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電視台獻映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

[複製鏈接]

327

主題

327

帖子

20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fsdfasd 發表於 2016-6-27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千龍網北京訊 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檔案》欄目傾力打造、隆重推出的五集大型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即將於2016年6月27日至7月1日22:08在北京衛視恢宏獻映。《解放――人民的選擇》以「人民的選擇」為主題,時間跨度集中於解放戰爭時期,通過揭秘珍貴檔案、發掘塵封影像、尋訪歷史見證人、全面實景拍攝等方式,充分展現「人民創造了歷史,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來領導人民、造福國家」的歷史論斷。該系列紀錄片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重點扶植項目。

北京電視台一直秉承「首善媒體,大美品質」的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責任感,在過去的兩年中,《檔案》欄目先後製作推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砥柱中流――偉大的敵後抗戰》、《偉大的貢獻》、《西藏》等品質及口碑極佳的大型紀錄片,其中,《偉大的抗美援朝》榮獲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西藏》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優秀系列片獎。今年《檔案》欄目除推出《解放――人民的選擇》外,還將陸續推出《長征》、《新疆》等重大題材紀錄片,共同鍛造在新時代、新形勢之下,中國近現代革命史的影像紀錄、理論文獻工程。

眾所周知,有關解放戰爭的專題片、影視作品,此前已經不計其數。而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將有所不同,並追求全新突破。1946-1951年間,解放戰爭中的歷次重大戰役、重大歷史節點,在該紀錄片中,僅以背景出現,而全片的聚焦則集中於一個鮮明獨特、振聾發聵的主題――人民的選擇。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在八個月的創作過程中,《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實現了多項獨家發現,並通過這些發現,對該主題予以更為明晰而深邃的解讀,超越其他同類作品,讓這部紀錄片的立意達到更高的水準:

「人民創造了歷史,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來領導人民、造福國家」,這是無數人早已耳熟能詳的理論。但在信息極度豐富、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對於抗日戰爭結束后國家和民族面臨「兩個選擇、兩條道路」的命運,對於發生的那場國共對決以及「解放」的這個概念,人們的認知,卻往往被日益紛雜的聲音和種種斷章取義的「揭秘」,衝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產生混亂。而《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則以一貫「以檔為真」的態度,在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以及數十家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地方檔案館的大力幫助下,調集上百份大部分屬於鎮館之寶的珍貴文獻,以力透紙背的真憑實據,理直氣壯地直面那段歲月,還歷史必然以本來面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與美國聖智學術機構旗下的蓋爾出版社達成了戰略合作,從多達40000頁的美國解密檔案子集――《中國內戰時期的中美關係》中,精挑細選並援引大量第三方原文檔案,如《美軍觀察組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宋美齡與馬歇爾會談實錄》、美國披露並點評的《國民政府五年計劃》等等,為主題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沒有人民的解放,何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人民在追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為自己的命運做出抉擇!當時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說,國際社會在意識形態上是有差別和對抗的,但各方對當時的中國都有清醒的認識:國民黨政權盡失民心,而共產黨得到了中國各階層人民的衷心擁護,比如從美國的檔案資料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們認為中國的政權是一定會更替的,而中國共產黨一定可以帶領中國人民建設起前途光明的中國。

「生存對毀滅的殊死較量,光明與黑暗的命運抉擇。」――這是《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在創作過程中,深刻總結出的真實感受。抗戰勝利后,人民如何選擇兩個中國之命運、選擇自身的出路?《解放――人民的選擇》,用真實的影像來回答。在很多早期的紀錄片中,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奮勇支前的畫面確實非常豐富,陳毅元帥的一句「我們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有著堅實的註腳。但人民群眾為什麼會這樣做?他們力量的源泉是什麼?《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特別與中國電影資料館達成合作,甄選出近100分鐘從未或絕少播映過的歷史膠片,其中很多是國民黨政府的製片廠攝製的,比如《國民黨六全大會》、《蔣介石60壽辰》、《中美商約簽訂》、《攻佔延安時期的國軍為人民服務處》等等。而通過這些真實的影像,在強烈的對比中,很多道理,已是不說自明――亘古以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是黑暗和痛苦的來源,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不僅要推翻三座大山,讓人民獲得生存的權利,更讓人民第一次獲得了民主意識和民族自尊的覺醒。從影像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長期以來被三座大山壓迫和奴役的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終於在自己的選擇中解放了自己的命運,獲得了首先作為人,進而作為國家主人的尊嚴。

《解放――人民的選擇》的主題是「人民的選擇」,那麼在節目中,人民自然是主體塑造的對象。在《解放――人民的選擇》的創作過程中,項目組採訪了上百位各界人士,涵蓋各階層人民的代表。這其中,既有民革中央副主席、鄭洞國將軍的長孫鄭建邦,第七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賽福鼎・艾則孜同志的女兒賽少華,聞一多烈士的兒子聞立雕等知名人士,也有劉胡蘭烈士的家人、「南京路上好八連」的老戰士、庫爾班大叔的女兒、上海市勞動模範楊富珍、投誠的國民黨軍老兵等歷史親歷者,同時更有國際共產主義戰士陽早、韓春夫婦的兒子陽和平等國際人士。通過他們的親口講述,更真實地還原歷史。――1949年10月1日,當天安門城樓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一顆大星代表的是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代表的正是當時的四萬萬中國人民: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此外,中國共產黨作為最廣泛人民的代表,「人民」的概念還包括當時的國民黨起義和投誠官兵、各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知識分子、民主人士等。在眾多歷史見證人的採訪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各階層人民,首先是選擇了自己命運的解放,進而要實現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而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他們達到這一目的。

「以史為鑒、以檔為真」是《檔案》的欄目特色,但僅有豐富的史料在《解放――人民的選擇》這樣重大的回望歷史、關照現實題材的呈現中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能把浩如煙海的史料轉化成電視的語言,同時,在史料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大命題的落地,做到令觀眾眼前一亮的電視呈現,是《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攻堅克難的課題。

通過之前歷次重大題材項目的歷練,《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全面走出攝影棚,從而使《解放――人民的選擇》成為《檔案》欄目成立以來,首次實現全面實地實景拍攝的紀錄片作品。而也正是圍繞著這個「第一次」,《解放――人民的選擇》在呈現方面構建出如下特色:

《解放――人民的選擇》的全部實地實景外拍,對於項目組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為此,項目組首先學習了大量的優秀主旋律紀錄片,汲取經驗,在《檔案》的欄目特色思考中進行運籌,制定並最終實現了跨越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輾轉十萬公里,47處實地的外拍講述,引領觀眾重返歷史現場,足跡走遍江河山川、沙漠雪原。同時,《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埋頭數萬卷書籍、資料細心甄選,挖掘獨家鏡頭,傾聽摯誠心聲,挑選出部分最曲折、最感人的歷史細節,進行了影視再現,與講述人的講述相輔相成,只為觸摸最真實的歷史,體味最澎湃的激情,讓厚重的歷史找到了現實傳播的通路。

作為北京電視台品牌欄目《檔案》創作的作品,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中,不僅採用了實地拍攝、影視再現、插畫動畫、三維合成等多種創作手段,還增加了講述人講述、原始檔案零距離展示等特色呈現,同時,更在氣氛烘托方面,做了一定的創新嘗試。在《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內部,這種嘗試被稱為「靜物拍攝」。這種寫意的方式,能夠實現更好的呈現和視覺衝擊。

《檔案》團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的成員,很多都是90后。這次全實地的外拍進程,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不僅是專業方面的歷練,同時,更是精神上的洗禮。「只有用真情煉就的作品才能打動人,不感動自己,又如何感動觀眾?」在這樣的標準要求下,《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在創作過程中,特意加入了記者的探訪視角,將他們的感動、感悟、感激真實地呈現在片中,真正地理解「為人民樹立豐碑」的內涵。

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在此重大歷史節點上,北京電視台《檔案》欄目傾力打造、誠意獻禮的五集大型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播出,更具明鑒歷史、正本清源的獨特價值和意義。2016年6月27日-7月1日22:08,大型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北京衛視恢宏獻映,敬請關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