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BC駐華30年的記者就這水平?

[複製鏈接]

5

主題

5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jbmf 發表於 2016-8-8 0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8-06 耿直哥 環球時報
昨天,當我們質問為何西方主流媒體都沒有報道那段美國外交官慫恿「顛覆分子」的家屬在中國法院門前鬧事,並且已經火爆我們中國網路的視頻后,BBC終於在他們最新的一篇報道中提到了這段視頻...

怎麼提的呢?只有一句輕描淡寫的話:中國網上出現了一段美國外交官站在天津法院門前的視頻....



然後就沒有了....

但相較於這段視頻的輕描淡寫更令人覺得奇葩的,還是這位名叫Carrie Gracie的BBC駐華記者所撰寫的這篇文章...



多奇葩呢?耿直哥就簡單給大家提煉一下這位自稱在中國居住了30年、很了解中國的記者的核心觀點吧:

1、中國是在抹黑美國,把美國真心在中國傳播民主抹黑成是搞亂中國,用恐懼洗腦中國公眾。

2、實際上美國在中國做的事情,就像中國的孔子學院在美國傳授中國的文化一樣。

3、所以那些被宣判的「人權律師」都是真心傳播民主的,也沒有與美國勾結,是因為得罪政府被迫害。

4、中國政府打擊律師的結果,就是從此再沒有律師敢為被毒奶粉毒害的兒童、被指控為分裂分子的少數民族學者以及女權主義者申冤了。

5、中國總把美國抹黑成是敵人,會加劇中美兩國的對抗情緒。

說實話,她的這些觀點在中國的社交網站上並不新鮮,我們經常也能看到一些「網路意見領袖」說出類似的強調,比如「敵對勢力都是假的」啦,「美國是民主燈塔」啦,「中國是邪惡政權」啦等等。


▲  BBC的報道截圖

只不過對於一名資深的BBC編輯,她居然能寫出「美國是真心實意在中國推進民主」這句話,甚至還覺得美國政府「沒有在這方面很努力」,多少還是有些讓人大跌眼鏡的。畢竟,當幾年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在競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已經明確拋出了傳播「民主」和「美國價值觀」是為了讓中國失去競爭力,從而讓美國重回巔峰的話語時,很多中國人就已經不再迷信這套說法了。


▲(洪博培當時的原話為:the internet generation. 500 million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And 80 million bloggers. the likes of which is gonna take China down. While we have an opportunity to go up and win back our economic manufacturing muscles. That's all I wanna do as president. ——相信這位BBC資深編輯應該讀得懂吧?)

更何況近些年維基解密曝光的美國政府文件,還進一步揭露了美國控制的「民主基金會」是如何資助那些分裂中國的勢力的,比如疆獨和藏獨等等。而很多目前躲在美國天天幻想著要當「中國總統」或「中國人民革命導師」的人,更是為了分得美國給的經費,而內鬥不斷。這些敏感而有趣的信息,隨著中國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都可以看到和接觸到了。



▲圖為新疆分裂勢力和恐怖分子的頭子熱比婭的「世維會」感謝美國民主基金會發錢

所以,別看這位資深BBC編輯宣稱自己在中國30年,她已經落後於大多數關心中美關係的中國人民的認識水平了。當越來越多的專業律師在為我們的公民提供各種專業的維權和法律服務時,她卻宣稱中國將不會有律師為毒奶粉受害者辯護。——甚至,當中國人民越發相信法律,中國的法院越發專業時,她卻「未審先判」,直接將那些被我們的法院經過嚴肅審理才認定的「顛覆分子」,直接判為「無罪」。

她把孔子學院與美國政府和NGO進行對比並反問也挺「荒誕」的。因為我們的孔子學院可從來沒做干涉別人國家內政的事,更別說跑到對方法院門口去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的事情了~





但這也不奇怪,因為根據耿直哥了解,不少西方記者因為西方社會的教育灌輸,對任何與「共產主義」沾邊的體制都有著很多先入為主的偏見和恐懼,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思維禁錮住,甚至不少人寧願天天和少數的「異見人士」們抱團取暖,也不願意去了解13億人的複雜中國。他們因為意識形態,已經自動的把海量的信息源給過濾了。

其實真正讓耿直哥有點吃驚的不是BBC編輯文章本身,而是她這篇文章下面評論的畫風。500多條評論中,點贊最多的前20條評論,幾乎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無知,要麼就是以為中國人還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貧困之中,沒有自由,沒有人權。要麼就是認為中國的崛起和強大是對世界的威脅。



甚至還有人痛心疾首地說,就是因為我們對中國政府的縱容,才令中國人民如此痛苦……



所以,當今天富裕自信的中國人不斷走向世界,去更為先進的國家學習科學技術和社會管理的學問,同時也從那些在「顏色革命」中淪陷、如今經濟頹廢、人民困苦的國家中吸取教訓時,那個自詡獨立思考,信息開放的西方世界,對我們居然還是這個印象???

我覺得這些印象中國人民已經懶得澄清了,如果要一個解釋,那就是頭腦中無形的牆才最可怕。



話說,昨天耿直哥還遇到了這麼一個挺有趣的事,也很好的表現了西方記者的心態。

一位名叫雷希穎的澳洲留學生,因為參與製作了一段火爆中國的反對顏色革命的視頻,被澳大利亞一家媒體採訪。可這位記者最後刊登出來的文章,卻與雷希穎拿給我看的採訪提綱相差巨大。



比如,在那篇文章的開頭幾段,該報記者首先專門「鋪墊」了一番,先給受訪者扣上了各種「極端民族主義」和「宣傳工具」的帽子,然後才開始給出受訪者的言論。



而雷希穎的話也仍然逃不過被 「斷章取義」的命運,例如該記者就把受訪者闡述自己對於顏色革命的反感源自於對今日中東現狀的擔憂的那部分話,都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文章的記者與編輯自己「腦洞大開」所寫下的一段段「中國政府用民族主義洗腦公眾」,「年輕人奉行沙文主義」的扣帽子內容...


▲圖為雷希穎提供的他與《悉尼先驅晨報》記者的對話截圖,其中上面這段內容就完全沒有出現在見報的文章中....

於是,文章呈現出的就是一種中國的年輕人是「憤青」,被政府洗腦的感覺。

更有趣的是,當耿直哥昨天下午表達了想採訪該報這位駐華記者的意願,我想了解一下為何他採訪雷希穎的提綱和最後見報的文章差距巨大時。

他,卻選擇了不予回應....


或許西方的報道者面對中國的崛起時,為了能夠讓自己和自己的受眾繼續保持尊嚴和優越感,只能像傳銷公司里一樣依靠抱團喊口號和自我封閉的心理暗示?

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資格說:閉關鎖國,思想封閉,這真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4: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