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情人節的由來-情人節你準備怎樣渡過?

[複製鏈接]

4

主題

224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range123456 發表於 2005-2-11 0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版本一: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繫。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繁,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

  版本二: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定於每年的2月14日,相傳其起源是,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
落日熔金, 暮雲合璧, 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 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 融和天氣, 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 謝他酒朋詩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