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化:收入下降別怪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15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剔除中國等異常因素后,近幾十年全球收入增長其實相對均勻,富國下層中產階級境遇並不差。

  

  英國《金融時報》

  一項針對收入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貿易和全球化不公平地背著英國退歐和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崛起的「黑鍋」。該研究駁斥了一種流行觀點,即一個互聯互通程度更高的世界導致富國下層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陷入停滯。

  有觀點認為,過去30年新興市場和中國的崛起以及全球富豪的收入增長,令普通人受到不公平的打擊。傳播這一觀點的,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前高級高員、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繪製的所謂「大象圖表」。

  發展專家歡呼這是「詮釋當今世界的圖表」。但是,以支持中低收入人群為宗旨的英國慈善機構「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的一項新研究推翻了大象圖表的結論。

  決議基金會對米拉諾維奇提供的全球收入數據進行了詳細複製和分析,據此對米拉諾維奇所謂全球化和貿易損害富國中產階層利益的結論提出挑戰。

  與此同時,米拉諾維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2008年至2011年數據所作的更新也似乎顯示,其間收入增長較大的人群,正是之前30年遭受收入停滯的人群,而全球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收入增幅則小得多。他的數據更新還展現了全球金融危機對各國富人造成重創,實際上起到了縮小不平等的作用。

  他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可以說,此次危機有效地減少了不平等。」

  決議基金會發現,由於新興市場人口增長更快,讓人很難比較下層中產階級收入水平隨時間的變化,因為他們在全球收入排名中的位置發生了改變。中國家庭數量較大,使美國貧困人群2008年在全球收入排名中的位置顯得高於1988年。

  如果各國收入持平,僅此人口影響就會造成與富裕國家貧困人群有關的全球收入排名顯示出下降25%。決議基金會表示,這就形成了獨特的「大象」形圖表。

  一些異常因素也加劇了上述結果,比如東歐的前蘇聯國家,其收入本來在同等水平,但在共產黨政權倒台後出現崩盤。

  根據恆定人口調整上述圖表,再去掉中國、前蘇聯國家和日本后,可看出全球收入增長相對均勻。中國是一個明顯的異常因素,其表現十分強勁。

  決議基金會負責人托爾斯滕•貝爾(Torsten Bell)表示:「不能將世界上所有弊病都歸咎於全球化。雖然全球化對低收入家庭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但我們必須清楚,收入增長疲軟通常源於國內政策,將此歸咎於全球化就讓政府躲避了壓力。」

  決議基金會的分析似乎表明,下層中產階級收入的命運因國家不同而變化巨大,而且即使許多地方不平等加劇,富國下層中產階級的境遇並不太差。

  米拉諾維奇是全球收入比較研究的先驅,他表示「(全球化進程)的最大贏家一直是亞洲的貧困人群和中產階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