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司機們的新問題:如何讓導航聽懂你的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1-23 0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幾年,車載導航的普及對於新老司機來說,真是莫大的福利,「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自駕外出了」。然而新問題又湧現了。由於車載導航的語音識別往往並不盡如人意,不少司機在駕車過程中還需要手動輸入指示,或者頻頻查看顯示屏,由此造成不少的交通事故。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調查:

  如何讓導航不成為「搗亂」?試想如果我們想要查詢路線或是附近加油站的位置,只需要像問身邊的朋友一樣直接跟導航說,導航就迅速準確地用語音告訴你最佳答案,那司機們自然可以更好地看路況不分神,事故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舉個例子,現在的語音識別技術,可以聽懂「最近的洗手間」這樣的表述,根據的是「洗手間」這個預設關鍵詞,然後帶你去找廁所。但是,如果後排的小孩子說「我想尿尿」,人類司機當然知道他要上廁所,機器卻恐怕無法實現這樣的語義關聯。

  要讓導航具備更好的語音識別功能,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技術——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聽上去不明覺厲吧?簡單說,自然語言處理,就是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使用自然語言進行有效溝通。其實在我們身邊,基於語音處理技術的數字助手已日益普遍,如手機里的語音助手,喜馬拉雅里的語音書,網站上的新聞摘要等。

  然而,如剛才導航的例子中所說,雖然目前的數字助手也可以執行用戶的命令,但是與私人助理相比還天差地別。私人助理可以本能地理解人類的意圖,甚至還能提供額外的建議。如今的數字助手一旦脫離預設的任務範圍就不知所措,無法預測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案,也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自然語言處理的主要挑戰在於語境和歧義,機器往往無法真正理解用戶的意圖,且無法識別任務類型,無法依靠事先確定好的腳本來詢問更多細節。

  

  近幾年,藉助移動互聯網技術、機器學習領域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起源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暢想未來,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智慧家庭應用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實現對話、解釋、規劃、互動功能,這些都對深度智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達到這一高度,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