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代金瓶梅逝者如斯【130】一部描寫文革時期令人唏噓的家族史

[複製鏈接]

136

主題

139

帖子

91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國土鱉 發表於 2016-8-19 03:0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19

  

  

  

  「你還天天去觀察猴!還有幾天就期末考試了?不看書看猴!我看你這回考試能考第幾!」母親只能用這種避實擊虛、騰挪轉戰的方式應對弟弟雄厚的理論。母親頭腦中關於猴的知識積累非常少,在學術爭論中處於劣勢,不能以理服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身為教育工作者,要隨時迎接各種挑戰。雖然弟弟大了,母親盡量採取說服教育的方式,但她從未承諾放棄武力,這畢竟是解決分歧的最終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家裡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可以應對各種挑戰,以不變應萬變,亂麻就要用快刀來斬,身教重於言教。母親不再糾纏於那些迂腐瑣碎的理論,果斷而殘酷地鎮壓了弟弟這一富於想象力的提案,一巴掌把弟弟的論據連同夢想打得灰飛煙滅,及時扭轉了頹勢。弟弟滿腔秀才遇到兵的悲憤和無奈,又跑到鳥市看猴去了。

  

  面對母親的鎮壓,弟弟只能仿效聖雄甘地,採取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消極怠學為鬥爭手段,使學業受損程度大於養猴。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母親焦慮萬分,再動用武力已無意義,弟弟連躲都不躲。但是母親是絕不會同意養猴的。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母親束手無策、弟弟已是前途攸關的時刻,王宇恆大三結束,放假回家。這天早上告別了老何諸人,王宇恆帶著旅途的風塵和疲憊,帶著對夜裡火車艷遇溫馨而傷感的回憶,帶著對被山西鋁廠的人檢舉揭發的憂慮,用沾滿那女子陰道分泌物的手拎著一摞天津麻花,叩開了家的大門。

  

  和家人寒暄完畢,為親友分完麻花,母親便趁弟弟不在的時候,神情憂鬱地對王宇恆講述了弟弟的現狀,讓王宇恆想辦法勸勸他。弟弟是個講情面的人,家裡有時管不動他,就常搬來親友勸說,弟弟還多少都給個面子,所以親友中便形成一個勸說團,一個說客人才庫,需要時隨機抽取。但面子越磨越薄,勸效越來越差,弟弟對這一張張臉逐漸審美疲勞,暗氣他們不知趣,不知道見好就收;親友們也自知面力日趨疲軟,一接到這類邀請便頭疼心怵,所以母親更覺得王宇恆帶回的麻花不夠分的了!

  

  還是用自家人方便實惠。王宇恆久別甫歸,在弟弟心裡還有一點新鮮的客情,而且養猴可能會侵佔王宇恆的空間、干擾他的生活、污染他的環境,他有權利反對,弟弟撂挑子不學習對他沒有多大威懾作用,所以他是目前的最佳人選。

  

  王宇恆臨危受命,自知重任在肩。回想起史書上記載的著名說客,諸如蘇秦、張儀、鄒忌以至諸葛亮,都是一番妙論雄辯定乾坤,令人神往。史書都是文人執筆記載的,自然愛過分突出語言的力量,文人相輕是針對同時代的競爭者,對前人則是文人相重,以抬高文人自身的地位。

  

  王宇恆斟酌著和弟弟談話的切入點。他不能像母親說的那樣,以影響自己的生活為反對理由,出於私心會降低他在弟弟心中的威望,影響談話效果。反正有母親頂著不可能養猴,自己不妨做個好人,表示出對弟弟想法的理解甚至支持,哪怕自己受到猴的侵擾,這樣就把自己的面子築得牢牢的,夯得實實的,戴著這張精心打造的金面,再從其他角度迂迴過來勸說弟弟,爭取叫他心服口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