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那麼多時間進行無效社交,不如靜靜獨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9-9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交,我們並不陌生,每天都在進行著。從早上睜眼開始,拿起手機看聊天記錄,刷朋友圈,回複評論,出門遇到人打招呼,一起吃飯、聊天,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社交。

  「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因為這些話廣交朋友,為了社交而社交,不願意麵對獨自一人的時光。

  太多人給社交貼上了一個崇高的標籤,卻給孤單下了一個不堪的定義,所以就給了太多年輕人錯的引導,總是讓他們覺得,寧可在失敗的社交里哭,也不在成功的獨處中笑。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換個角度可以這麼理解,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聊了一天並沒有帶來任何有用的價值,這樣低品質的社交不如早放棄。

  生活中,很多社交是低效的,甚至並沒有什麼用的,看似有別人的聯繫方式,但當你需要幫助時,也不過是白打了一通電話。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就是這樣嗎?作為資深人事,號稱手上有很多人脈,然而,在她的父親病倒急需借一大筆錢時,那些所謂的大老闆、追她的人都找各種借口拒絕了,到頭來沒有一個人能幫上忙。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說到底也是一種等價交換,別人不願意幫你,因為他知道跟你的社交並沒有那麼高價值,不足以讓他掏心掏肺,傾囊相助。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去結交那麼多無關痛癢的「朋友」,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學學如何更好地獨處,豐富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獨處時,才是最自由的。

  叔本華有言:「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真正優質的生活,並不只是經濟上的富足,而是行為上的自由,精神上的滿足,情緒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放鬆。獨處,也能活出高格調,如何實現,就完全取決於個人了。

  一個人時,可以宅在家,以最舒適的狀態呆著,享受沒有任何人打擾的寧靜。聽聽舒緩的音樂,在陽台泡一壺茶或一杯咖啡,抱上最愛的書,懶洋洋地窩在沙發上,放空自己。

  你還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看一場電影,逛一下書店,去花店轉轉,都能讓你找到更自由的精神狀態。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比出去跟一群人喝酒、聊天、狂歡,累得好像沒了半條命還要優質嗎?

  

  在優質的獨處中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才能遇見更優秀的人。

  優質高效的獨處也是一種積攢,將才華逐漸轉化成能力,這時的你,會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這樣的社交,才是最有效的社交。

  諸葛亮十五歲時,跟隨叔父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但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既不懂軍事,又不能知人善用,不是命世之主。於是選擇了隱居獨處,躬耕苦讀。

  隱居的十年間,他廣交江南名士,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所以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智謀、才志皆不輸給任何人。後來,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由此他也得以大展抱負,匡扶天下。

  人在獨處之下,反而能摒除一切雜念,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全面地觀察周圍環境變幻,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提升和機會。

  當你足夠優秀時,自然會吸引同樣優秀甚至更優秀的人。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是散散步、閑聊十幾分鐘,你也能從他的話中學習到一些經驗,得到某些人生感悟。

  身邊有這樣優質的朋友自然再好不過,沒有的話,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