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團長日向勝:參與圍殲張靈甫74師的原日本炮兵軍官

[複製鏈接]

47

主題

84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oBuPing 發表於 2016-7-14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向勝:參與圍殲張靈甫74師的原日本炮兵軍官

人民網[微博]張艷明2015-07-31 07:44

[摘要]原日本炮兵軍官日向勝參加了解放軍,並一路晉陞當上團長。

1945年9月,新四軍通過日共領導的日本反戰同盟成員秘 密進人淮安城活動,呼籲呆在
國民黨俘虜收容所里的日本官兵投奔新四軍。結果,100多名日本士兵和包括日向勝在
內的8名軍官決定參加新四軍。

原載《上海譯報》

    據 日本晉人社出版的《冰凍大地》一書披露,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批日本官兵放
棄遣返回國的機會,轉而加人解放軍,在中國內戰中發揮獨特作用。就解放軍序 列而
言,參加第四野戰軍的日本人最多,主要是四野所在的東北戰區當初是日軍駐紮最密集
的地區。當然也有例外,祖籍日本九州的原日本炮兵軍官日向勝就參加了 山海關內的
解放軍,並一路晉陞當上團長,他在參加解放軍的日本人中絕對是佼佼者。

    逃出國民黨收容所

    1942 年,從日本陸軍官校炮科畢業的日向勝被派到侵華日軍第34師團,以少尉銜
駐守淮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在 津浦路沿線,國民黨和共產黨展開對日軍受降
的「競賽」,儘管國民黨軍搶佔淮安,但城外大片區域卻處於新四軍控制下。9月,新
四軍通過日共領導的日本反戰同盟成員秘 密進人淮安城活動,呼籲呆在國民黨俘虜收
容所里的日本官兵投奔新四軍。結果,100多名日本士兵和包括日向勝在內的8名軍官決
定參加新四軍。

    1945 年底,由新四軍改編而來的華中野戰軍創辦了延安工農學校華中分校,日向
勝被任命為炮科總負責人。在華中野戰軍領導的支持下,日向勝走遍各主力部隊,尋找
「尖子戰士」(即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士兵),因為炮兵技術需要幾何知識,沒文化肯
定學不好。經過一番努力,1946年2月,華中野戰軍首支正規化炮兵教導隊 成立,編製
約1200人,教學裝備就是日軍遺留的巧門41式山炮。為儘快提高技術素養,日向勝主張
炮兵教育必須從頭開始,他與原日籍老兵、中國翻譯一起編 寫教材,製造教學工具。
不料沒過幾個月,和他一起參加新四軍的其他7名日籍軍官都北上支援東北民主聯軍去
了,日向勝的工作壓力更大了。

    參與圍殲第74師

    正 常的炮兵教學沒能維持多久,1946年7月,國民黨調集50萬大軍對蘇北解放區發
動進攻,華中野戰軍立即將炮兵教導隊納人軍部直接指揮,日向勝被任命為作 戰參謀
(連級幹部)。出於誘敵深人的目的,華中野戰軍在予敵迎頭痛擊后,主動將部隊轉往
地形更有利的魯南山區。到1947年初,包括日向勝在內的華中野戰 軍主力撤到山東省
,並與山東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按照日向勝的話說:「國民黨是伸拳打人,共產
黨是運氣準備打人。」

    在 與敵周 旋的過程中,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抓住時機,斷然將驕狂冒進的國
民黨軍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編第74師包圍在孟良崮,由於該師師長張靈甫自信能創下「吸
引共軍於我左右,競聚殲敵於魯南之全功」的奇迹,放棄炮兵和輜重部隊,自帶輕裝
部隊集結於孟良崮主峰,試圖把解放軍拖在這裡,等待國民黨軍從外圍解救自 己。此
戰中,日向勝親自指揮5門41式山炮,參加了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主力對敵佔540高地進
行猛攻。由於當地全系岩石結構,國民黨軍難以挖掘掩蔽工事, 日向勝命令炮兵對準
敵聚集地覆蓋射擊,「不用管目標區域有沒有人」,結果密如飛蝗的炮彈即便打在石頭
上,橫飛的跳彈也能斃傷大批敵兵。最終,孟良崮變成包 括張靈甫在內的3.2萬國民黨
軍的墳墓,而張靈甫丟在孟良崮腳下的大批火炮變成華東野戰軍的戰利品。

    轉 戰山東近一年後,1948 年初,日向勝接到華東野戰軍軍部命令,調他去戰鬥在
揚州一帶的29軍,出任炮兵作戰參謀。同年11月,29軍參加了意義深遠的淮海戰役,主
要負責在徐州和 宿縣之間攔截企圖外逃的國民黨軍。29軍在徐州至宿縣的平原地帶構
築了三條防線,與敵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攻防戰。日向勝記得最激烈的一次戰鬥中,
29軍 的塹壕一直挖到距敵軍陣地不到100米處,並與敵軍展開搏鬥。對29軍來說,炮兵
堪稱「珍珠部隊」,不到戰局十萬火急的時候是不能動用的,由於大炮不多, 炮彈又
少,連最基本的迫擊炮彈也要等根據地軍工廠送來,所以日向勝每每想動用火炮支援戰
友,總得仔細斟酌良久。由於部隊所用的中大口徑炮彈都是當年日軍遺 留的存貨,為
使有限的炮彈充分發揮作用,日向勝指揮炮兵尋找機會「打近戰」,當時的要求是「想
辦法讓炮彈鑽進敵軍碉堡的槍眼裡去」,為此29軍飽兵們盡量 把大炮抵近敵軍陣地。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如果夜間將大炮移至敵軍陣地前沿,天一亮就會遭到敵軍射擊,於
是日向勝和戰友想出一個「土辦法」,預先在炮身上拴 上繩子,敵人射擊一開始,就
將大飽拖到塹壕里。戰鬥中,日向勝還意外得知一個消息,自己所用的日制炮彈有不少
是共產黨地下人員千方百計從國民黨嚴加防守的 上海弄來的,他在驚訝之餘更對共產
黨的活動能力和巧妙方法十分欽佩,堅信國民黨必敗。果然,淮海戰役以兵力並不佔優
的解放軍大勝告終,』江淮沿線的國民黨 軍被全部掃清。利用敵人遺留的不少美式榴
彈炮,日向勝奉命對29軍炮兵部隊實施整頓恢復工作。經與部隊領導協商,日向勝在軍
內選拔出具有文化水平的戰士, 集中培訓美式火炮的使用人才,由於操炮原理都差不
多,那些當初使用日式山炮的戰士很快也學會了美國炮的用法。

    強渡長江,有驚無險

    1949 年4月,完成整訓的29軍編人第三野戰軍序列,當時三野為即將開始的渡江戰
役做準備,該軍手裡的一團三營炮兵成為其他部隊羨慕的對象。戰鬥打響前,日向勝
被任命為29軍炮兵團第1營營長。這可是解放軍軍史上罕見的外籍營長,對於這份任命
,他有些不安起來:「中國士兵到底聽不聽我這個日籍營長的話呢?」日向 勝把想法
告訴上級,部隊幹部說:「沒問題,你教的學生有不少就在營里當幹部,你難道連自己
的部下也不相信嗎?」日向勝終於明白自己的擔心是不必要的。日向 勝就任營長後接
受的第一個任務,是偵察渡江地點和進行渡江準備。他的部隊計劃從江蘇泰興、靖江、
江陰一線渡江。為了使大部隊順利渡江,日向勝每天忙於調查 情況和開會,並親自驅
車到渡口巡視。4月21日,渡江戰役正式打響,百萬解放軍齊頭並進,日向勝所部乘坐
群眾支援來的帆船,向長江南岸的江陰進發。眾所周 知,國民黨軍在江陰修築有堅固
炮台,而且炮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日向勝有些不解,領導明知對面有要塞,為什麼
還要讓部隊在如此危險的地方強行登陸呢?夜 幕中,解放軍的帆船在江心位置遭到敵
人的炮擊,對面打來的炮彈令帆船晃來晃去,但日向勝發現情況不對,從炮台射出的炮
彈方向和聲音可以判斷,敵人是在盲目 射擊。結果,日向勝部隊安全地抵達對岸。

    當 船快靠岸的時候,解放軍戰士跳進齊腰深的水中搶灘登陸,可當戰士們接近江
陰炮台時,卻 發現一名國民黨軍官站在那裡,面帶笑容。日向勝借著燈光一看,原來
那人是自己熟悉的三野敵工幹部。原來,這位幹部帶著幾個敵工幹部,事先進人江陰炮
台,成 功策反守敵。為做到萬無一失、江陰守軍在解放軍渡江過程中進行欺騙性射擊
,避免炮台附近的國民黨重兵起疑。

    激戰吳淞,戰友相救

    渡 江戰役勝利后,日向勝所部經江陰、無錫和蘇州東進,參加解放上海的戰役。
日向勝的部隊負責進攻吳淞口,那裡是上海守敵退往東海的唯一通道。根據偵察情況,
吳淞要塞十分堅固,到處是用鋼筋水泥修築的碉堡,普通炮彈難以摧毀。為攻下這些
碉堡,29軍所屬各炮兵營進行戰鬥分工,他們的攻擊方法還是近戰,即把大炮 部署在
距碉堡100米的地方;使炮彈經槍眼打人碉堡內。不過,國民黨軍一反過去的「靜坐防
御」,出動坦克充當「移動碉堡」,與固定碉堡群形成「動靜結合」 的防禦體系,解
放軍不得不用山炮對付高速行駛中的敵坦克,但近距離炮擊坦克往往意味著解放軍也要
付出巨大傷亡。

    有 一次,日向勝到 敵人前沿偵察。突然,一發炮彈從意外的方向打來。聽到炮彈
的聲音,日向勝迅速卧倒,幾乎是同時,炮彈在他身邊爆炸。那一剎那,一名年輕的戰
士撲到日向勝身 上,掩護了他。事後,日向勝爬起來對那位戰士說:「你這樣做太危
險了。」戰士回答:「我的生命不算什麼,如果營長有什麼意外,那就不好辦了。」

    差點參加抗美援朝

    上 海解放后,日向勝一度回到後方主持炮兵訓練工作。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新
中國決定派出志願軍抗美援朝。1950年底,日向勝主動隨一個炮團奔赴朝鮮戰 場,就
在他們要跨過鴨綠江之際,部隊突然下通知,要求日向勝留在安東,因為日本人參戰事
關國際問題,「請日向勝同志理解」。

    1953 年3月,在華日本人的遣返工作開始,日向勝在辦理回國手續前,中國幹部勸
他說:「從你在中國的工作情況來看,現在立即回國可能會有危險。」日向勝明白,這
話的意思是美國在日本有佔領軍,且日美執行露骨的反華政策。在這種形勢下,一個
支援了中國革命、並在解放軍內擔任要職的人物回到日本,會受到什麼待遇可想 而知
。因此,日向勝一家決定延後回國,直到1956年,他們才終於回到了故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