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戶外運動需謹慎,遇到危險如何自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15 0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何應付毒蛇攻擊

  在走不同路途遇到動物攻擊真的猶如和死神在戰鬥,比如蛇、蜜蜂這些毒性很強的動物,嚴重一點可以致命,最好躲開走,避免被攻擊。

  如果在野外遭遇蛇咬,傷口上會出現較大、較深的牙痕,才可判斷為毒蛇咬傷;若無牙痕,並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癥狀,則為無毒蛇咬傷,只需要對傷口清洗、止血、包紮,若有條件,應前往醫院注射破傷風。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傷后10到20分鐘后,其癥狀才會逐漸呈現出來,這時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公分紮緊,緩解毒素擴散;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鬆2-3分鐘;用冷水反覆沖洗傷口表面的蛇毒。然後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四五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口內不能有傷口),盡量將傷口內的毒液吸出。同時立即服用解蛇毒藥片,並將解蛇毒藥粉塗抹在傷口周圍。盡量減緩傷者的行動,並迅速送往附近的醫院救治。

  

  如何應付蜂類動物攻擊

  在行走中發現蜂巢應繞行,一定不要表現出「親近」的意思。與此同時,最好穿戴淺色光滑的衣物,因為蜂類的視覺系統對深色物體在淺色背景下的移動非常敏感。

  如果誤惹了蜂群而招致攻擊,唯一的辦法是用衣物保護好自己的頭頸,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萬不要試圖反擊,否則只會招致更多的攻擊。

  真的不幸已被蜂蟄,可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剩餘的毒素進入體內。然後用氨水、蘇打水甚至尿液塗抹被蟄傷處,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傷處,減輕腫痛。最後,直奔醫院吧!

  

  如何快速應對肢體受傷

  在戶外運動中,難免遇到肢體受傷的情況,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受傷了怎麼來處理,比如骨折、摔傷、扭傷等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及時處理傷口。

  骨折

  1、如有皮膚傷口及出血,要清除可見的污物,然後用乾淨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壓包紮。

  2、四肢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經傷口暴露出來)有出血時,不能濫用繩索或電線捆紮肢休。

  3、如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紙板進行固定,然後用繃帶或繩索懸吊於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紮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以達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寬布條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關節半屈位,膝下墊一枕頭或衣物,以穩定身體,減少晃動。

  5、通過以上處置后,可搬運病人送醫院。

  

  扭傷

  一般扭傷會出現關節腫脹、劇痛、活動受限、關節皮下淤血、不能活動或側彎等癥狀。

  處理辦法:

  1、停止活動(至少減小用力),尤其是踝部和膝關節的扭傷;

  2、在患部墊上紗布、毛巾等,用冰袋冷敷;

  3、可配以舒筋活血的藥物治療,但不要進行推拿和按摩。切記休息時,將患處墊高。

  

  昏厥

  體質不好的人,在夏天出去游登山的時候,由於活動劇烈、體力消耗過大,尤其是未能及時補充體內損失的水分和鹽份時,容易發生熱昏厥。熱昏厥癥狀整個人感覺筋疲力盡,煩躁不安,頭痛、暈眩伴噁心。臉色蒼白,皮膚感覺濕冷。呼吸快而淺,脈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

  一旦發生熱昏厥,應儘快移至陰涼處躺下。若患者意識清醒,應讓其慢慢喝一些涼開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瀉、嘔吐,應在水中加鹽飲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識,應讓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癥狀減緩,送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如果體質不好的應特別注意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活動,注意休息節奏、保持體力。行動中多喝一些含有鹽份的水或飲料。

  

  抽筋

  抽筋是很普遍的事,是由於行山時過度地運動或姿勢不佳,而引起肌肉的協調不良,或因登山時或登山後受寒,體內的鹽分大量流失,因而致使肌肉突然產生非自主性的收縮,在營地休息時常會有抽筋的現象。

  這時候應該拉引患處肌肉,使患處打直,輕輕按摩患處肌肉。補充水分及鹽分,休息直到患處感覺舒適為止。

  在參加行山等其它戶外活動的前後,應做充足的熱身和準備運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