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的貸款,並且每個月還房貸的人,內心真實感受是什麼樣的?

[複製鏈接]

42

主題

42

帖子

18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ttlered123 發表於 2017-1-12 0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57106/answer/176776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匿了吧。

本人自上大學開始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屬於「幸運的」70后,因為十年前在北京買了房子。當時還是買方市場,不過也沒怎麼看就選了一個北五環外的三居室。總價60萬,貸了45萬。當時買得提心弔膽,從來沒欠過這麼多錢啊。而且首付、裝修、家電幾乎花光了我的積蓄。還記得那一年我的年收入是不到20萬。後來呢,呵呵,後悔買小了,買少了——貸款幾年就還完了,工資也漲了,房價也漲了。可誰能想到房價漲到如今的地步,當初一個人住120多平米的房子,覺得怎麼也夠用了。

接下來就是看淡房價起起落落的十年,不像周邊一些朋友,陸續又為了投資或者子女上學購置房產,我始終沒動過看房的想法。直到去年秋天,考慮到孩子上學,周邊環境和生活居住質量,我們開始加入看房大軍。一開始動輒七八百萬的房價看得我嚴重心理失衡,這也難怪,以十年前的心態來看,不瘋掉就不錯了。人沒瘋,房價貌似要瘋,過年加上春天度假回來,那些七八百萬的房紛紛漲到了九百萬,上千萬,而且還買不到了。這不,只好痛下決心做回了房奴。

下面是正題,說說感受:
1. 房子買的憋屈。總價過千萬的房子,不各種托關係還買不到。簽個協議完全是不平等條約,開發商隨時可以不賣給你而且還可以不通知你,付款不好的隨時被清退。
2. 不買房不甘心,買了房也是心有不甘。我想花這麼多錢買自住用房大多也都是這個心理。對我們來說,房子基本是必需品,即便能增值,也不可能輕易賣出。為了房子投入多年積蓄,還要為房價起落擔驚受怕,箇中滋味不言自明。
3. 關於貸款,也是一肚子委屈。非投機為目的的購房,因為有過貸款記錄,只能按首套房標準,利率上浮。一刀切的政策輕易地讓我們可能多承擔百多萬的利息。
4. 生活的壓力。作為最苦逼的IT行業從業者,靠個人辛勤奮鬥,房價收入比對我個人來說比照當年變化並不大。按理說有前車之鑒這次應該心態放輕鬆了吧?其實不然。經濟形勢不明朗,收入增長的幾率和幅度很有可能不再像十年前一樣樂觀。一個三口之家的日常開銷和可預計的教育支出也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作為全家唯一的經濟支柱,身上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如果我出了什麼事情,每個月4萬多的房貸會讓這個家立即經濟崩潰。
5. 那為什麼還要買房子?是什麼支撐我們做的選擇?首先,壓力也是動力,為了孩子能受到好一點 的教育,為了我的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條件,這是支撐我決心買房子的最重要的因素。好在我們這個年紀,父母親尚不需我們贍養照顧,子女還未進入耗費巨大的高等教育期。以此為動力更加努力奮鬥經營,或許也是最佳選擇;其次,在北京來說,學區房和交通便利、質量較高的社區,房屋的保值能力還是不錯的。在缺乏更好的投資渠道的狀況下,把收入變為房產也變成不那麼壞的選擇。第三,在中國的金融環境下,利用購房也許是獲取金融槓桿的唯一無奈選擇吧。
6. 我並不期望買了房子房價再能上漲多少。第一我覺得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過高了,瘋狂的上漲意味著巨大的跌落的風險;第二剛才也說了,自用房,房價起落對我們意義不大。但是畢竟買了房子,心態上我希望社會平穩,經濟穩步增長,房價不要跌,貸款利率別上調......相信買了房子的人應該也都這麼想吧。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真實想法。歡迎各位拍磚。

答@阿超: 全國情況不了解,北京的公積金和商貸都認房又認貸。但是少數還貸較早的可能系統中查不到貸款記錄。這個應該以公積金中心和銀行的記錄為準。另外北京的政策是二套房仍可以貸款,但最多貸三成。部分銀行無房有貸可貸四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5: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