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背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7 2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放假在家,閑來無事,便教今年剛滿五歲的小侄女背唐詩。從「清明時節雨紛紛」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五言的七言的,古體的近體的,詠物的抒情的,全都一字一句念給她聽。小傢伙靜不下來,滿屋子亂跑,卻也能搖頭晃腦地跟著背,偶爾自己接上一句,還要高興地原地轉個圈兒慶祝。

  休息的時候,小姑娘突然湊過來,用烏黑的圓眼睛望我,說:姑姑,我們為什麼要背詩呀?

  是啊,我們為什麼要背詩呢?

  詩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酒喝,不能帶來實質性的物質回報,不能成為一門賴以為生的手藝(當然有極少數人做到了),我的孩子將來從理從工從商從醫,他的生活可能根本再用不到一句古詩。即使這些短短几十字的篇幅內包羅萬象,可是孩子又能懂得多少呢,他們怎麼知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背後的國破家亡,怎麼知道「道是無晴卻有晴」下縈繞的朦朧情愫?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讓年幼的孩子背誦古詩?

  ·有助於增強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詩是什麼?《毛詩序》里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孔老夫子亦有雲,「不學詩,無以言」。雖然這裡的詩仍指的是《詩經》,然而其中的含義卻有深遠的影響。古詩詞是當時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背溫庭筠的詩詞,字裡行間是「畫屏金鷓鴣」般的華美精緻,背白居易的詩,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淺白直接,等到背了陶潛,又是「夕露沾我衣」里說不盡的淡然可愛。當孩子背了詩,這些字句牢牢印在了記憶中,當下一次嘗試表達自我甚至是寫作的時候,他便不經意間多一份美感。比如以前聽見晨起鳥叫,他只稱這是「鳥叫」,然而背過了「兩隻黃鸝鳴翠柳」,他便懂這也是「鳥鳴」;從前他只知綠草綠葉,但記住了「碧玉妝成一樹高」,也便記住了碧之純凈,翠之欲滴。不僅如此,以標準的語音背誦古詩,同樣有助於提高普通話的水平。前後鼻音的區別,l、n的區分,都可以在背誦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和糾正。很多多音字、難讀字,都可以在背詩中輕鬆地學會。

  ·背誦古詩重在感受,是通向未知世界的入口孩子年齡太小,理解不了世態炎涼、官場失意、離別之苦、知遇之恩……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絕大多數事物都是未知的。詩詞是一個通向未知世界的美的入口,讓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浩浩大漠里的落日,也有耿耿星河的黎明。讓孩子知道除了過家家和動畫片,還有一些更廣闊而美好的東西等待他們去理解。等到他逐漸長大,那些幼時背誦的古詩便將逐一展開在眼前:春天,看到了盛開的桃花,突然明白什麼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泛舟西湖,從層層疊疊的荷葉中穿過,知道了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麼是「水光瀲灧晴方好」;愁的時候,心底冒起「佇倚危樓風細細」;樂的時候,脫口而出「春風得意馬蹄疾」;熬個通宵爬上泰山,只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顛簸數日踏上西北之地,不過想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他終會在某個瞬間與兒時記憶的古詩相遇,「金風玉露一相逢」,發現原來詩里是這樣的美;也終會為了曾經縈繞嘴邊的那簡單的五個字,去見識更廣的天地。

  ·詩是文學,是未來生活的能量來源電影《死亡詩社》里有這樣一段台詞,讓我印象深刻: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每次看到基丁老師朗誦起「O』 Captain! My Captain!」,就忍不住熱淚盈眶,詩歌是他們打破陳腐、禁錮的思想的突破口。然而詩的意義不止於此。背誦古詩,讓這些字字句句在潛意識中成為孩子的一部分,他會因此而更加熱愛生活。失意時記起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大氣,孤單時聽張九齡「天涯共此時」的寬慰,就算潦倒,也有杜工部詩中的佳肴鼓勵,我們離不開詩,離不開文學,因為他同樣紮根這個世界。讓孩子背詩,便是將這個世界所有美好與不美好,悄悄種在他心中。於是任風起雲湧,他自寵辱不驚,這是詩的力量。

  讓孩子背詩吧。不是為了高考時的五六分默寫題,也不為了與旁人談起時的炫耀,只是想把這個蘊藏大美的世界鋪展在他眼前。等到終有一天,他親眼見到那些童年記憶中的字與詞,跟眼前的情與景重疊在一起。真美好啊,不是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