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哭時,別再用這句話傷他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9 0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孩子小時候,跑跑跳跳的難免磕碰,或者病了哪裡不舒服,或者打針疼了,哭哭是正常的。可是我們總喜歡說:

  「沒事沒事,不疼不疼。」

  無效,還哭,那下一句是——

  「你是男子漢,你是最棒的!男子漢不能當熊包哦。」

  還沒用,到底要怎樣才不哭?

  「別哭了,再哭媽媽就走了!」

  這就是原來的我會說的話。慢慢的,小Jo磕碰到了明明很疼,卻眼裡含著淚的看著我,大喊:「不疼!」「沒事!」,好像自己犯了錯。

  我趕緊跑過去安慰他,他會使勁的推開我,大喊著:「我不要媽媽!」

  我想小Jo一直是個敏感又情緒化的孩子,可能大一些就好了,直到我看到身邊一個又一個一樣的孩子。疼痛發生時,他們的媽媽正站在他情緒的對立面,告訴他們不疼,你不應該疼。

  後來看到一篇外國媽媽寫的文章,她的孩子很小就患上了哮喘,她教孩子用一種比喻去表達不舒服,以便發病時,她可以及時判斷嚴重程度。比如,當孩子覺得有一頭大象踩在胸口上,她知道這是一級警戒,該送孩子去醫院了。而其他的表達,她就知道孩子的癥狀沒那麼嚴重。

  而看看我自己在幹嘛?我不但沒有教寶寶怎麼表達痛,而且暗示他:你的疼是不對的,雖然我並沒有直接這麼說。

  

  我就認識一位在這樣暗示下長大的孩子。

  剛工作時有位同事,上班時突然暈倒,給我們一眾人都嚇得不輕。過一會她蘇醒過來,我們問她哪裡不舒服,她只是捂著肚子虛弱的說:「沒事沒事……」我們叫來了120,送到醫院才知道,姑娘有婦科囊腫,醫生說:這種病不嚴重,只是疼起來比痛經疼百倍,有點像生孩子的宮縮!

  姑娘在辦公室里忍了幾小時,忍到暈倒我們才知道!住院以後,她媽媽趕過來看她,跟我們說:「我女兒從小我就教她堅強,哪裡不舒服她也不和我說,都堅持上學。」姑娘後來果然以狀元的成績考上了人大。

  當時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對,可現在想想,如果沒有同事在身邊,姑娘又不會主動求助,她會不會有危險?壓抑自己的病痛不表達就是對的嗎?

  當孩子疼了、哭了,我們當然知道他很疼很難受,我們去安慰他,去回應他,當然是必須的。可是脫口而出的安慰的話「沒事、不疼、不哭」,卻是錯的。

  正確的做法是:

  你立即跑過去確認寶寶是否傷到了,如果沒有嚴重的外傷,你只需要輕輕的擁抱他,說:「媽媽看到你摔疼了,媽媽能感受到你的疼痛,你想哭就哭一會吧。」

  

  當我這樣嘗試了幾次之後,小Jo不再拒絕我了,他會趴在我肩上繼續哭一會,很快他就會關注別的事去了。

  這樣做,往往哭鬧的時間比以前短的多。

  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就叫做「共情」。關鍵點是——把發生的事實轉變為孩子的心理感受,情感需求。但同時,我們不做任何評價,不評價他摔倒或磕碰的對錯,讓他感受到媽媽是「跟我站在一起的」。

  

  關於「共情」的力量,我聽過一個很美的故事。

  一位老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嗚咽,他剛剛失去了老伴兒。男孩看到此情,跑過去看個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靜靜地坐在那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覺得好了很多,情緒也穩定下來。後來,男孩的媽媽問他對老人說了些什麼,男孩答到:「我什麼都沒說,只是幫他哭泣。」

  各位媽媽,你願意幫孩子「哭」嗎?

  來源:媽寶幫幫幫(ID:mabaobangbangbang)由資深教育記者媽媽Jo媽創建。科學育兒、專家訪談、繪本介紹、好物分享、剁手指南,全天下媽媽的好朋友,就是這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