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陽系外行星探索的成就

[複製鏈接]

349

主題

35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深山蘭 發表於 2017-3-28 0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陽系外行星探索的成就


人類目前探索太陽系外行星取得的成就,據餵雞百科相應條目下的介紹說:截至2017年3月1日,共發現行星3585顆,屬於2691個太陽系系統。其中多星系統共603個。


1,目前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數量


2,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的各種方法分解及發現行星的相應數量

其中,發現最多的方法是transit 和 radial velocity。前者為美國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所採用;而後者是歐洲南天觀測台所採用。歐洲南天觀測台的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 (HARPS) 從2004年起,發現了大約100個左右的太陽系外行星;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卻發現了2000多個。去年(2016)是個爆發性發現年。

所謂的transit法就是望遠鏡對著一個恆星拍攝,如果有行星擋住了恆星,該恆星發出的光強度要減弱。根據觀察到的光強度的變化,推算出來有無行星存在,及其它參數的大小。所謂radial velocity,就是當恆星前面有行星繞過時,引力作用會把對應的部分牽引有一個徑向的運動速度。觀察得到該點的徑向速度,根據多普勒效應及引力大小而推算出有無行星存在。

很明顯,這兩種方法中,如果行星的公轉軌道的平面與觀察視線完全垂直,該方法完全失效了。還有一點,就是行星與其宿主恆星的質量比越大,就越容易被發現的。這個比小到一定數量時,無法觀察到該行星的。

目前觀察到的行星,多數都是質量很大的。

開普勒望遠鏡只是對著天空很小的一個區域觀察,就得到如此多的結果,這隻說明了一點:任何一個第二代的恆星,帶有行星是常態;而沒有,則屬於力學上異常的情況。這是恆星演化理論早就預料到的。

歐洲擅長在地球上觀察及處理數據的方法,而老美擅長在太空控制望遠鏡的觀察。

當老美2009年發射開普勒望遠鏡時,俺曾著一篇博文,說,它也許能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若干;也許一無所獲的。NASA後來把開普勒望遠鏡觀察數據公開,任何人都可以下載的。自然,必須用複雜的軟體去計算,才能得到結果的。任何聲稱發現的行星,必須有獨立的另一個人或單位核實過,才算被確認了。

目前,還有上千個行星被聲稱存在,但有待被核實。

至於直接觀察到的太陽系外行星,很少,但有的。

人類已經進入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的新時代。NASA對人類獲得宇宙新知識方面,貢獻巨大。當然,那個官僚機構,浪費了很多錢,那是可能的。但完全無視那些成就,只會咒罵他們,那完全是無賴潑皮的行為!

對那些成就完全無視,理解不了大地是什麼形狀的人,那完全是文明社會的棄兒!他們就像文明社會中的一群螞蟻,爬到馬路旁,望去滾滾的車流,感嘆這是餡餅還是香腸。你告訴他們,那根本不是的,他們就跳腳。

人類的文明必然拋棄那些可憐蟲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