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20年一見」的3日立春!

[複製鏈接]

1509

主題

2572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貝love 發表於 2017-2-3 1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是丁酉雞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圍繞著這個「立春」網上產生了許多熱鬧的討論。「今年是『雙立春』,不宜結婚,容易『梅開二度』!」「春節在立春之前,期間出生的寶寶屬雞還是屬猴?」……圍繞這個「不平靜」的立春日,記者採訪了北京古觀象台的王玉民博士。


「120年一見」的3日立春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通常2月4日是立春的正日子,但是今年的立春卻是2月3日。有報道稱,3日立春很罕見,「上一次發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而再下一次則發生在2021年。」


王玉民表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太陽年長短的不均勻,造成節氣時間的微小變化。同一個節氣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滯后五六個小時,遇到閏年則提前24小時。「同一個節氣在平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滯后1天,在閏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提前1天。」因此,就會出現2月3日、2月4日和2月5日三個「立春日」。


「今年中國的立春準確時間落在北京時間2月3日23時34分,經度在東邊的日本就要仍在2月4日迎接立春了。」王玉民介紹。


19年7次的「雙春年」


「雞年是『雙春年』不宜婚娶!」這樣的「老話兒」又在新年到來之際,如影隨形地傳播了起來。王玉民指出,「雙立春」和「無春年」都是農曆年「置閏」,導致年長伸縮造成的。


王玉民介紹,我國的曆法是陰陽合曆。正常的農曆年要比公曆年短10天到11天,為平衡陰曆、陽曆之間的時差,傳統曆法用增設閏月的辦法,設置了「十九年七閏」的規則。於是,就出現了某些年份一年有13個月的情形。這個雞年就是這麼一個被安排了「閏六月」的「加長版」農曆年。


立春是每年公曆2月4日左右,而春節則固定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立春之間隔著一個公曆年的長度,因此「加長」的年份就在一頭一尾「橫跨」兩個立春節氣了。


王玉民指出,按此置閏方法,19年中就會有7個「兩頭春」佔用前一年或后一年的立春,則又會相應出現7個「無春年」。這麼算來,2000年至2017年18年間有7年是「無春年」、7年「兩頭春」,只有4年是「單立春」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