和美國連鎖超市 Safeway Stores 達成協議,在後者旗下280個門店中銷售其素食肉漢堡 Beyond Burger,「人造肉」正式成為美國超市肉櫃中的一員。

  

  圖片來自Quartz

  在Forbes看來,雖然有人覺得吃人造肉這件事情看起來有點不夠「天然」。不過考慮到美國現在的養殖雞在擁擠的環境里生存,還被注射了大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它們生病,很難說這種化學加工過的雞肉和人工肉比起來一定更「天然」。而且,人類吃某類動物的肉,不過是歷史的偶然。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些動物們恰巧在我們附近生活,而我們剛好有能力捕食它們。這意味著,人類的飲食習慣會不斷變化,而這正是人造肉的機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9: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