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卡達被全球市場所拋棄,也許只是為取悅中國男足 ?

[複製鏈接]

495

主題

907

帖子

114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漂在美國 發表於 2017-6-6 0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05 摩小君 摩爾金融精選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優優的摩爾今日牛股炒股,怎能不看摩爾

  多國同時對卡達關閉領空,可能大家覺得正常,但給你們看地圖就知道了

  

  除了伊朗,都出不去了,那進出不方便對中國還有什麼利好呢?

  大家想想總書記喜歡什麼體育運動?足球!而中國男足世預賽最後一輪剛好是客場打卡達!

  

  莫非是兄弟們聯手幫中國男足出線?

  股市跌油價漲

  斷交事件發生后,卡達股市大跌,國際油價大漲。

  受此影響,國際油價應聲上行,截至發稿,布油漲幅擴大至1.42%,報50.66美元/桶,美油漲至1.20%,報48.23美元/桶。

  斷交事件加劇了世界上最大石油生產地區的緊張局勢,同時提高了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卡達等OPEC成員國在內的中東地區供應中斷的可能性。國際油價周一大幅走高,一度上漲1.6%。

  

  黃金創一個半月新高

  出於對中東局勢的憂慮,避險資產黃金上漲突破1280美元,觸及1282美元,創下一個半月新高。

  黃金漲幅0.18%,現報1281.38美元。

  

  

  除了中東之外,歐美政治不確定性再度提升市場避險需求,最新持倉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和投機者連續兩周加倉押注金價反彈。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五公布數據,在截止上周二當周內,投機者增持13,959份黃金看多合約,看空合約幾乎沒有變化,僅增長了48份合約。

  

  一周內黃金凈多倉上漲了14,000份,至132,000份,增幅創五周來最高。

  OPEC減產協議要崩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大臣及沙特阿美主席Khalid Al-Falih表示,沙特與俄羅斯支持原油減產協議延長1年,至2018年度第一季度,雙方一致認為這是正確的解決辦法;並將在5月25日的會議上作出決定。

  前不久,上面這條新聞還記得嗎?大哥後背有大哥。作為重要的產油區,中東此次事件引發投資者對原油市場以及OPEC減產協議的密切關注。

  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評論稱,事件進一步增加了外界對OPEC穩定性的質疑。儘管從歷史上看,中東動蕩通常會增加原油的風險溢價,但是鑒於OPEC成員國的團結遭遇挑戰,他們對減產的執行也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因而理論上將對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歷史上中東危局對油價的影響:

  

  OPEC各國原油產出情況:

  

  斷交國真為免受恐怖主義影響?

  

  


  背後實際上是因為由來已久的能源爭奪戰中的站隊問題,卡達名義上中立,其實偏向伊朗。

  也就是跟美做對,現在美不方便直接懟你,就先讓兄弟們先上。

  現在美剛推出巴黎協定引發眾怒、英脫歐引發歐洲一體化進程倒推,同時歐洲恐怖襲擊頻發,中東局勢又不穩定,朝鮮時不時出來幾下,只有中國目前局勢相對穩定也民心所向。

  也許多年後回頭再看,這又是上天給祖國悶聲發大財的又一次良機。

  事情其實很簡單

  卡達新聞社在半島電視台上發表一篇文章,卡達埃米爾說伊朗是伊斯蘭大國,而且對伊朗有敵意是不明智的。然後更重要的是,報道了卡達外交部的話,要從沙特,阿聯酋,巴林,埃及和科威特召回大使。這種大新聞當然是被海灣媒體發了瘋地轉發傳播。

  僅過了一天,卡達新聞社表示,之前是被黑客攻擊了,根本沒有召回大使,而且塔米姆(卡達埃米爾)也沒誇過伊朗,都是無中生有。

  但是聲明並沒有被採信,沙特等國不僅與卡達斷交,而且將其從阿盟之中除名了,卡達之後的日子並不好過。這也算是14年總結了,畢竟當年因為埃及穆兄會事情,沙特等國已經召回大使了。穆兄會的流亡分子還有不少在卡達,而這幫人,卡達選擇支持與保護,這與沙特,埃及等國是完全對立立場。

  卡達其實本身就與海合會其他成員不對付,尤其是不甘心當沙特小弟,上次海灣諸國與伊朗斷交,卡達也沒有斷,可以說現在這種局面是積年累月成果。

  畢竟沙特一直是將海灣國家當成一個整體來對付伊朗,而卡達屬於那種不太合群類型,這有點殺雞儆猴意思,凡是敢跟伊朗眉來眼去阿拉伯國家,敢和沙特做對的,就是卡達這個下場。

  中東局勢不是一分為二的

  特別是對於卡達。

  作為一個人均GDP九萬多美元(沙特才2萬多)國家,卡達石油資源豐富、國內失業率低,王室政權穩固,既沒有民選代議機關干擾(如科威特)也沒有強大宗教勢力(如沙特)以及突出遜尼派、什葉派矛盾(如巴林)。穩定政局下,卡達國內伊斯蘭教義相對沙特來講相對開放(僅僅是相對而言)。

  

  

  這麼一個人口200萬左右國家,富有卻弱小,在矛盾叢生、動亂四起阿拉伯世界自然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

  為了強化了卡達國際上的政治存在,遏制謀求地區霸權的沙烏地阿拉伯對於這個富有而弱小鄰國家的干涉,長期以來卡達藉助與美國的關係,在伊拉克戰爭、黎以衝突、胡塞武裝與葉門政府矛盾、達爾富爾等地區問題上多次充當調停人與中間人角色,積極主動斡旋。為了同樣目的,卡達伊朗頻頻交好,以平衡沙特的影響。

  另一面,阿拉伯世界影響力最大政府外組織穆斯林兄弟會也深刻影響卡達政策走向。宗教勢力經常通過著名半島電視台對外公開發消息,這也是卡達長期經營與穆兄會關係結果。

  一方是王權專制的海灣君主國,一方是走極端路線的穆兄會,還有美國與伊朗,卡達就是這麼一個在十字路口跳舞的國家。

  這種平衡對外政策換來是國內穩定經濟發展環境。

  然而2011年利比亞內亂,在強人政治垮台已成大勢情況下,身為當時阿盟主席國卡達一反中間人形象主動出擊,提前就把卡扎菲踢出阿盟,並與阿聯酋等國一起倡立禁飛區。在卡倒台後更是在各派系中選擇性支持極端宗教勢力,長期影響著利比亞亂局。

  這背後除了對自身國際地位渴望,也少不了換取影響力日漸強大穆兄會的支持。

  2012年穆巴拉克下台後,穆兄會依靠宗教影響獲得選舉勝利,但之後埃及軍方在沙特、阿聯酋的支持下推翻穆爾西政權,並對穆兄會進行鎮壓。加之利比亞、敘利亞衝突中的原教旨主義勢力崛起,走宗教極端路線、平民路線穆兄會與沙特等專制王權政府間矛盾越來越大。

  卡達平衡政策自然也漸漸難以維持。

  利比亞危機伊始,積極干涉的卡達就逐漸偏離了中間路線,與穆兄會關係越發緊密。這引起沙特等國警惕同時,也使讓深受極端穆斯林問題困擾的歐美感到不快。

  2013阿聯酋逮捕大批穆兄會領導層、2014阿聯酋與埃及聯合打擊利比亞穆兄會支持的勢力、同年卡達迫於壓力要求部分穆兄會領導人離境。

  這就是為什麼沙特在聲明中說,由於「卡達當局多年來屢犯不止」,沙特認為有必要「保護本國國家安全免受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威脅」。

  海灣國家逐漸分裂為支持穆兄會的卡達與反對穆兄會的沙特、阿聯酋等國。最終十字路口的卡達不得不尋求更大層面上的平衡——拉上伊朗。

  特朗普首訪選擇沙特,並簽了1000多億將來更大3000億軍售巨單,表明了美對於沙特政治與軍事支持。有了底氣的沙特自然敢於動手震懾漸漸背離阿拉伯聯盟卡達,這就是一個新聞通稿引發能引發數個國家對卡達斷交的原因。

  一個小國熱衷地區政治干涉而迷失自我定位結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