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峻 | 毛澤東是抗戰勝利的卓越領導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14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峻 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6年09月13日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各國人民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的貢獻!」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共鳴、巨大反響,有力推動了中國抗戰史研究的深入,也使學界對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推動抗戰勝利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新的認識。

  領導敵後戰場成為抗戰主戰場

  抗戰爆發后,毛澤東即提出八路軍出兵華北敵後,著力進行山地游擊戰,發動群眾擴大武裝建立根據地。八路軍115師挺進山西后,於1937年9月取得平型關大捷,舉國振奮。抗戰之初,相對於國民黨正面戰場200多萬人的軍隊,八路軍、新四軍僅有幾萬人,人民軍隊如何發展壯大、在敵後堅持抗戰,是毛澤東思慮的戰略問題。

  上海、太原失陷后,毛澤東認識到在華北地區「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進入主要地位」,指示八路軍分兵挺進山西敵占區,開展山地游擊戰。游擊戰擔負著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武裝和根據地,把日軍的後方變成其前線的多重戰略任務。根據毛澤東、朱德的命令,115師一部在晉察冀開展活動,建立起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20師挺進晉西北,開創出晉綏抗日根據地;129師建立起晉冀魯豫根據地;新四軍挺進蘇皖敵後。至1938年10月廣州、武漢淪陷時,八路軍、新四軍在一年多時間裡同日、偽軍展開1600餘次作戰,斃傷俘敵5.4萬餘人,完成了向華北、華中敵占區大範圍的戰略展開,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18.1萬人。

  進入抗戰相持階段后,國民黨陣營出現妥協動搖的趨勢,汪精衛與20多位國民黨中央委員、58位國民黨將級軍官率部先後降日叛國。面對危局,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分裂。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在思想輿論方面振奮了全國軍民的鬥志,堅定了抗戰勝利的信心。在軍事方面,毛澤東鑒於山東敵後戰場重要的戰略地位,決定115師主力開赴山東。1939年春115師主力挺進山東后,在與日軍的作戰中愈戰愈強,山東遂成為八路軍控制的敵後戰場。

  1940年8月的百團大戰,100多個團的八路軍將士對正太、同蒲及平漢等鐵路展開破襲戰,經3個半月1800餘次激戰,攻克據點2900餘個,殲滅日、偽軍4萬餘人。以百團大戰為標誌,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山東、蘇皖、中原等六大戰略區組成的敵後戰場成為中國抗日的主戰場。1939年9月23日,日本大本營在給日本中國派遣軍的命令中提出,中國派譴軍將14個師團即56%的兵力用於對敵後戰場作戰,11個師團即44%的兵力用於對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作戰,表明日軍對華作戰重點開始向敵後戰場轉移。八路軍、新四軍和人民武裝在華北、華中廣大敵後戰場以游擊戰為主要形式的對日作戰,發揮了積小勝為大勝的巨大殲敵作用,成為中國抗日的主要力量。

  1944年國民黨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大潰敗。毛澤東審時度勢,決心力挽危局,作出縮小敵占區、擴大解放區、進行局部反攻的戰略決策,於同年11月派八路軍359旅南下打到湘粵,在日本投降之際完成了向華南敵占區的戰略反攻。

  主導抗日統一戰線建立和鞏固

  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導者。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採取切實舉措團結國內各民族、各階級、各政治力量共同抗日。1937年8月召開的洛川會議,決定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戰時期解決農民問題的基本政策,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參軍參戰的抗日熱情,團結了開明士紳和中間力量。1940年3月毛澤東提出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主張,開明士紳李鼎銘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副主席。

  在統一戰線中如何應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軍事封鎖和進攻,同國民黨既聯合又鬥爭,是考驗中國共產黨政治智慧的試金石。毛澤東始終堅持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進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團結抗日的國民黨友軍,對於國民黨頑軍不時挑起的軍事摩擦和進攻則堅持自衛原則。1941年1月蔣介石等製造親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針鋒相對,重建了新四軍軍部,將新四軍擴大為7個師,準備嚴懲國民黨頑軍。而日軍乘隙發動豫南、中條山戰役,國民黨軍隊喪師失地。毛澤東從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肩負的政治領導責任著眼,認識到日本滅亡中國的民族鬥爭始終是首位的,必須堅持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產黨人需忍辱負重。由此,毛澤東及時調整對策,對國民黨轉而採取政治攻勢、軍事守勢,在鬥爭中聯合抗日的政策。皖南事變發生后,國內外輿論一致譴責國民黨,蔣介石等聲名狼藉,被迫作出合作抗日的承諾。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反共逆流中力挽狂瀾,穩把統一戰線的正確航向。

  中國共產黨早在1937年8月制定的《抗日救囯十大綱領》中,就明確主張迅速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在領導廣大敵後戰場抗日作戰中,毛澤東等迫切希望敵後戰場融入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國際社會所認同,使其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世界反法西斯東方戰場上的重要作用。1940年初,得知南洋僑領陳嘉庚回國訪問,毛澤東即邀他訪問延安。1944年5月、7月,中外新聞記者參觀團訪問延安、美軍中緬印戰區駐延安觀察組到達延安,毛澤東向他們闡述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軍事鬥爭和政治主張。1944年在英國友人林邁可幫助下,新華社英文廣播面向世界傳播,迅速在美英本土產生影響。經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英勇抗戰,從敵後戰場走向了世界,匯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潮中。

  把黨建設成奪取勝利的戰鬥堡壘

  毛澤東在抗戰時期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領導開展整風運動,樹立起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工作作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科學的思想理論——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使中國共產黨更加成熟和堅強、團結和統一。根據地軍民掀起的大生產運動則逐步克服了持久抗戰的經濟困難,樹立起黨和人民軍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優良的作風凝聚人心。陳嘉庚訪問延安時看到政治清明,社會風尚淳樸向上,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與八路軍指戰員和民眾同甘共苦,過著儉樸生活,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持久抗戰。延安與重慶國民黨官場、軍隊的腐敗盛行形成巨大反差,陳嘉庚的政治天平傾向了中國共產黨,由衷地指出中國未來的希望是中國共產黨。

  在八年全面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等在廣大敵後戰場對敵作戰12.5萬餘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餘人,其中日軍52.7萬餘人。人民軍隊正規武裝發展到132萬餘人,民兵260萬餘人,領導建立起19塊抗日根據地,為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歷史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抗戰勝利的強大領導力量和中流砥柱,人民軍隊和廣大敵後戰場是抗戰取得最後勝利的主力軍和主戰場,毛澤東是抗戰勝利的卓越領導者。

  (作者單位:高峻——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16-10-15 0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7

帖子

57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2
3
麗水崐岡 發表於 2016-10-16 20:09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09

帖子

27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93
4
jetfighter 發表於 2016-10-16 21: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etfighter 於 2016-10-16 21:13 編輯

What a shameless mother-f***er lia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1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