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inse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27364/answer/287165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Gary GU 的回答有誤導之嫌,用市場導向和技術導向的差別偷換和轉移話題,使人誤以為大眾真的是因為應用新技術而出現的問題。但是根據北美Consumer report與J.D.Power這麼多年來的調查,大眾不論是新車質量,還是3年以上車齡車子的可靠性基本都是墊底。而幾乎與大眾同平台的奧迪車型質量排名則比較靠前,2013年在consumer report調查中居然排名第四(J.D.Power的調查結果與Consumer Report略有出入,我更相信後者的公信力)。況且大眾在北美的主力車型也同樣有2.5自然吸氣引擎,同樣是油耗高、質量差。
Consumer report在2013年的報告里是這樣說的:
Audi, which has shown steady improvement in recent years, moved up four places from last year, to fourth overall. Volvo jumped 13 places, to seventh. And GMC emerged as the top domestic brand, finishing ninth, three places higher than last year. Moreover, every model from Audi, GMC, and Volvo scored average or better.
That said, Japanese cars still fare better overall. Lexus, Toyota, and Acura captured the top three spots, with all Lexus and Acura models scoring above average. And all Japanese makes rank among the first 11 except for Nissan, which sank to 22nd among the 28 brands in our rankings. All Infiniti, Mazda, and Toyota models scored average or better.
這是J.D.Power的2014 Vehicle Dependability Study Results:
由此可見,把質量低下簡單的歸結於技術導向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甚至你把大眾的質量歸結於大眾在墨西哥的工廠不得力,都比所謂的「技術導向」靠譜。
大眾質量排名低下,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成本控制問題。
豐田的做法是:盡量選用質量可靠的部件,盡量減少售後維修的複雜程度。而歐洲人的做法是:車子有點小毛病不要緊,但是你得把行駛品質提高上來,配置得配全了。歐洲人可能不在乎維修成本,但在美國可行不通。
歐洲車是把錢省在看不見的地方,而日系車則把錢省在大家都看得見的地方。比如高7、速騰就是在看不見的底盤、不顯眼的輪胎上簡配,而日系車則是直接在配置上進行削減,因此你看很多日系車上的配置只能用簡陋來形容,與同價格的德系車、法系車比起來,日系車的配置渣都不如。比如,很多日系車只有駕駛席一鍵升降,沒有一鍵升窗,沒有行車落鎖,沒有行車電腦,沒有車門限位器,後備箱沒有液壓撐桿,甚至很多日系車連ESP都欠奉。這些東西難道是什麼高科技么?當然不是。一切不過是成本考量而已。那麼日系車把成本省下來都用到什麼地方了呢?答案是:用在了零部件的可靠性方面。同樣的零部件,兩田的可靠性比大眾要強。
比較前瞻技術的話,豐田的混動技術遠比所謂直噴+增壓更先進。豐田在應用混動技術的時候,大眾還在卯著勁兒地搞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呢!由於缸內直噴在顆粒物的排放上有先天缺陷,大眾又研發了同時具備缸內直噴和歧管噴射兩種噴射方式的雙噴射引擎。在技術的前瞻性方面,大眾已經明顯落後了。
本人是法系車以及奧迪車主,不是任何一類車系的粉或者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