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 庸 與 古 龍

[複製鏈接]

56

主題

116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gqxiaoxiao 發表於 2005-2-26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金庸古龍也不例外。是讀者的童話,也是作者的。
  金庸的武俠世界里,主人公一開始大多都不太厲害。讀者可以看到主角的成長過程,自我努力,和巧遇奇緣的綜合,慢慢變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大多能結交個很可愛的女孩,層出不窮的好運也往往由助人為樂,不貪,善良等美德帶來。這是金庸的童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總是最多姿多彩的。等你看到主角大成之時,這本書的第三十九、四十回也就到了。

  古龍的童話呢?一個武林奇才,幾乎誰也不知他的武功是哪裡來的,也幾乎從沒敗過。甚至沒人見過他出手(他會略帶寂寞地告訴你:「見過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對一個天底下最神秘的大陰謀,大黑色組織,大懸案,全靠主人公的機智,武功,魅力一個人來解決。他身邊也會有美女,也會有奇遇,但美女只是解他寂寞,奇遇只是助他脫險,而不是與他貼心,助他成長的那種。等到案件解開,賊首失敗,真相大白時,你就已翻到了書的最後一頁。

  所以金庸從第一本《書劍》到最後一本《鹿鼎》,每一本都在求新求好,試圖更上一層樓(他自己也認為後期的作品比前期的好,長篇比短篇好),因為以他成就之高,他追求的還是成長,因為他只在進步中感覺樂趣。等到他認為不能再有大的突破的時候,就象他的書一樣,他隱退了。

  古龍呢?一個稀世奇才,才華橫溢。但你看不到他有什麼進步,有什麼發展。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才華已盡夠了。他面臨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了一個再去對付下一個,直到生老病死。所以你覺不出他文章越寫越好,而只知道他臨死前還是一樣的爬格子換酒喝。

  金庸在寫第二本書《碧血劍》時,功力就已經超出古龍。就象郭靖學了一招亢龍有悔,超過了靈智上人。此後郭靖一直成長到華山論劍,天下無敵,而靈智上人終究還只是和梁子翁、彭連虎他們混在一起。

  武俠小說,首先是小說。

  小說,和語錄、寓言、哲學都不一樣。古今中外多少偉大的小說,也不知有多少共同點,但有一條大概都不能少,就是好的小說,通過講一段故事,讓你明白一些事情和道理。故事要有可信度,要讓讀者如臨其境。道理最好不要灌輸,要讓讀者去自己體會。

  金庸的小說,男主角木呆如郭靖,聰明如楊過,豪放如蕭峰,無賴如小寶,女角也是或美如天仙,或聰明絕世,加上奇遇怪事層出,按理講和讀者生活中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和讀者的個性也是毫不相似。但讀起來仍覺得篇篇故事如在眼前,栩栩如生。(網上想娶金書女角的,想當男角的,大有人在,可為一證)

  原因何在?金書中的主角配角,時間地點,武功對話,都很合身分。即便是一個無關大局的小配角,說的話使的功夫,都是和他自己的身份角色符合。這樣一來奇遇再奇,秘笈再秘,讀者也覺得這些事是可能發生的,這些人是可能存在的。也就不知不覺的有了參與感。

  我們雖然不能純從配角寫得好壞來判斷一個作家的能力,但一個好作家是應當注意而且有能力把筆下的每一個角色寫好的。所以個人認為,在這一點上,金庸是絕對的大家,而古龍不是。

  古龍的小說,我認為是以情節詭異取勝,論起可信度卻不太行。古龍對那些小角色不知是不屑花筆墨,還是不會花,總是寫得千篇一律。還時常有那種在一個小街上忽然所有人(老婆婆,擔夫,乞丐……)都忽然變成高手用所有武器攻擊我們主角的可笑場景。難怪讀古龍書總是覺得那是另一個世界里的事情,有些遙遠。其實即便主角,古龍也不是寫得很正常,大多數有一種受虐后自認偉大的孤獨。

  叨叨嘮嘮了半天,只是想說,金庸筆下的主角,從人品、武功、性格、經歷上都不比古龍筆下的人平凡。所以我不贊同金庸要把男主角寫得平凡來討好讀者一說。金的主角之所以可信,並不是因為他們平凡,而是因為金大師的高超功力把他們寫活了。

  至於古龍的那些「警句」,就不用說了吧。強灌的格言,終究不如自己從書里生活里體會得來的深刻。

  武俠小說,除了小說外,是寫武功,和俠。寫武功,離不開比武。

  這裡有一個現象,就是比武雙方的人越厲害,在江湖中的地位越高,這一戰就越引人注目,越精彩。比如下圍棋的人,提起當年吳清源和木谷的八番十番棋,總是激動不已,津津樂道。因為他們二人都是他們那時代的數一數二的高手。高手決戰,不用知道詳情,說起來就令人激動。

  古龍可以說深知此點,而且很好地利用發揮。他筆下的所謂「一戰」很多,而且都是絕世的高手對決。這一點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可謂發揮到了極點:他給天下高手來了個大排隊。所以全書充斥了第一打第二,第二打第三,第五打第十一,等等等等。他比前渲染氣氛,比后回味無窮的水平又很高,所以就形成了他寫武功的風格。

  但這實在是一種投機取巧之道。因為這樣寫很賺便宜,可以很好地掩蓋他對詳寫武功的想象力的缺乏。咱們來看看在他筆下反覆提及的「昔年xx與xx那驚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多姿多彩」的一戰:上官金虹與李尋歡(《多情劍客無情劍》)是關在屋子裡打的,紫衣侯和日本劍客(《浣花洗劍》)是沉到水底打的,燕南天和移花宮主(《絕代雙嬌》)等我們到時已打完了,楚留香和石觀音(《楚留香》)是打鏡子,西門吹雪和葉孤城(《陸小鳳》)打時我們只能聽到幾個觀眾評論……如此一次是新穎,二次是風格,三次四次就令人失望,用得太多則不能不承認他不太會寫真正的武功,所以只好靠比武雙方的地位,和這一戰的重要性,來吸引讀者。

  其實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武功」。金庸也不知道。但正如《倚天屠龍》裡面提到的,當年寫乾坤大挪移的人,寫到了第九層,自己功力也已不夠,只是悠然一念之間,縱橫想象而已。金庸正是如此!他自己未必是什麼武林高手,但以他無比的想象力,寫出了象張無忌光明頂獨抗六大派,張無忌戰少林三老僧(《倚天》),黑木崖眾人戰東方不敗(《笑傲》),桃花島三考郭靖(《射鵰》)等等截然不同,驚心動魄的精彩場景。寫得詳細、曲折,而又十分令人信服。這一份功力,古龍如果有,他筆下主角也就不會總是略代寂寞地說:「見過我出手的人,都死了」之類的話了。

  舉個例子,古龍寫武功象是連環畫。大家哎喲作勢半天,卯足了力氣,一招就沒了。金庸則象是個拍得很好的電影,有特技,有慢鏡頭,遠拉近挪,看得過癮十倍。

  我始終有一個感覺(可能是錯覺),就是古龍筆下的英雄,和他們與朋友之間的友情,是最讓古龍迷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津津樂道的地方。情節的曲折,武功的詭異,結局的出乎意料,似乎都只是附帶的優點。

  金古相比,寫作技巧不論,武功高低不講,談否戀愛不提,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私下認為,是古龍筆下的人消極避世,自我封閉,痛苦不堪,而金庸筆下的人積極入世,改革開放,快樂無比。

  那金庸迷和古龍迷之間的區別,也就不遠了。

  一頂大帽子扣上,有一點玩笑的成分,但細想想,古龍書中印象最深的李尋歡、阿飛、楚留香、西門吹雪、蕭十一郎、傅紅雪他們幾個人。裡面除了楚留香外,大家似乎都是痛苦的。

  他們痛苦,從根本上是因為他們都是孤獨的。不是說孤獨有什麼不好,但古龍筆下的英雄,在心理上與世完全隔絕。朋友,只是他們自我的一個延伸,除了極少數的朋友外,他們就又把自己封閉起來(蕭十一郎的case有點不同,他自我的延伸是個紅顏)。除了朋友外,世界在他們的眼裡是不公平的,是極度黑暗的。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朋友」在他們的世界里是如此偉大和重要。為了朋友李尋歡可以拋妻棄家,痛苦一世,阿飛在數度掙扎后終於發現女人是假,李尋歡(朋友)才是真。有沒有想過,阿飛如果沒有李尋歡,傅紅雪(?)如果沒有葉開,會成什麼樣子?

  許多人神經失常,正是因為被他們的「朋友」出賣。那就象自己的手持刀捅了自己,不發瘋才怪。如果李尋歡有一天出賣了阿飛,阿飛會不會發瘋?他甚至能不能活下去?

  就想到了金庸的《連城訣》,狄雲在受了那麼多的苦,和折磨,和出賣,和背叛之後,他最多想,世人太難了解了,或許我笨,不能明白。他仍然不恨誰,仍然願意相信世人,仍然願意愛與被愛。相比之下,古龍的人物是否有些太小家子氣了?(傅紅雪,蕭十一郎……)

  我相信,金庸之所以在《連城訣》全篇大悲劇的最後,寫了一段稍帶喜劇的結尾,無非是想表達對人生的一個看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即使人生是不公平的。

  本來挺喜歡古龍的。可是一有人拿他跟金大師比,我就特別的不舒服。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嘛!古龍的很多書很好看,但如果因此就說他與金庸不相上下,是否有一點對金大師不尊敬?

  古龍的毛病之一,個人以為,就是他不懂女人。你如果看過金庸的書,現在回想一下,應該能想起不少女主角,個性鮮明,可親可愛,跟活的一樣。再想想古大俠書中的女角,嘿嘿,能想起誰?我閉上眼想了半天古大俠筆下的女人,只能想起以下三類:

  第一類,以楚留香的那幾個紅塵知己為代表,特點是:貌美如花,溫柔似水,心胸開闊,面目不清。心胸開闊是指她們或者只求一夜,或者數女共事一夫,相親相愛。面目不清是指她們根本可以互換,毫無個人性格。腦筋清楚的人都知道,這種女人只是古龍的幻想,真實世界里即便有一倆個也不多。

  第二類,以林仙兒為代表,特點是:貌美如花,身材誘人,總愛脫衣,以為一脫可以征服天下所有男人(其實美女一脫,的確可以征服大多數男人,不過這是題外話)。我總會猜想古龍曾上過這類女人的當,所以會認為世間美女都是此類。

  第三類,像朱七七一類,比較正常的,可惜很少。這一類女子是你我日常能見到的,應該好好寫,可古龍就讓人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個人猜測是古龍總夢想第一類的,卻總碰上第二類的,而對第三類的了解不足。

  當然古大俠在書里也寫過「如果誰自以為了解女人,就是個大傻瓜」之類的話(大實話!),但這並不能做為他寫不好女人的台階。如果你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那你可能認為寫不好女人不能算做大缺點,但我認識的很多人中,看武俠是武俠與愛情並重,那麼古龍就決比不過金庸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