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6-10-6 09:35 編輯
希 伯 來 書 6
1 所 以 , 我 們 應 當 離 開 基 督 道 理 的 開 端 , 竭 力 進 到 完 全 的 地 步 , 不 必 再 立 根 基 , 就 如 那 懊 悔 死 行 , 信 靠 神 、
2 各 樣 洗 禮 、 按 手 之 禮 、 死 人 復 活 , 以 及 永 遠 審 判 各 等 教 訓 。
3 神 若 許 我 們 , 我 們 必 如 此 行 。
4 論 到 那 些 已 經 蒙 了 光 照 、 嘗 過 天 恩 的 滋 味 、 又 於 聖 靈 有 分 ,
5 並 嘗 過 神 善 道 的 滋 味 、 覺 悟 來 世 權 能 的 人 ,
6 若 是 離 棄 道 理 , 就 不 能 叫 他 們 從 新 懊 悔 了 。 因 為 他 們 把 神 的 兒 子 重 釘 十 字 架 , 明 明 的 羞 辱 他 。
7 就 如 一 塊 田 地 , 吃 過 屢 次 下 的 雨 水 , 生 長 菜 蔬 , 合 乎 耕 種 的 人 用 , 就 從 神 得 福 ;
8 若 長 荊 棘 和 蒺 藜 , 必 被 廢 棄 , 近 於 咒 詛 , 結 局 就 是 焚 燒 。
9 親 愛 的 弟 兄 們 , 我 們 雖 是 這 樣 說 , 卻 深 信 你 們 的 行 為 強 過 這 些 , 而 且 近 乎 得 救 。
10 因 為 神 並 非 不 公 義 , 竟 忘 記 你 們 所 做 的 工 和 你 們 為 他 名 所 顯 的 愛 心 , 就 是 先 前 伺 候 聖 徒 , 如 今 還 是 伺 候 。
11 我 們 願 你 們 各 人 都 顯 出 這 樣 的 殷 勤 , 使 你 們 有 滿 足 的 指 望 , 一 直 到 底 。
12 並 且 不 懈 怠 , 總 要 效 法 那 些 憑 信 心 和 忍 耐 承 受 應 許 的 人 。
13 當 初 神 應 許 亞 伯 拉 罕 的 時 候 , 因 為 沒 有 比 自 己 更 大 可 以 指 著 起 誓 的 , 就 指 著 自 己 起 誓 , 說 :
14 論 福 , 我 必 賜 大 福 給 你 ; 論 子 孫 , 我 必 叫 你 的 子 孫 多 起 來 。
15 這 樣 , 亞 伯 拉 罕 既 恆 久 忍 耐 , 就 得 了 所 應 許 的 。
16 人 都 是 指 著 比 自 己 大 的 起 誓 , 並 且 以 起 誓 為 實 據 , 了 結 各 樣 的 爭 論 。
17 照 樣 , 神 願 意 為 那 承 受 應 許 的 人 格 外 顯 明 他 的 旨 意 是 不 更 改 的 , 就 起 誓 為 證 。
18 藉 這 兩 件 不 更 改 的 事 , 神 決 不 能 說 謊 , 好 叫 我 們 這 逃 往 避 難 所 、 持 定 擺 在 我 們 前 頭 指 望 的 人 可 以 大 得 勉 勵 。
19 我 們 有 這 指 望 , 如 同 靈 魂 的 錨 , 又 堅 固 又 牢 靠 , 且 通 入 幔 內 。
20 作 先 鋒 的 耶 穌 , 既 照 著 麥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成 了 永 遠 的 大 祭 司 , 就 為 我 們 進 入 幔 內 。
Hebrews 6New King James Version (NKJV)
The Peril of Not Progressing
6 Therefore, leav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elementary principles of Christ, let us go on to perfection, not laying again the foundation of 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 and of faith toward God, 2 of the doctrine of baptisms, of laying on of hands, of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of eternal judgment. 3 And this we will[a] do if God permits.
4 For it is impossible for those who were once enlightened, and have tasted the heavenly gift, and have become partakers of the Holy Spirit, 5 and have tasted the good word of God and the powers of the age to come, 6 if they fall away, to renew them again to repentance, since they crucify again for themselves the Son of God, and put Him to an open shame.
7 For the earth which drinks in the rain that often comes upon it, and bears herbs useful for those by whom it is cultivated, receives blessing from God; 8 but if it bears thorns and briers, it is rejected and near to being cursed, whose end is to be burned.
A Better Estimate
9 But, beloved, we are confident of better things concerning you, yes, things that accompany salvation, though we speak in this manner. 10 For God is not unjust to forget your work and labor of[c] love which you have shown toward His name, in that you have ministered to the saints, and do minister. 11 And we desire that each one of you show the same diligence to the full assurance of hope until the end, 12 that you do not become sluggish, but imitate those who through faith and patience inherit the promises.
God』s Infallible Purpose in Christ
13 For when God made a promise to Abraham, because He could swear by no one greater, He swore by Himself, 14 saying, 「Surely blessing I will bless you, and multiplying I will multiply you.」[d] 15 And so, after he had patiently endured, he obtained the promise. 16 For men indeed swear by the greater, and an oath for confirmation is for them an end of all dispute. 17 Thus God, determining to show more abundantly to the heirs of promise the immutability of His counsel, confirmed it by an oath, 18 that by two immutable things, in which it is impossible for God to lie, we might[e] have strong consolation, who have fled for refuge to lay hold of the hope set before us.
19 This hope we have as an anchor of the soul, both sure and steadfast, and which enters the Presence behind the veil, 20 where the forerunner has entered for us, even Jesus, having become High Priest forever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Melchizedek.
1 所 以 , 我 們 應 當 離 開 基 督 道 理 的 開 端 , 竭 力 進 到 完 全 的 地 步 , 不 必 再 立 根 基 , 就 如 那 懊 悔 死 行 , 信 靠 神 、
2 各 樣 洗 禮 、 按 手 之 禮 、 死 人 復 活 , 以 及 永 遠 審 判 各 等 教 訓 。
3 神 若 許 我 們 , 我 們 必 如 此 行 。
第六章一開篇說到「所以」,這是總結上一章的內容。基督徒不當滿足於停留在承認信仰的基本道理的開端而止步不前。即使這些開端的道理非常重要,也確實是我們需要明白和接受的。
我們不當走兩個極端,或是重視教義,不重視活出生命;或者重視活出生命,不好好學習明白信仰根基的教導。事實上,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這裡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說的信仰開端的教導:「懊悔死行,信 靠 神 、 各 樣 洗 禮 、 按 手 之 禮 、 死 人 復 活 」。其中,比較難理解的是「懊悔死行」。
什麼是死行呢?也許你覺得這應該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罕見的大罪。其實不然。罪的工價乃是死。只要我們有不願意真正悔改的罪,都是死行。這罪無論小或者大,都會送我們進地獄。
就如主耶穌如下的教導: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馬太福音 5:29-30 和合本)
使徒保羅也多次有類似的教導: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羅馬書 8:6 和合本)
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盪、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有古卷加:兇殺二字)、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國。 (加拉太書 5:19-21 和合本)
「我們當追求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 這裡說的「完全」,意思是完成信仰的整個過程的意思。信仰不只是一個道理,更是一個生命前進,成長的過程。和主同行,服侍祂,成長成祂的榮形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
這裡,希伯來書的作者用「竭力」,表明這個旅程不是容易可以完成的。進到信仰的完全地步是需要我們有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精神,竭盡全力靠主恩才能完成的。
4 論 到 那 些 已 經 蒙 了 光 照 、 嘗 過 天 恩 的 滋 味 、 又 於 聖 靈 有 分 ,
5 並 嘗 過 神 善 道 的 滋 味 、 覺 悟 來 世 權 能 的 人 ,
6 若 是 離 棄 道 理 , 就 不 能 叫 他 們 從 新 懊 悔 了 。 因 為 他 們 把 神 的 兒 子 重 釘 十 字 架 , 明 明 的 羞 辱 他 。
這是非常難解的經文。這裡,希伯來書的作者警告那些自以為是基督徒的,提醒他們不要中途離棄主,而要自始至終地在真理聖靈里對主敬虔忠心,才能算為真正的信。
正如希伯來書第三章說: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 (希伯來書 3:14 和合本)
這裡,這些「 已 經 蒙 了 光 照 、 嘗 過 天 恩 的 滋 味 、 又 於 聖 靈 有 分 ,並 嘗 過 神 善 道 的 滋 味 、 覺 悟 來 世 權 能 的 人 ,」 指的是經歷過上帝恩典和天國的權能的人。
主耶穌在地上服侍天國的時候,祂是完全的人。祂會渴,會餓,會累...,祂為我們做「人」的榜樣,經歷人所經歷的痛苦。祂「虛己」,不再活在祂的神性里。所以,祂行神跡不是倚靠祂的神性,而是倚靠聖靈的能力。
主耶穌當日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時候,這些人實在聽到天國的道,蒙了光照。他們領受到從上帝的恩典而來的供應,與聖靈的工作的果效有份,並且從一定程度上從主工中覺悟並且經歷到來世的權能。
然而,這些人中多數是離棄真理的。主明確說,他們跟從祂是為了吃餅得飽,而不是為了天上的糧,就是祂自己。約翰福音第六章記載說,在主講到信仰的實質是天上的糧的時候,有許多以前跟隨祂的門徒也黯然離開了。
在保羅的書信中還談到有一些人是中途貪愛世界,信心象船壞了,去服侍今生的:
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 (提摩太後書 4:10 和合本)
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提摩太前書 1:18-19 和合本)
無論是一開始就離棄的,還是中途離開真道的,都是危險的事。
我們知道希伯來書第五章一開始就講到有一些人離開真道是因為愚蒙,無知和軟弱。福音書中也講到浪子回頭的故事。天父是那位歷盡千辛萬苦也要將失散的羊找回來的上帝。
主耶穌曾明確地應許我們,到祂的面前的羊祂必定拯救到底: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 (約翰福音 10:27-28 和合本)
事實上,主耶穌是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神。(希伯來書 12:2a)
首先,祂在我們還做罪人得罪祂的時候,就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付出救贖的代價。
其次,就如以弗所書第二章所言,我們原本與上帝的生命隔絕,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上帝叫我們活過來。並且,祂施恩將從死里復活的能力運行在我們的心裡,使我們得以活過來,有明白和回應祂的恩典和真理的可能。
再次,聖靈在我們的身上做工,使我們能夠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16:8)。並且,聖靈借著我們願意認罪悔改的心和我們敬虔的請求,將更新改變生命的大能運行在我們的心裡,使我們可以靠著祂治死肉體的惡行。
而我們靠著自己是無法看到自己得罪上帝的狀態。我們的內心也沒有真正勝過罪的能力。就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所言:「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以上可見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所做的善工。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我們在其中所盡的只是人的本分。我們要盡本分在我們的意志里願意決定要饑渴慕義;並且在行為上願意只做義的奴僕,不做罪的奴僕。上帝絕不會將我們當作祂所操縱的機器人,控制我們,勉強我們走義路。
只要我們從始至終願意走義路,將生命擺上單單按照上帝的心意事奉敬拜祂;並且我們願意時時求主光照,在一切的罪上願意認罪悔改,並且認真地借著禱告將一個個罪治於死地。我們如此行,就是到主面前的羊,祂一定保守到底,一個也不丟失,直到我們見主面的日子。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在「信」的真實性上沒有問題,是真實願意悔改,也是願意時時刻刻靠著聖靈行出來,直到見主面的日子的。上帝的恩典是從始至終運行在我們的重生的生命中的。因為,我們不是靠行為得救,而是靠恩典得救。正確的信仰一定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
這裡,希伯來書的作者警告的是那些「離棄道理」的。顯然,這些人不是浪子會回頭,因為「不 能 叫 他 們 從 新 懊 悔 了 。 因 為 他 們 把 神 的 兒 子 重 釘 十 字 架 , 明 明 的 羞 辱 他 。」
現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些人究竟是誰?到底什麼樣的「離棄道理」是不能重新懊悔了。事實上,聖經在這點上沒有具體陳述。所以,我們不能強解經文。我們更不能用這樣的經文來論斷自己,或者別人。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如果魔鬼撒旦用這些經文在我們的心裡控告我們,說你就是那個不能重新懊悔的,我們要抵擋他,不能聽他。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能懊悔」,英文翻譯更確切些「cannot be brought back to repentance(NIV 1984)"。也就是說,這些人一定會表現出他們的生命的果子是他們再也不願意悔改了。如果任何人的心裡此時此刻是真正願意悔改的,他們就一定不是這些人。
7 就 如 一 塊 田 地 , 吃 過 屢 次 下 的 雨 水 , 生 長 菜 蔬 , 合 乎 耕 種 的 人 用 , 就 從 神 得 福 ;
8 若 長 荊 棘 和 蒺 藜 , 必 被 廢 棄 , 近 於 咒 詛 , 結 局 就 是 焚 燒 。
一個人怎能知道自己的信仰狀態是否正確呢?這裡,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當看自己的生命所結的果子。我們都象一塊田地,活在上帝的恩典中,就如田地接雨水一樣。
如果一塊田地所生長的是菜蔬,這塊田地顯然是蒙耕種它的人祝福的。而如果一個人辛苦耕種,這地出的是荊棘蒺藜,耕種的人必然十分失望,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廢棄這樣的地,將荊棘蒺藜燒盡。這地遭此劫難,有如被咒詛一樣了。
這是形容上帝是這個耕種的人,我們是蒙恩的田地。如果我們願意做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使女,我們的生命必靠著主恩多多地結聖靈的果子和福音的果子。這樣,我們不僅蒙恩,也蒙福了。但是,如果我們輕看上帝的恩典,將其看為可以放縱我們犯罪的機會,那麼我們必定活在服侍肉體私慾的狀態中,生命借出敗壞的果子,如同荊棘蒺藜一樣。如果我們堅持心硬不悔改,必然近乎咒詛,最後甚至落入永火的審判。
9 親 愛 的 弟 兄 們 , 我 們 雖 是 這 樣 說 , 卻 深 信 你 們 的 行 為 強 過 這 些 , 而 且 近 乎 得 救 。
10 因 為 神 並 非 不 公 義 , 竟 忘 記 你 們 所 做 的 工 和 你 們 為 他 名 所 顯 的 愛 心 , 就 是 先 前 伺 候 聖 徒 , 如 今 還 是 伺 候 。
然而,希伯來書的作者安慰弟兄姐妹們,因為這是一群充滿愛心的上帝的兒女。他們顯出愛心,無論過去,還是如今,還是在伺候聖徒。他們的行為表明自己內心信仰的真實,當然強過那些走向硬心不悔改,以致走向滅亡的人。可見,人不是靠行為得救。但是,行為是一個真正得救的人必然結的果子。我們當謹守警醒,觀察我們自己所結的果子,以免懶怠硬心自欺,而落入上帝所不認可的信仰狀態之中。
11 我 們 願 你 們 各 人 都 顯 出 這 樣 的 殷 勤 , 使 你 們 有 滿 足 的 指 望 , 一 直 到 底 。
12 並 且 不 懈 怠 , 總 要 效 法 那 些 憑 信 心 和 忍 耐 承 受 應 許 的 人 。
作者繼續指出,我們不僅當殷勤,內心安息在聖靈賜我們的滿足的指望中,而且我們當將這樣的信心堅持到底。因為,只有我們不中途懈怠,我們才能真正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13 當 初 神 應 許 亞 伯 拉 罕 的 時 候 , 因 為 沒 有 比 自 己 更 大 可 以 指 著 起 誓 的 , 就 指 著 自 己 起 誓 , 說 :
14 論 福 , 我 必 賜 大 福 給 你 ; 論 子 孫 , 我 必 叫 你 的 子 孫 多 起 來 。
15 這 樣 , 亞 伯 拉 罕 既 恆 久 忍 耐 , 就 得 了 所 應 許 的 。
這裡,作者以亞伯拉罕為例子,談到上帝給亞伯拉罕「應許」,並且在「應許」之上還加上「起誓」。
這應許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帝將賜大福給亞伯拉罕。什麼是我們最大的福呢?就是我們時時有上帝的同在,且在永生上帝聖潔的生命性情上有份。
就如彼得后書所說: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份。 (彼得后書 1:4 和合本)
第二部分的應許是「子孫多起來」。當然,這裡,上帝指的是真正在乎悔改之道,真正愛慕祂的聖潔,公義,慈愛的生命性情,並且將自己的生命分別為聖,單單為上帝而活的屬祂的屬靈的子孫必然多起來。
亞伯拉罕「恆久忍耐」。他是帶著信心進墳墓的。現在,亞伯拉罕一定在天上看到自己信心的果效。
同樣,我們如果在真正的信心裡從始至終地盡心竭力,必然也和亞伯拉罕一同在永恆里承受同樣的應許。
16 人 都 是 指 著 比 自 己 大 的 起 誓 , 並 且 以 起 誓 為 實 據 , 了 結 各 樣 的 爭 論 。
17 照 樣 , 神 願 意 為 那 承 受 應 許 的 人 格 外 顯 明 他 的 旨 意 是 不 更 改 的 , 就 起 誓 為 證 。
18 藉 這 兩 件 不 更 改 的 事 , 神 決 不 能 說 謊 , 好 叫 我 們 這 逃 往 避 難 所 、 持 定 擺 在 我 們 前 頭 指 望 的 人 可 以 大 得 勉 勵 。
上帝只能指著自己起誓,因為再也沒有比祂更大的了。 其實,上帝不用「起誓」。祂這樣做,是為了向我們強調祂成就應許的必然性。
所以,上帝不僅「應許」,而且加上「起誓」。祂如此行,是要讓我們以祂為真正的避難所,並且持定祂擺在我們面前的指望,就是祂所應許我們的指望,而在患難中大得勉勵和安慰。
希伯來書的作者是在教會遭受患難逼迫的背景下寫這些重要的教導的,為大家指明患難中內心盼望和得勉勵的源頭。
19 我 們 有 這 指 望 , 如 同 靈 魂 的 錨 , 又 堅 固 又 牢 靠 , 且 通 入 幔 內 。
20 作 先 鋒 的 耶 穌 , 既 照 著 麥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成 了 永 遠 的 大 祭 司 , 就 為 我 們 進 入 幔 內 。
上帝起誓所定的應許成為我們靈魂的錨。這是真正堅固,牢靠的。天地都要廢去,但是主的道一字一句都不能廢去。我們當小心自己天天所悉心經營,所盼望的,不當是陽光下捕風捉影,轉瞬即逝的事。
不僅我們的指望是確實的,我們的主耶穌還「照 著 麥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成 了 永 遠 的 大 祭 司 , 就 為 我 們 進 入 幔 內」,為我們代求,確保祂所有順命的兒女可以「完成」上帝的應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