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凝眸每觀浮雲意 淺捋雲薄入夢間」 ---古韻詩社第三十三期盛事(下)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6-9-9 0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詩社33期作業 (七絕)飛瀑洗塵 兼組圖 作者:秋夢闌珊
【七絕】飛瀑
瀑落瑤煙起澗寒,
苔刷幽綠玉闌干。
一瓢仙沫旅塵浣,
心若游龍淵下歡。

                秋夢闌珊的這首七絕語言凝練,比喻恰當,寓意深刻,古樸自然,詩意流暢。描寫瀑布飛流直下,落入寒冽的深澗,激起水煙,常年的濕氣,在觀水台上的玉欄桿周圍,布滿青苔。瑤煙是典,取自於宋詞「欄外青山幾疊,瑤煙斂,影落千鬟。」,形容象玉一樣的水汽煙雲,此典一出,頓時活色生香,使全詩的基石頓時牢固。交代了來龍去脈,並對景物做進一步描寫之後,后兩句這種描寫主觀感受。在看到飛瀑、瑤煙等之後,作者想象如果喝了一瓢那泛起仙末的清澈泉水,甘冽無比,頓時身心放鬆,感到旅途疲勞一掃而空,進一步做擬人化想象:此時的心境,多麼想做一條水中游龍,在水下歡快地遊戲,盡情享受。此詩想象豐富得體,堪稱佳作。


詩社33期作業 [七律] 懷友 兼河邊小景組圖   作者:秋夢闌珊

悠悠過客皆滄粟,
勞燕分飛離恨苦。
昔日青梅竹馬繞,
今居四海隔疆土。
凝眸每觀浮雲意,
回首常痴落日舞。
流水高山會有時,
何期再共[廣陵]譜。

             此七律是秋夢的經典之作,氣魄非凡,悲天憫人,博大雄渾,昂首天外,令人怕案叫絕。採用仄韻,厚重古樸,風格獨特,自然流暢,寓意深刻,一氣呵成。第一二句起首感嘆滄海茫茫,芸芸眾生,離別情恨,苦難無邊;第三四句,是對第一二句具體說明,昔日青梅竹馬,長大后可能天各一方,天涯隔絕;第五六句是全詩的精華「凝眸每觀浮雲意,回首常痴落日舞。」蒼穹仰望,經常定睛觀察雲朵的游移聚散;滄海驀然回首,常常為落日餘暉的絢麗多姿所感染吸引。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但透過秋夢的詩句,就變得寓意深刻,回味無窮,猶如一曲唱盡人生百味,無限浪漫,充滿禪意的滄桑悲歌在耳邊迴響。我覺得迎合上半闋的詩意,作者是在感嘆人生的變幻莫測之後,升華為歌頌生命的壯麗多彩;人生路上的悲歡苦難,隨時可能化作幸福與美好,在不知不覺之中放射出萬丈光芒。此兩句含義深遠,我只是試著解釋,可能不全面,也不一定很準確,但這兩句是畫龍點睛之作,是毫無疑問的事。最後兩句,日月斗轉,物換星移,流水高山總有相逢的時候,難道有情有緣的人,不能期待再次相遇,一起共同欣賞廣陵曲譜?
          高山流水形容樂曲高妙,或者比喻知音難遇。辛棄疾曾詞云:「流水高山絃斷絕,怒蛙聲自咽。」作者用此句,更顯清雅緻遠,充滿書卷氣息。
         「會有時」的詞句,師法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作者順手拈來,更添倚天照海,摘星攬月之氣魄。
          廣陵散,中國十大古琴曲,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在受到司馬氏迫害,被處死前,嵇康仍從容不迫,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廣陵散是悲壯的象徵,在古詩詞中被廣泛提到,文天祥有詩云:「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作者在此用到詞典,使全詩的悲壯凝重氣氛得到最終奠基。
           整體看來,作者此七言古詩,好就好在詩意鮮明突出,一以貫之,抓住了以意領詩,以詞達意的關鍵,扣准人事悲歡離合這一主題,情深意切,一氣呵成。再加上作者深厚的古詩詞功底,用典豐富恰當,使全詩雄渾古樸,意境深遠。讀完此詩,總覺得不象年輕女子所寫,像是一個俯仰乾坤變幻,坐觀濤聲雲滅的禪宗大師的作品,讀來滿口余香,催人深思。

詩社33期【浣溪沙】 立秋兼組圖
作者:秋夢闌珊  於 2016-8-10 07: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詩詞偶得|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 994 次閱讀|已有41評論
關鍵詞:浣溪沙, 立秋
【浣溪沙】 立秋

夜語蛩音又訴秋,
風吹黃葉任天收,
一年花事桂今幽。

簾卷月殘涼舊怨,
爐溫茗釅暖新愁,
夢隨歸雁楚鄉游。

           此詞是作者的又一首傑作。雅緻清麗,琅琅上口,雖然只有短短六句,但讀來有潺潺流水,綿綿不絕之感。這是一首詠秋詞,從蛩音,即蟋蟀的叫聲說起,然後樹葉凋零,除了桂花依然故我之外,百花散盡,秋風蕭瑟之意躍然紙上。
   「 簾卷月殘涼舊怨,爐溫茗釅暖新愁,」是精華,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下,情緒平靜,心境和緩,對別人、對人生一切的不滿和怨懟都消散黯淡了,代之以「新愁」,即在萬物肅殺的秋季,多愁善感,對繁花似錦的季節留戀,對人生產生了悲涼情緒。 對仗巧妙,韻味綿長,寓意深刻。最後一句,夢隨歸雁楚鄉游。在悲涼情緒的支配下,思想的感情更加熾烈,以致夢隨南歸的大雁回到南方的故鄉。此詞上佳之作,標誌著作者的駕馭詞句的能力逞新高度,詩意已到了相當高的境界。



10)。洗卻恩仇盡悲歡。古韻詩社。三十三輪  作者:風天

法道濟:「羈旅情懷。。。古韻詩社三十三期活動正式開始。」
風天:「耶,人在旅途啦。」

洗卻恩仇盡悲歡

小城春秋:「。。。飛瀑香茗一局棋,山間對坐風習習。茶逢知己恨天晚,棋逢對手愛枰泥。。。」

秋夢闌珊:「好吃好玩好笑好日子。」
風天:「是呀是呀。年終玩好,就算整年吃飽呀。」
秋夢闌珊:「年終把一年該玩的都玩了呀?」
風天:「玩啦玩啦。秋夢可別玩得,忘了怎麼回家啦。」
秋夢闌珊:「風天都沒有玩的樂不思歸呢。」
風天:「有呀有呀。這次旅遊說好了,跟著小風走。走呀走的,就走回家啦。」
秋夢闌珊:「所以自己儘管玩,讓小風帶路就好了。」
風天:「小風也會帶錯路的。我們在白雲山頂看過夕陽,小風固執的要從另一條,沒走過的山路下山。那條路雲深不知處。還好她走上五分鐘,就迷途知返啦。」

秋夢闌珊。【七絕】飛瀑
瀑落瑤煙起澗寒,
苔刷幽綠玉闌干。
一瓢仙沫旅塵浣,
心若游龍淵下歡。

秋夢闌珊:「小風很有探險精神。你們也放心讓她自己走啊?」
風天:「她帶路,一起走呀。她以為那條路也能到纜車站呢。其實到不了的。坐纜車也得十來分鐘。我是準備好,陪她走上兩三個小時下山的。」
秋夢闌珊:「哦,那就好了,起碼她能很快就察覺錯了呢。」
風天:「走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她總算知道,回頭是纜車站。從山頂去纜車站,也得走上一兩公里。還好沒錯過,最後一趟車啦。」
秋夢闌珊:「下次不敢亂走了吧?落日好看嗎?」
風天:「好看呀。山上的夕陽比較紅。可惜眼睛看得到,手機拍不到啦。」

飛瀑。和秋夢闌珊
游龍未慣世路寒,
翻卷塵雲豪氣干。
急流退處輕紗浣,
洗卻恩仇盡悲歡。

秋夢闌珊:「現在的手機不是好像啥都能拍嗎?」
風天:「我的手機,是兩年前的老古董啦。可能連滿月,都拍不到。只能拍拍小點心啦。」
秋夢闌珊:「那也沒關係,眼睛看到了,是最重要,最開心的呢。」
風天:「是呀是呀。夕陽無限好,可惜拍不了。還是點心更妙,看在眼裡,吃在嘴裡。」
秋夢闌珊:「還甜在心裡呢。」
風天:「那榴槤酥還真是甜的。廣州人好象也吃起榴槤來了。連桂林的步行街上,也賣榴槤小吃呢。」
秋夢闌珊:「會不會空氣中都飄著榴槤味?」
風天:「那倒沒有。酥鬆榴槤,可比不上煎炸臭豆腐啦。」
秋夢闌珊:「那賓館里總不讓帶進去吧?」
風天:「街邊小吃街邊買,街邊吃啦。我也沒見到整粒榴槤,製成小吃后,榴槤的香味,也減一半啦。」
秋夢闌珊:「嗯,還是原味的榴槤最好吃。」
風天:「是呀是呀。秋夢吃到吮手指的。」
秋夢闌珊:「才不會像風天一樣呢。」
「哈哈哈。。。。」
「。。。來時溪水細如煙,瀑落奔騰萬仞川。闢地不仗人間尺,潮起乘浪再開天。。。」

          風天詩友也是貝殼年齒俱尊的老前輩。他的意識流式的帖文風格已被大家喜聞樂見,俏皮幽默,輕鬆自然,充滿人情味。這一次也不例外,記述了他與秋夢闌珊等網友的聊天神侃,讀來親切貼心,很好享受。
          此詩步韻秋夢闌珊《【七絕】飛瀑》一絕,取秋夢詩中的游龍作為主題,發揚光大,另闢乾坤。「游龍未慣世路寒,翻卷塵雲豪氣干。」作者一出手就是另一種景象,龍種高貴,但來到人間,自然不理會人世間的俗事紛擾,難免壯志不逞,龍困淺灘,但是一旦回歸,定會直上九重,翻雲覆雨,豪氣衝天,這是龍的本性所決定。作者在此隱喻自己或者別的什麼身懷大志的人,雖然深受人事紛擾,但總有機會一展才華,一鳴驚人,隱喻自己心懷壯志,天降大任必將苦其心志。。。但隨後兩句,作者急轉直下,「急流退處輕紗浣,洗卻恩仇盡悲歡。」在翻捲雲天,縱橫捭闔之後,激情退去,繁華落盡,作者心目中的龍鳳之人,急流勇退,回歸家庭,從過平民生活;忘卻恩怨,享受人間溫暖,天倫之樂。作者用詞準確自然,凝重洗鍊,流暢大氣。他的「翻卷塵雲豪氣干」,氣魄雄大,傲視乾坤;「急流退處輕紗浣」一句,細膩巧思,借西施浣紗的典故,來暗示紅顏知音的含情脈脈,美貌賢淑,舉案齊眉,呼之欲出。作者方寸之間,道盡英雄轟轟烈烈,然後退居山野,攜美妙知己瀟灑度日,「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詩思博大寬廣,千鈞筆力,如烹小蝦,殊堪佳作。為風天兄的好詩喝彩。


11)。【七律】羈旅情懷之《夢故鄉》 作者:老葉子任飄零

二十多年前,在英國倫敦寫過一首思鄉的詩。暫拿來湊數交作業。順問村裡各位朋友夏安!                                                                                                                                                                                                                 
霧都初見小松黃,雨澀風咸待夜長。
幾處青山多翹首,何方碧水少思鄉?
還家難卻情未了,去國易添酒斷腸。
醉卧今宵歸故里,長安城外有菊香。

            老葉子任飄零詩友是貝殼奇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猶好易理「子平之術」,也就是風水算命之學。他曾就畢福劍事件做出預測,斷言其將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果然十分靈驗。平常出門辦事,算上一卦,經世致用,趨利避害,大有仙風道骨,鳳雛卧龍之風。
            老葉子任飄零詩友的詩功底很深,深通格律韻腳,詩風自然流暢,古意盎然,讀來詩香撲面,餘音繞梁。這首七律,是作者二十年前在倫敦所寫。起韻極其流暢耐讀,節奏明快,韻味無窮,出手就知有沒有,一下就把人的詩癮夠上來,欲罷不能。「霧都初見小松黃,雨澀風咸待夜長。」大家風範,深得詩詞真諦。尤其首句,一下子使我想起了陳毅元帥的「脫手斬得小樓蘭」,或者「春城無處不飛花」,瀟灑帥氣,令人拍案叫絕。接下來連用「澀」、「咸」、「長」等形容詞,從而在短短的七個字中,就有三個完整的主謂結構在裡邊,全面細緻形象地描述了霧都倫敦的淫雨天氣,秋風苦雨,漫漫長夜的煎熬。這種煎熬是什麼?即思鄉之情、戀親之意,所以有「幾處青山多翹首,何方碧水少思鄉?」的第二三句。「還家難卻情未了,去國易添酒斷腸。」在這種天涯遊子的心態下,家鄉的魅力不可阻擋,思鄉的折磨只有用酒香去遮掩、麻醉。最後兩句,酒醉后夢回家鄉,嗅到了長安城外的菊花香。對仗嚴整,想象豐富,浪漫氣息,把遊子不歸,思鄉心切的心境表現的淋漓盡致。從中我們可以領略作者的深厚文化底蘊,系統的詩詞訓練,豐富的情感,以及嫻熟的文字能力,堪稱詩詞大家,此律屬精品之作,無可爭議。
                     

【五絕二首】丙申立秋 《古韻詩社三十三期》  作者:老葉子任飄零

今日立秋:陽曆時刻:2016年8月7日 9:52:58     陰曆日期:七月(小) 初五 星期日
丙申年  丙申月  辛酉日                                                                                                                                                                                                                                      
【五絕】二首
丙申立秋,兼嘆四季人生
                     一
雁去天涯處,乾坤在此分。
秋風猶未起,老葉莫飄臨。
                    二
夏遇傷心事,秋含寂寞心。
冬行春亦遠,作雨沁芳林。

註釋:
「芳林」:家父曾用名。家父於幾周前辭世。僅以此詩寄託無限哀思。
「乾坤」:十二消息卦中的否卦(天地否)對應立秋(申月),使天地不交。。。

             在讀此詩時,我們得知,老葉的父親於幾個星期前,闔然長逝,駕鶴西返,對此我們表示沉痛的哀悼。
              這兩首5絕,就是老葉兄追思父親,並抒發心中煩悶,感慨人生多變的作品。第一首,「雁去天涯處,乾坤在此分。」望斷南飛雁,焰飛刀天的盡頭,飛人所能目及,那裡就是陰陽阻隔,乾坤分離處,形容與親人的永久分別,想再見一面,已是不可能的事。我這樣理解老葉兄的詩,可能有失偏頗,此處乾坤,應特指易卦中的否卦,按老葉兄的註解,應為天地不交的意思。父為天,子為地,天地不交,自應是父子分離的意思。「秋風猶未起,老葉莫飄臨」,雖然沒有到秋天,但葉子將要飄落,感嘆歲月催人老,離別似刀劍,消蝕著人的生命力,從此孤獨陪伴,獨自走人生路,這是人的宿命,無可奈何。此詩以詠秋為題,但傾注了綿綿親情,對老父親的懷念,詩意綿綿,真摯感人,借秋的蕭瑟,來襯托心中的愁情,文字洗鍊,優美動人,催人淚下,堪稱佳作。
               第二首,「夏遇傷心事,秋含寂寞心。冬行春亦遠,作雨沁芳林。」作者在此處以悲傷的心情,借吟誦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進一步排遣心中憂鬱,緬懷老父。此詩簡明通俗,但文字優美,節奏感強,將父親名字嵌入其中,更添悲壯情緒,感染力極強。

                   為表同悼,我也和詩一首,希望老葉兄節哀,工作生活雙豐收,告慰老父在天之靈。
      玉帝宣招聖旨煌,八仙護駕鶴鳴翔
      蓬萊虛位神仙座,藤蔓須彌子綿長
               

12)。【古韻詩社33期】七月悲風(二首) 作者:楓樹下
      身處海外,喜歡京戲的朋友屈指可數。不料七月里竟連失兩位同道好友,一時情懷惻惻。好友T君自小學琴,中途有輟,靠賴基礎紮實,撿起順手。文革八大樣板戲,數《杜鵑山》亂雲飛一段熟稔得很。我倆每湊一起,總要唱上這段里的兩句二黃慢板:杜媽媽遇危難毒刑受盡,雷隊長入虎口他九死一生。

【送T君】
七月悲風動
辭君黯黯傷
杜鵑聲歇早
煙夢兩微茫

       S老伯是位資深票友,嗓音高亮,偏余派老生,早年唱過老旦。每年春節組織晚會都有他的保留節目。去年春節,我與T君為S老伯伴奏陳宮的一輪明月照窗下。沒有月琴,我嘗試用ukulele充任,得到老伯首肯。當時老伯已經舊病複發,未能堅持到春節上台。

【送S老伯】
一輪明月照窗前
不忍援琴又思弦
終未同看花落水
空城盡處影無邊
   
      楓樹下兄是梨園高手,又是詩詞大家,貝殼人人皆知。他清唱梅蘭芳的拿手段子,如霸王別姬,太真外傳等,字正腔圓,韻味綿長,幾可亂真。詩詞造詣也很高。這一次,因剛剛旅行回來,只是小拭身手,借小詩哀悼兩位票友。雖是信手拈來,但意境深厚,節奏明快,詞美味醇,不愧大家精品之作。
        第一首,悼念琴師T友。點出七月噩耗傳來,傷心不已。接下來,以杜鵑之典畫龍點睛,既有紀念合唱杜鵑山之故事,又有杜鵑啼血猿哀鳴的感傷,比喻這位T兄死後化為杜鵑,仍在啼唱,以此表達自己深通的哀思。
        第二首,作者以戲詞為線索,巧妙將有關京劇唱詞嵌入詩中。第一句,一輪明月照窗前,起句妙極,既交代時間地點事件之意,又渲染了窗前明月,懷念故人的悲涼情緒,該句透露出作者嫻熟的詩詞底蘊。這一句,也是作者伴奏,由S伯演唱的《捉放曹》里的的一段唱腔。緊接第一句,馬上交代情緒狀態,心中悲傷,不想彈琴,因為一摸琴就會睹物傷人;但又渴望利用琴聲抒發對逝去好友的思念,這是個矛盾,也是一種煎熬,第一二句前後呼應,把作者窗前明月的心態揭露的淋漓盡至。第三局是承上啟下的一句,終未同看花落水,也取自於該唱斷的散板,詞中有「落花有意隨流水」,作者取來,用花落水泛指兩人的彈唱合作,比喻這種合作已經不再來了,更加增添詩的悲哀色彩。最後一句,空城盡處影無邊,空城是指《空城計》,是余派老生的拿手戲,S伯是余叔岩的粉絲,所以作者拿空城來比喻人去城空,用誇張手法來比喻S伯去世帶來的傷痛,空城裡只有無邊的空影子,以烘托悲哀肅殺的氣氛。楓樹下兄這首詩,文字流暢脫俗,意境深遠,使人身臨其境;比喻用典恰到好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當屬上乘。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7: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