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亞中演講全文:國民黨如何再起?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6-12-20 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亞中此次演講以《和平政綱與國民黨的再起》為主題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由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港台影響力論壇於12月15日在香港城市花園酒店舉行。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應邀以《和平政綱與國民黨的再起》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張亞中在演講中表示,論述、人才和組織是一個政黨的三個關鍵,而論述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介紹了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歷史過程,與1990年代以來兩岸針對「一個中國」的分歧與論述的演變。

      張亞中指出,通過「去中國化」的文化教育,台灣民眾的認同出現了嚴重偏差,而這其中兩岸敵對狀態的持續是重要原因,進而介紹了台灣內部與國民黨內部對結束敵對狀態議題的不同態度。他表示,洪秀柱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后,探討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可能性,正是著眼於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著眼於為兩岸帶來真正的和平。

      此外,張亞中還對分離主義的理論基礎、國民黨「黨產」爭議、「主權」「治權」「國家」與「政府」的概念內涵、兩岸政治協商中「分治不分裂、平等不對稱」等內容,分享了他的看法並回答了現場嘉賓的提問。

      以下是張亞中演講全文:

      各位長官、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今天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來跟各位分享我的心得,主辦單位希望我談一下「和平政綱跟國民黨的再起」。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題目,其實我並不想把今天當成一個演講會,我願意和各位靜靜地坐下來談,用理性分析、討論今天的兩岸出了什麼問題,國民黨如何再起。所以今天不會有很高亢的聲音來跟各位分享,而是非常理性地緩緩道來。

      國民黨到底是怎麼樣衰落下去的?

      我們第一個要問的是,國民黨到底是怎麼樣衰落下去的?或者我講得更實在一點,為什麼這20年來台灣愈來愈失落,經濟愈來愈差,而一直缺少一股正面向上的力量?國民黨不能引領方向,反而是跟著民進黨的論述在走,我覺得這是問題的核心。

      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一個黨的組織,跟任何人一樣,有三個非常重要東西。第一個就是黨的論述,就是這個黨有沒有他的理想、信念,這是第一個核心條件。有了理想、有了信念,能讓人感動的時候,當然就有了人才;如果有了人才,組織就很容易建立得非常堅強,所以黨的論述、人才和組織是三位一體的。作為黨的靈魂,一個黨不可能沒有論述和理想,可是這一切在1990年代李登輝上台以後,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非常遺憾,對中國國民黨的歷史來講,是情何以堪,帶頭摧毀的竟然是國民黨的主席。

      我們先從1992年的「九二共識」開始,因為這是兩岸最核心的共識。1992年是一個冷戰剛剛結束的年代,蔣經國先生在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以後,很多大陸老兵和台灣人赴中國大陸,也引發了很多事務性的協商,可是兩岸從1949年開始,從原來國共內戰變成兩岸高度對抗,彼此之間存在高度敵意,大家怎麼坐下來談?談之前是不是要對核心問題有相當的理解?台北方面在1991年通過了「國統綱領」,除了展現出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特別是展現出對統一的使命和不放棄的責任,我覺得這是國民黨對兩岸關係的一個重大政治宣示。

      1992年兩岸兩會通過雙方的文書往來,確立了後來稱為「九二共識」的互信。「九二共識」是個什麼呢?簡單來講,台北方面做了三個內涵的表述:第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第二是謀求國家統一,但在兩岸定位問題上,台北方面希望能夠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自表述,即 「一中各表」。北京也有三個主張,第一個和台北一樣,也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第二個也和台北一樣謀求國家統一,但第三個和台北不一樣,北京的立場是:現在進行的是事務性的協商,暫時不碰政治性的問題,所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不談一個中國的內涵,也就是坊間所謂的「一中不表」。

      我為大家重新整理一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一中各表」是台北方面的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一中不表」是北京方面的立場。畢竟有兩個「同」一個「異」,這兩個「同」代表了什麼意思?「異」又代表了什麼?不管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還是「一中各表」或者「一中不表」,有一個東西是貫穿這六點的,我用三個字來形容這個東西,也是「九二共識」的最核心內涵,那就是「不分裂」,用五個字來形容就是「主權不分裂」。在「主權不分裂」的情況下,大家可以把政治爭議擺到一邊,進行事務性的協商。

      可是,「九二共識」有一個問題沒有處理,就是到底「一個中國」內涵是什麼。畢竟從1949年到1987年,再到1992年,大多數時間是處於對抗狀態,因此,兩岸沒有徹底解決兩岸關係的急迫性。但這個問題畢竟依然困擾著兩岸,也就是「一個中國」的內涵,包括這「一個中國」到底由誰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到底是什麼關係?「兩岸到底是什麼關係」在1992年並沒有達成共識。這就是1992年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彼此在主權方面表達了「不分裂」主張,但治權方面的問題沒有提到。

      可是「九二共識」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大家可能忘掉了。在「九二共識」中台北方面和北京方面固然單方面都表達了「主權不分裂」的概念,但是雙方並沒有把它簽訂下來形成一個文件,所以民進黨現在說沒有「九二共識」。另外一個問題,台北方面固然在1992年講了「主權不分裂」,但由於沒有經由雙方以同一文件確定。既然只是單方面的主張,由於台灣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台灣如果說哪個政黨執政后表示不同意,通過政黨的輪替,也可以不承認。當然這就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後果的問題。

      兩岸在1992年有了一個基本的共識,但也有一個高度不信任的因素存在。問題就在這,1992年,只能算是兩岸關係的一個「逗點」,爾後開啟了1993年的汪辜會談。不過,不要忘記到了1994年,短短的兩年後,李登輝已經不一樣了。李登輝的大權已經在握,1994年公布的《海峽兩岸關係說明書》,是陸委會到現在為止唯一公布的一本大陸政策白皮書,那裡面對「一個中國」已經有與以往不同的定義了。

      根據1992年台北方面對「一中各表」的共識是,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這是1992年的立場。可是到了1994年的時候,台灣方面的《海峽兩岸關係說明書》,黃昆輝繼承了李登輝的理念,把「一個中國」變成歷史、文化、地理和血緣上的中國。這就把「一個中國」從原來的「中華民國」變成了民族的概念,李登輝在思考時把兩岸關係推向「一族兩國」,同樣是一個民族,但是現在有兩個國家,一個國家是「中華民國」,另外一個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2年的「九二共識」在1994年已經被李登輝嘗試地打破,到了1999年就很清楚了,他推出了「特殊國與國」。「特殊」指的是什麼東西?是指兩岸固然都是同一個民族,但是現在是兩個國家,就有點像英國和美國、德國和奧地利,是一個民族兩個國家,這個概念作為第一個階段開始起步。當然,我們從李登輝後來的表述來看,這是他謀略中的一部分,後來他嘗試做一個「台獨之父」,但近年的表現非常媚日。媚日的目的又代表什麼?容我稍微把話岔開一下,李登輝是一個聰明人,他在尋求他的歷史定位,李登輝一生中都在背叛自己,原來是當皇軍,後來投向共產黨,為了加入國民黨出賣了共產黨的同志,後來又走向「台獨」,但是在他任內八年,以及陳水扁執政的八年,都無法讓「台獨」實現。他知道「台獨」如果不會成功,他在台灣不可能會有歷史地位,因而他最後又投機性的轉向日本。他知道,如果他能夠肯定日本的殖民,將會得到日本歷史的肯定,因而他將自己的歷史地位寄托在日本的史書,而非中國大陸,也非台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李登輝表現出的媚日讓人難以想象,但是如果理解,他是在向日本靠攏,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可惜一般台灣老百姓並不了解這一點。

      那我再拉回來。2000年以後,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兩岸關係就陷入了僵局。現在問題在於,馬英九上台以後,大家都非常清楚他在兩岸問題的立場是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是馬英九講的 「一中各表」,他只講了「九二共識」的六分之一。他還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嗎?他還謀求國家統一嗎?馬英九的講法是用「不統不獨」來取代「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謀求國家統一」兩點。同樣「一中各表」四個字,馬英九還是所有國民黨裡面比較強調「一中」的,其它國民黨的高層而是多強調「各表」。更重要的是,當馬英九認為「九二共識」僅等同於「一中各表」的時候,有一個重要問題就無法解決了。

      2008年,兩岸開始了所謂的大交流的時代,兩岸的經濟關係非常好,也簽署了23項協議。但是有一件事情並沒有處理,就是兩岸之間沒有開啟任何的政治對話。馬英九曾經在2008年競選「總統」的時候,提出要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到了2009年中期以後,已經絕口不提了。到後來即使談到和平協議,一定會加一個條件:一定要在台灣老百姓全體同意之下,才跟北京進行政治對話,這表示就是講了等於沒有講。

      國民黨的最主要論述包括什麼?

      我剛才講,國民黨從李登輝開始,它已經開始偏離了國民黨原來的論述。國民黨的最主要論述包括什麼?那就是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的政治論述。

      民族主義當然是包括和平、包括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毫無疑問未來當然要走向統一。李登輝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了搖擺並開始推動分離主義。在民權主義方面,台灣的黑金政治就是從李登輝開始。民生主義方面,台灣的貧富差距從那個時候開始,越來越大。國民黨從那個時候起,已經開始放棄核心的政治論述了。李登輝當然了解,現在不可能馬上宣布「台獨」,也不可能走向「一邊一國」的路。但是他在走一條文化方面「去中國化」的路。這個政策到了陳水扁的時候,做得非常徹底。

      大家都很清楚,從陳水扁開始,所謂的「去中國化」,是逐漸通過教科書的修改,在文化與歷史方面去中國化。在我個人年輕時讀的本國史是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到宋元明清,一直到現在,有時間序列的脈絡。今天台灣的歷史教育已經將原來的本國史切成兩半,一半是台灣史,一個叫中國史。台灣史是從原住民開始,然後談到荷西時期、明鄭、清朝、然後是日據,再然後是「中華民國」,稱之為「當代台灣」。中國史是從堯舜禹湯教到1949年,直接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稱之為「當代中國」。「台灣中國,一邊一史」的史觀開始形成,中華民國的歷史被切成兩半,前一半放在中國史,后一半放在台灣史。這就造成現在台灣年輕人對於1949年以前的中國歷史毫不關心。

      去中國化的文化教育和政治論述造成一個現象,台灣民意機構所做的民意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完全認同「我是中國人」的比例只有3到4%,或許還有百分之二十多認同「我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更多的是認同「我是台灣人」。此外,今年3月份,根據《聯合報》的調查,接受去中國化教育,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已經有8成5認同「我是台灣人」,他們認為自己和中國已經沒有關係了。

      這代表什麼?也許北京的朋友認為,時間是對北京有利的,因為在經濟方面,台灣對北京越來越依賴,大陸只要掌握經濟方面的主動權,就掌握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論述權。但對於民進黨的來說,他們認為時間是站在他們這邊的,因為隨著台灣不斷的民主選舉,進行「去中國化」的教育,兩岸的文化與身分認同會越來越遠,這代表未來北京如果要統一,將必須承擔更大的成本。北京也將陷入兩難,如果不解決,兩岸認同愈來愈遠,統一愈困難,但是如果使用武力,兩岸人民的情感與認同可能會變得更為敵視與分歧,這絕非中華民族所樂見。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沒有處理。馬英九這8年沒有嘗試進行兩岸的政治對話,不嘗試解決兩岸的政治難題。如果不解決這個難題,就會出現從1949年的國共內戰到現在,兩岸的敵對狀態沒有解決的問題。2008年以後,兩岸開始了經貿和文化的密切交流,但在政治敵對狀態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可以理解到,北京在外交上不會給「台獨」任何空間,所以在國際空間上對台灣寸步不讓,兩岸的軍事對峙也一直存在。彼此之間,尤其是台灣,迄今還是把大陸當成最重要的假想敵,而大陸也不停地行台灣展現他的武力。最近兩次大陸軍機繞過台灣東邊進行操演,就是這個思維下的產物。

      這就出現了一個什麼現象?兩岸之間的經濟看起來很好,但是政治關係仍然存在敵意。兩岸關係就像一輛車在跑,一個經濟輪子讓它快速轉,另一個政治輪子被鎖死,怎麼不會出問題?所以這八年來國民黨失掉了最核心的論述,國民黨雖然追求兩岸和平,但其實這八年來兩岸真正有和平嗎?我坦率來講,兩岸只有相互節制和維持穩定而已,而不是和平。

      這種政治敵對與經濟交流就出現一個矛盾,讓民進黨很容易見縫插針。他們會說:你看兩岸交流的目的就是台灣經濟被大陸掏空,大陸一方面與台灣發展經貿,但另一方面,大陸的飛彈還沒有撤仍是對準台灣,大陸還是在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而馬政府也講不清楚,有時還著民進黨論述主張撤飛彈,而不思如何處理兩岸的政治分歧。2014年太陽花運動就是國民黨最慘重的教訓,這場運動不就是兩岸在政治上鎖死,經濟上開放所帶來的結果嗎?

      民進黨因而很輕鬆地把國民黨形容成一個傾中、害台的政黨,可國民黨就是不願意去解決敵對狀態的問題,民進黨更不讓你去解決敵對狀態,因為民進黨必須要讓兩岸一直存在敵對狀態,才有助於去塑造大陸是一個打壓台灣空間的「他者」。所以出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國民黨自以為是在做為台灣好的事情,但由於不處理敵對狀態一事,在這一方面恰恰變成了民進黨的同路人。因為國民黨不願意結束敵對狀態,正好給了民進黨弘揚「台獨」的理論基礎,馬英九可能一直到今天還不知道他錯在哪裡,耽誤了重要的大事。

      馬英九講的「不統不獨」、「一中各表」,從民調來看,台灣的確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認為要維持現狀,但是這種維持現狀的主張是消極的,是無奈的。他們認為,「獨」是不可能的,因為「獨」會引發戰爭,同樣也不願意「統」,因為「統」就是「被統」,當他們沒有什麼好的選擇時候,就選擇維持敵對狀態,可是敵對狀態不可能解決問題。從權力的角度講,兩岸的權力不斷在變,就像我們的容貌其實每天也都在變化一樣。怎麼可能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在哲學上不可能成立,在邏輯上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從兩岸的政治關係上說,「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兩岸敵對狀態的現狀」。當兩岸是敵對狀態的時候,請問國民黨的論述還有什麼基礎?所以國民黨在去年的時候,洪秀柱出來選舉時,根據一些學者給她的建議,她第一個提出要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我們要兩岸真正走向和平的時候,台灣民眾的焦慮和疑慮才會徹底消除。所以簡單來講,洪秀柱的國民黨和民進黨一個最大的差別在於,民進黨認為不要結束敵對狀態,包括國民黨內部郝龍斌、吳敦義、朱立倫,他們都主張「一中各表」,「一中各表」所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只談經濟,不談政治,不結束敵對狀態,而只要經濟發展。

      這怎麼可能?各位都是社會上的菁英,應該了解,怎麼可能兩岸的關係發展只有經濟沒有政治?所以洪秀柱今天所代表的國民黨,和吳敦義所代表的國民黨及民進黨最大的差別是一個要結束敵對狀態,一個不要結束敵對狀態,這是最核心的差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沙發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6-12-20 11:13 | 只看該作者
[續前]

      洪秀柱的主張是什麼?

      今年國民黨通過新政綱,兩岸新政綱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之下,結束敵對狀態,探索簽署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讓兩岸和平制度化,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深化「九二共識」。「深化」是指什麼?就是主張兩岸應該共同處理1992年還沒有處理的問題,也就是兩岸是什麼關係?

      在座的各位男士女士,請問一下,年輕男女朋友交往時,雙方是否都會先確定兩人是什麼關係?關係不清楚的情況下是很難長久或穩定交往的。所以簡單來講,洪秀柱的主張,就是希望深化「九二共識」,讓兩岸在「不分裂」以外找到兩岸的政治定位,簽署和平協議,把兩岸的政治關係講清楚說明白,讓大家之間沒有什麼好疑慮,這就是針對問題去解決問題。

      國民黨只有掌握新的論述權以後,才能夠告訴台灣老百姓:只有我可以帶來和平,而民進黨是帶來敵意和災難。講到這裡,我必須要和大家談一些概念,也幫助我們在思考的時候,理解兩岸將來如何去解決我們的問題。第一,民進黨講「台獨」。我很少講「台獨」,是順著大家講「台獨」,其實這個說法應該是台灣分離主義者。我給大家講一個很簡單的國際法概念,這是大家都忽略掉的。在二次大戰後,針對一些被殖民的地區,國際法賦予他們有追求獨立的權利。獨立是一個非常神聖的概念,不要被帝國主義壓迫,不要被殖民主義壓迫。因此,國際法鼓勵他們,讓他們自己投票來決定自己政治與經濟的制度,這是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因為這是從殖民地到解放式的公投,解放式的獨立是國際社會所肯定的。

      國際法上還有另外一個規定叫做「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每一個國家都不能介入其他國家的內政。再幫大家回想一下,原來的「台獨」主義者,他們主張的是什麼?他們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這個主張的策略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只有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之後,他們才有在國際上賦予可以「獨立」公投的權利,因為它是地位未定的,他是原來被殖民的,是被日本放棄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本身就是個政治問題。「台灣地位未定論」原來是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使得美國重新重視台灣的地位。美國需要台灣作為它在西太平洋的反共堡壘,派遣第七艦隊協防颱灣。為了避免台灣落入共產主義陣營,美國開始為其介入兩岸事務尋求法理基礎。杜魯門聲明「台灣地位未來的決定,必須等到太平洋安全恢復,與日本和平解決,或經由聯合國考慮」。開啟了美國「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主張。可是這一套的主張在1971年的《上海公報》,以及後來(中美)建交公報以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

      當「台灣地位未定論」已經不為國際社會所接受的時候,那麼民進黨的「台獨」面臨第二個問題就是,在國際法上,你要搞的是分離式的公投,基本上「台獨」已經不叫「台獨」了,它是台灣的分離主義者。它要從中國分離出來。國際法是不管分離主義的,這取決於每個國家自己的憲法。有的國家可以同意,比如魁北克獨立加拿大可能同意,或者說蘇格蘭獨立英國可能同意,但有的國家不同意分離行為,比如法國不允許科西嘉島獨立,西班牙不允許加泰羅尼亞獨立,不同意就有可能發生戰爭,科索沃、克里米亞都爆發了戰爭。

      換句話說,假如今天「台獨」的這些人如果要搞「台獨」,在國際法的層面上缺乏依據,只能取決於政治實力。如果一定要「台獨」,兩岸就一定會發生戰爭,因為北京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而國際社會也沒辦法從法律上來幫助台灣,他們只是在政治上利用台灣。民進黨當局了解到了這一點,所以採取的措施就是借殼上市,現在已經到了登堂入室的地步。也就是借中華民國的殼存活下去,把「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雖然嘴巴上把自己叫「中華民國」,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中華民國第二共和」,領土範圍僅限於台澎金馬。不僅切斷和傳統中國在歷史文化的關係,更切斷政治上的關係,這就是民進黨的策略。

      「港離分子」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災難

      而我必須要把話拉回到香港來說,香港也有一群分離主義者。因為香港在1997年就已經回歸到了中國,這是全世界所認同的事情,今天世界上幫「港獨」忙的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是因為其理想。甚至我只管它叫做香港分離主義,它是不夠資格叫「港獨」的。因為1997之後香港已經不是殖民地了,香港人享有了公民權。「獨」這個字的意思是說從帝國主義統治下獨立出來而當家作主,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但在今天的香港公民,有參政權,已經不再是殖民地的人民了。因而這些香港分離主義者所面臨的不是一個國際法是否容許,而是一個政治上能否成功的問題。對於北京來說,與全世界絕大多數的政府一樣,是不會容許分離主義的,因此,分離主義鬧的愈厲害,受害的一定是香港社會。

      每個國家都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做為優先思考。我最近很感慨,我們看到有三個字可以形容特朗普,就是「錢、錢、錢」。未來的美國,更是從自己的利益來決定。今天美國在支持這些「港離」分子的時候,他想的當然是他自己的利益所在,或者說通過支持分離主義而讓中國大陸政治難堪,或製造矛盾。我舉個最近的例子。在入世時,WTO承諾十五年之後,中國大陸就可以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但現在十五年過去了,歐洲、日本、美國都不願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你要知道這個遊戲規則是西方定的。我想提醒港離分子,你們今天也不過就是一個被西方利用,來打擊大陸的政治工具而已。「港離分子」不具備國際法的正當性,因而西方世界也沒有國際法上的正當性支持你們,他們只是在利用你們而已。這個說法或許聽起來不舒服,但卻是國際政治的現實,想想看美國如何介入中東,歐洲人如何處理中東難民問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國際政治的本質了。

      同樣的道理,「港離分子」或許有個人的政治選擇,但是當分離成為一個常態性的政治運動,就有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災難,這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全世界通行的國際法原則就是「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可介入」。外國不會明目張膽地支持港離以避免干涉內政,會有技巧地介入,但是我必須要說,「港離分子」除了給香港帶來紛亂以外,難有正面貢獻。同樣道理,「台獨」走下去以後,兩岸關係一定會發生問題,這個東西是沒有希望的。

      民進黨知道「台獨」不可能成功,因此將其轉換成「獨台」,就是「中華民國是台灣」。而這個「中華民國是台灣」恰恰和國民黨這種所謂「一中各表」混在一起,因為我剛剛講過「一中各表」裡面或許馬英九先生還比較強調「一中」,其它政治人物講的「一中各表」,心中想的是「各表」沒有「一中」。那換句話說,「中華民國」已經是等同於台灣了,不就是跟民進黨整個結合在一起了嗎?所以「獨台」跟「台獨」在某種概念上,已經混在一起。那混在一起的話,國民黨還有什麼論述權?國民黨這二十年來輸掉了什麼?輸掉了「愛台灣」的論述權。

      什麼叫做「愛台灣」是由民進黨來詮釋的。我舉個例子,民進黨現在要對國民黨「抄家滅族」,民進黨成立一個「不當黨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擺在「行政院」底下,「不當黨產委員會」只要發一個命令就可以去沒收別人財產。各位都是從香港這個法治社會出身的,所謂的這個「不當」兩個字,誰來定義這個「不當」?是不是有權者決定何謂「不當」?第一,在法律上只有「不法」,沒有所謂「不當」的問題。只有「不法」才可以剝奪,怎麼可以說「不正當」呢?第二,沒有經過法院的判決,怎麼可以隨時就剝奪其它團體的財產呢?只靠「不當黨產委員會」命令就可以嗎?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嘛!可是在台灣竟然可以,因為它已經變成政治正確,也就是「愛台灣」這個論述權,已經完完全全掌握在民進黨的手上。

      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全體人民

      國民黨這幾年來雖然從2008年到2012年贏得了選舉,但是失去了「愛台灣」的論述權,國民黨沒有辦法講贏別人,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被兩岸的敵意所籠罩,不把兩岸敵意關係解決,國民黨既主張 「一個中國」,那大陸又跟你有敵意關係,請問你怎麼去說服台灣老百姓?所以核心的問題,當然是要把兩岸敵意關係解決。

      另一個核心的概念,是我們要把「主權」和「治權」弄清楚。主權是一個所有權的概念,是一個財產權的概念,而治權是一個管理權的概念。我舉一個例子,請問故宮博物院的所有權應該屬於誰?屬於「中華民國」嗎?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嗎?當然不是。故宮博物院所有寶物,是所有屬於兩岸全體中華民族的,因為它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我們當然有我們的所有權。但是管理權是誰的?在台北的故宮,當然是台北政府來管理。在北京的故宮,是由北京政府來管理。

      同樣,今天兩岸也是一樣,中國是屬於誰的?中國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僅是「中華民國」的財產,中國也是香港的中國,也是台灣的中國,主權是屬於兩岸全體人民的。但是在管理權上,台北的政府管理台北的人民,北京的政府管理北京的人民,那台北可不可以把故宮的東西砸了呢?北京可以反對。北京可不可以把故宮的文物送給別人呢?台北也有資格反對。因為這是我們祖先所留下的共同財產,我們要共同維護它,不是一方面可以隨時破壞的,所以這就是主權和治權概念的區別。

      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全體人民的,兩岸全體人民所共享。但是治權呢?到目前為止,在兩岸和平統一還沒有完成以前,兩岸政府各管各的治權。現在又一個問題來了,李登輝1999年提出了「特殊國與國關係」,他當時得到台灣百分之七十二以上的民意支持。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如果我現在問台灣的朋友說,請問一下你的國家是不是叫「中華民國」?回答是「當然是啊」,那再問台海對面的是不是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回答:「是呀」,那這就不是「兩國論」嗎?

      這就是知識沒有在我們的認識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們一直沒有把「國家」和「政府」弄清楚,就和我們一直沒有把「主權」和「治權」弄清楚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所學的都是西方的觀念,可是我們談兩岸的問題必須回到中華的文化裡面去。我們先不談國際法的什麼叫國家、什麼叫政府,我們在談到中國歷史的時候談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朝」是什麼意思?依照我們用現代學的解釋,就是政府的概念。那國家是誰呢?國家是中國。當這個國家統一的時候,往往這個政府的名稱就是國家的名稱,比如大唐帝國,大清帝國。可是依照我們中國歷史來講,其實它只是一個唐政府、清政府而已。比如說我們叫做中日戰爭,可是日本人叫做日清戰爭。因為我們講的是一個國家對一個國家,所以我們叫中日戰爭,我們不會叫清日戰爭,因為清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政府。可是我們往往在撰寫歷史的時候,又把清當成是一個國家,叫大清帝國,因為清朝時中國是統一的,清既是國家,又是國號,又是政府。

      從中國歷史來看,二十四史中,朝代(政府)是延續的,中國是不變的。從歷史來看,1911年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滿清政府,1912年建立了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是當時中國的唯一的一個政府,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就是中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沒有問題。可是到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了。假如那個時候,「中華民國」被消滅掉了,那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對不對?可是現在沒有被消滅,這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概念。中國有所謂的三國時期,叫做蜀國,魏國,吳國,可他是一個國嗎?其實我們站在中國歷史上來講,只是蜀政府,魏政府和吳政府而已,他們在互相爭「漢」的代表權的問題。同樣道理,中國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不就是五個政府和七個政府,爭「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嗎?

      同樣,到現在為止,1949年由於「中華民國政府」沒有被消失,我們現在一聽到這個「中華民國」,好像就是一個國。其實我們要思考的是,A政府跑到了台灣去,B政府在北京,所以嚴格來講現在在中國的土地上,現在有兩個政府,一個是A政府,一個是B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他們對外都說自己是代表中國。這就是為什麼在聯合國有所謂的2758號決議案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並不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而是代表中國的政府。「合法代表」一詞就表示,另外還有一個政府存在,只是不被大家接受而已。

      那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很簡單,再回到我們的歷史上。我們今天談談現階段的兩岸關係是什麼,我們做任何事情我們必須要先尊重現狀,現狀就是一個有機體,我們不能夠假設這個現狀不存在。從法理上的現狀看,「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不分裂」的「憲法」,主權是不可以分裂的,這是一個現狀,而且它認為主權是涵蓋全中國的,在還沒有修改以前,的主權的宣示是包括全中國的,而大陸的憲法也宣示主權包括全中國,包括台灣。

      所以兩岸在主權宣示上是重疊的,正如「九二共識」裡面,台灣和大陸都主張不分裂。那既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坐下來把它確定下來,我們都主張不分裂,也就是把現狀固定下來。還有一個現狀,那就是「中華民國政府」目前用它的憲法來統治,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如果不存在,那請問這23條協議是和誰簽的?當然在某種概念是默認他的。換言之,現在兩岸是分治的,就像北京和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各管各的,但故宮的主權是整個中華民族,也就是整個中國的。

      其實用五個字可以概括現在的狀態:分治不分裂,治權分治、主權不分裂。假如有一天兩岸可以坐下解決政治分歧,習近平總書記和未來台灣領導人要得諾貝爾獎一點都不難,只要把現在存在的事實大家都接受就可以了,就可以簽署和平協議。國民黨新政綱有「深化九二共識」一詞,什麼叫深化?原來各自表述不分裂,深化后兩岸一起共同表述不分裂,原來不承認兩岸各自分治,現在共同接受分治。

      大陸或許會認為台灣太小,台灣其實並不小,2300萬人在歐洲可能是第七大國,但因為在大陸邊上所以覺得很小,政治經濟力量還是有一些的。兩岸要彼此互相尊重,尊重在台灣的政府存在的事實,但台灣也要尊重是整個中國的一部分,互相在乎對方最核心的看法。台灣最在乎自己的主體性,大陸也要尊重。今天的兩岸問題,做到相互尊重與包容就容易解決了。我開玩笑講,兩岸今天站在一起,台北是一個哥哥,大陸是一個弟弟,只是哥哥現在經濟不太好,弟弟比較好當了總經理了,可兄弟兩當然還是一家。

      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兩岸一家親」我很認同,兩岸一家代表兩岸主權不可分裂,可是我常常問,「兩岸一家親」到底是「兩岸兄弟一家親」還是「兩岸父子一家親」?這個問題是台灣最在意的。如果「兩岸父子一家親」,台灣應很難接受。習總書記說過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如果從「兩岸兄弟一家親」來考慮,那就相互平等,但我們也的確有不對稱的現象,大陸比較大,台灣比較小,那我們在參與國際空間的時候,就用「平等不對稱」來思考,讓台灣在國際上有參與,但是他和大陸在角色的確有一些不一樣,但本質上是平等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當我們把「分治不分裂」的看法確定,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簽署和平協議,如果國民黨把分治不分裂作為深化「九二共識」的核心主張,北京要不要接受?如果北京堅持不接受的話,而僅同意兩岸關係是父子關係的話,國民黨在台灣一定會瓦解,因為台灣現在幾乎沒有人接受兩岸是父子關係。那兩岸確定兄弟關係后,用「分治不分裂」的概念解決兩岸的政治難題,當大家都做出「整個中國分治不分裂」的時候,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兩岸僅「分治不分裂」還是不夠,我們怎麼從分走向合?比如說南海問題是兩岸中華民族的財產,但南海問題目前很難處理,因為大家主權互不承認,台灣方面害怕和大陸合作,害怕一合作就等於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假如我們將來在「分治不分裂」原則下籤署和平協議后,兩岸是否可以成立一個海洋共同體,共同維護南海利益?沒有參與就沒有認同,共同體的建立可以為兩岸創造共同參與的機會,當我們創造各種共同政治參與、更多合的機制,那統一自然不是水到渠成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3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6-12-20 11:13 | 只看該作者
[續前]

     我們要為兩岸創造和平

      有人說,和平協議有可能會撕毀,所以沒有保障。的確,法國總統戴高樂講過一句話,他說「所有的條約都和玫瑰花一樣容易凋謝」。但是,因為條約可能無效,就不要條約了嗎,就像有可能會離婚就不要結婚證書了嗎?因此,要讓條約有效的最好方法有二。第一,在簽和平協議的時候要尊重對方的核心立場,讓雙方歡喜,不能把和平協議簽成一個不平等條約,第二,簽訂和平協議后要發自內心保護它、呵護它,就像兩個人結婚後要呵護這段婚姻,這是非常重要的。和平協議當然有歷史性的意義,兩岸和平協議絕對不是一個統一協議,但和平協議一定會為統一創造更好的基礎,用佛法的話說就是創造一個更好的因緣,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國民黨新政綱提到「中華民國憲法」包括兩個概念,第一,「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它在主權上已經做了不分裂的宣示,國民黨主張的兩岸新政綱,就是在尊重治權基礎上保證兩岸不分裂,然後再深化「九二共識」、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

      國民黨如果還沉浸在一中各表,讓兩岸敵對狀態進行下去,國民黨再怎麼做都比不過民進黨,因為他永遠都掌控著論述權。國民黨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應該勇敢地提出新論述,就是和平的論述,我們要為兩岸創造和平。創造和平就要知識,沒有知識你怎麼去創造?孫中山說過,革命在於高深的學問,革命必先革新,沒有足夠的知識,你怎麼為兩岸創造和平?同樣的道理,國民黨這幾年來已經失去了兩岸的論述權。我們今天講的題目是和平政綱與國民黨的再起,那我今天先鎖定這個部分,國民黨的再起取決於他能不能提出為台灣民眾和兩岸創造最大福祉的和平論述,當這個論述被台灣老百姓普遍接受的時候,當國民黨願意用和平感召台灣所有人的時候,那就是國民黨再起的時候。

      最後,2020年怎麼打選戰。國民黨為什麼輸掉選舉?馬政府八年來,一直強調兩岸是和平發展,但民眾會說「沒有和平啊,飛彈對著我們呢」。2020年國民黨必須創造另一個論述,要主張結束敵對狀態的請投給國民黨,要主張繼續敵對狀態的請投給民進黨,台灣老百姓才會面臨選擇,只有讓民眾知道兩岸還處於敵對狀態,民眾才會珍惜和平的可貴,剩下來的是你如何發展其他的論述。

      兩岸關係是台灣所有問題的核心和基礎,兩岸問題不能解決,台灣的經濟、文化、社會與兩岸軍事對峙的問題不能解決,和平協議如果簽訂后,已經有了確定不分裂的承諾,北京自然可以放棄武力威脅,北京也可以和台灣討論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兩岸要像一家人一樣彼此共享。什麼叫做「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親」是所有的遊戲規則不需要按照國與國之間的那種較勁和錙銖必較,「兩岸一家親」所代表的兩岸的交流絕對是互相包容對方、給大家最大溫暖的關係。「兩岸一家親」的關係同樣與大陸和港澳的關係在本質上一樣,都有著文化、血脈上的連結性。只有在兩岸是同一個文化血脈的時候,我們大家才可以不必太過於計較。同樣道理,如果香港走向分離,會激發大陸的不善的心理,也會激發對方的報復,這樣對香港好嗎?同樣道理,民進黨走分離路線對台灣好嗎?

      我追隨星雲大師非常多年,大師曾經講過,慈悲沒有敵人。我們要懂得尊重和包容,港離和台離主義者,不要為了狹隘的分離意識形態而把香港和台灣毀了。在兩岸關係上,我們希望大陸少些武統聲音,而是用最大的善良心、包容心、慈悲性、關懷心對待台灣。我認為,如果兩岸能夠以 「分治不分裂」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兩岸的未來必然美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自然就有其存在價值,而民進黨除非也改變原有的分離主義主張,否則就會走入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