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武術是門傳統表演藝術,講究的是說學逗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5 2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夕 有病要讀書1

  

  徐曉冬可能做夢都沒想到,從一個草根級的嘴炮達人反轉成為攪動武林的現象級明星,有時僅僅需要20秒的時間。

  關於近期這位格鬥狂人和一代宗師雷雷的這場20秒橋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範本和質疑,包括身份、規則和展示的程度,但從推廣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範本:

  從約架-視頻直播-百萬人圍觀-戲劇的結果-向武林各方廣發英雄帖-各方反應;從懸念營造,步步緊逼的推進,微博、視頻節目等跟進的新媒體營銷,到各方化學反應,徐曉冬以一種另類的方式,完成了傳統和現代,競技和套路之間的對話。

  在他貌似粗鄙、三句話必爆粗口、微博每十字至少有一錯別字的近乎自戀的堆積各類江湖名號的外殼背後,有著一個布局精密心思縝密的商業邏輯——中國傳統的武術,正在逐漸喪失競技的特性(有人甚至警告會淪為花式體操的危險),中間則是一個巨大而封閉的灰色地帶。

  灰色地帶的產生土壤恰恰表明,傳統武術在中國,它不僅僅是一種格鬥技術,而是一種政治正確,一種利益集團。

  政治正確,是因為對傳統武術神話深信不疑的人很多,多到可以指鹿為馬,包括了無數因為裝逼需要的達官顯貴。

  利益集團,是因為指著傳統武術收智商稅的人如過江之鯽,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

  自從徐曉冬回應陳家溝定下師父對師父徒弟對徒弟的約戰規則后,傳統武術界,起碼太極拳這一路,就被逼到了絕路上。

  因為真的按照這個法子打下來,那幾個陳家溝所謂的四大忽悠必然會顏面掃地,把太極拳最後的臉都給丟了。

  而太極拳,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傳統武術,如果它徹底完蛋,也幾乎代表了整個傳統武術體系沒法像以前那樣靠忽悠收智商稅了,最起碼要像跆拳道、空手道那樣明確體系標準,清晰化、明朗化。

  這裡面所涉及到的利益之大,絕對能讓人使出盤外招來。

  徐曉冬是軸也罷,膨脹也好,硬是要把這個拆穿皇帝新裝的過程進行到底,這下好了,馬蜂窩被捅出來了。

  先是陳正雷致信官方,接著是武協發文說不合法,然後人民日報又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懟,徐曉冬被扒皮當年當過美分,連戰敗的雷雷都改口說輸是因為沒用內功。

  如今的徐曉冬,別說什麼名利雙收了,能不被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就不錯了。

  

  可是這些東西和輸贏有關嗎?沒有。

  即便徐曉冬是個美分恨國黨,擂台上的比試也不會因此有一分的加持。即便陳家溝愛國愛d五講四美,在擂台上也不會有一毫的損害。

  我為什麼說中國武術是門傳統表演藝術,講究的是說學逗唱呢,不僅僅因為這次「20秒」事件里傳統武術界表現出的臉皮神功蓋世,官媒洗地的姿勢花樣百出。

  而是時代在變,人性永恆。這一幕鬧劇,中國歷史上就上演過無數次。

  不說遠的,就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網路上輕易檢索出「曾經打敗西方大力士的武術家」的列表。

  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裡,反派主角外號「震寰球」,是一位曾遊歷全球的俄國大力士,真名康泰爾的他獲得過許多拳擊比賽冠軍。

  故事的時間地點非常詳盡:1918年9月康泰爾到達北京,在中央公園設擂比武,還在報紙上刊載了廣告,其文案中的貨幣單位也極為詭異——康君乃世界第一大力士,今來京特設擂台三天。凡能打一拳或踢一腳者,賞50盧比。能將他打倒一次者,獎金牌一枚。

  在故事中,天津中華武士會在民族精神感召下,派出二代弟子韓慕俠等人應戰。

  中國武術大師當然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可惜這項「榮譽」並不專屬韓慕俠。

  《體育文史》雜誌曾在1993年發表《劉百川擊敗康泰爾始末》,新增一位為國揚威的好漢外,故事的時間地點也轉換到了1916年的上海;而主角身份是另一個「微創新」的突破口。

  一位回族身份的河北武術家王子平,憑藉擊敗康泰爾的事迹也進入了《回族研究》等期刊雜誌。

  如果把反派的姓名再修改一下,名單還可以開列的更長:七星蟑螂拳傳人范旭東、少林高僧釋德根、中華武士會的創辦者等人。他們都有同樣的經歷——某西方大力士在中國擺擂,打傷或打死中國武師多人,嚇得無人再敢挑戰,主人公看到后大怒,在幾回合內擊敗或直接打死西方大力士。

  本土武術家痛毆某國大力士儼然成為了一種文藝創作模版。閃耀著愛國主義氣息的故事,經歷了幾乎百年不間斷的編撰、潤色、演繹和傳播。

  就這樣,一個俄國大力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了鼓舞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被流派各異的中國武術家反覆擊敗——這是中國近代的武術神話,一代又一代雜誌編輯和電影導演,用文藝創作洗刷著自己人賦予的民族恥辱。

  

  中國武術大師擊敗外國大力士」的橋段自此大量傳播。

  當大陸告別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年月,對外開放后,中外的交流令落差再一次顯現出來,民族主義的復興與之同步,於是中國武術的神話之路再一次提上了議事日程,民間騙子忽悠大師又一次的聞到其間巨大的商機。

  於是到了1982年1月,《北京體育》雜誌採訪了韓慕俠的女兒韓小俠,最終成文的報道中,康泰爾被描述為身高兩米,力量一萬四千磅的大力士,更打遍了46個國家,另取得10枚金牌。

  這一版故事體現了對細節的追求。

  比如康泰爾在北京的事迹又多了「單手拔河勝了20名大漢」;比武階段擺下的擂台原則為「打死勿論」,時間改為七天,前五天無人敢應戰,韓慕俠聽到消息后義憤填膺,立志絕不讓後世記載為「無人應戰」。於是,考慮到被打死的可能,便安排好後事趕赴北京。

  故事的演化與完善幾乎沒有盡頭。1988年,一本《武林奇傑韓慕俠》的小說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書中先描述康泰爾遍訪天下高手勤奮學藝,後周游各國卻在上海被中國拳師打敗,於是改變策略在北京演武,這樣一來就「向下兼容」了最初的報道。

  1995年,韓慕俠之女韓小俠女士將整個故事又提升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他的父親成為了周恩來的師父。

  發表在綜合性文史期刊《縱橫》的這篇文章,除了將《武林奇傑韓慕俠》中虛構的故事概要引用外,還描寫了韓慕俠教周恩來形意拳的「歷史」,據稱,此後功夫高手周恩來在指導中央特科工作時,因為武功高強甚至親赴懲治叛徒的第一線。

  

  

  寫到這裡,大家想必都能明白,為什麼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民間「20秒」鬧劇,卻接連跑出日人民報等國家級媒體為這鬧劇背書洗地了吧。

  然而,然而,知道了又怎樣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武術依然會是中國人意淫強國的富礦,依然會有等等正能量作家一遍一遍的描摹今天的「20秒」世紀之戰。

  真的,不是我悲觀,我連將來那些正能量作家會寫怎樣的美文都想到了,比如:

  20秒金庸巨版

  雷公太極但覺自己上半身已全在徐賊拳力籠罩之下,拳已伸到面門,淡淡一笑,並不驚慌,以臉迎拳,竟使出一招師承於祖師爺失傳已久的「臉部卸力」。不但將其拳峰全部卸下,且運真氣於鼻,徑直攻向對方拳眼上「中沖」、「關沖」、「商陽」三穴,當下打得徐賊氣血翻騰,內息紊亂。

  圍觀眾人只見徐拳點驟雨也似,徐內心卻暗自叫苦,拳力落在雷公臉上如泥牛入海無影無蹤,自己關沖中沖商陽有如雷噬,數招之間已成強弩之末,腳步踉蹌。

  雷公這邊卻氣定神閑,以臉接拳,勝似閑庭信步,將此獠敗相看得真切,身形一扭,捏了個退字訣,腳下呲溜溜退開一十八步,就是要誘得此獠深入,待他招式一老,以臉吸拳,兀的一倒,使出另一式「倒地卸力」來,徐賊拳頭被雷公吸住,掙脫不及,俯地一摔,徑直坐在雷公身上,內力大泄不止,一招之內,勝敗已分。

  待得二人將將站起身來,徐賊想到三十載學武內力已廢,擂台道館學徒已成夢幻泡影,臉色鐵青。

  雷公心有不忍,逆運一口內息,生生在口鼻處逼出血來,傳音入密道:「你練番邦夷技,內損已深,今日以化去你功力,也是醫你,偽作流血,留你三分薄面,道館生計可保,好自為之吧。

  徐賊大愧而去。

  

  20秒金瓶梅版

  雷公太極但覺自己上半身已全在徐郎拳力籠罩之下,拳已伸到面門,眼見眼前這缽大的拳頭皓白如雪,一陣幽香,他心神一盪,情慾暗生,打定主意,以臉迎拳,也要嘗他一嘗。與他手掌相觸之際,只覺他肌膚光滑,柔若無骨,雷公身子似要爆炸開來,心兒酥癢難禁,再也不願與他拳頭分開。

  徐郎拳速雖快,但看對面眼波流轉,顧盼生輝,對他這般肌膚相親,耳鬢廝磨幾十回合,情愫早生,雷公只覺他雙手越來越快,不由得又驚喜,又害羞,但覺徐郎對己親憐密愛,不禁神魂飄蕩,身心俱醉。腿兒一軟,兩人就勢一倒,共赴生命的大和諧。

  20秒不是魯迅版

  雷雷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雷雷,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輸了比賽了!」

  雷雷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和徐曉冬比賽,被吊著打,滿臉是血,牙都被打掉了!」

  雷雷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那是我師父不讓我用內功,我若是用內功,他早被我打死了……你們懂什麼……武林人的事,能算輸么?」

  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固本培元」,什麼「虛懷若谷」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看了這些正能量美文,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現在我是信了,雷公的內力是真的有的,我親身感受過。

  你看,雷大師隔著屏幕就把我笑出了內傷。

  現在我更敢斷言,徐曉冬的臟腑骨骼已經被雷雷內力所傷,一百年內必死無疑,不信賭個五毛錢。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