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十,十一,十二章 但以理所見大爭戰的異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5-2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異象的背景:天使顯現與但以理談話(十1-十一1)
(二)異象的內容:天使所傳遞的信息(十一2-十二4)
(三)異象的結束:但以理再與天使談話(十二5-13)

(一)異象的背景:天使顯現與但以理談話(十1-十一1)
第一,見異象的時間:古列王第三年。
第二,見異象的人物:稱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
第三,見異象的原因:但以理克苦己心和禁食了二十一天,為要獲得上帝的啟示;他可能因看見自己的同胞重歸故土,所以,想更清楚將來要發生的事。他懇求上帝向他啟示。在第九章,但以理因為向上帝認罪而禁食,此外他卻是為了獲得上帝的信息而禁食。
第四,見異象的地點:就是在底格里斯河,當時但以理和一些同伴正站在河邊。
第五,異象中的天使:(a)他的形象:十分尊榮高貴;他身穿細麻衣、腰束金帶、身體如寶石、面貌閃電、眼目如火炬、手腳如光亮的銅、聲音宏亮如多人齊聲說話;無可否認,這天使的形像與啟示錄描寫的基督相似;約翰所描寫的基督是身穿長衣、胸前束金帶、面貌如同烈日放光、眼目如火焰、腳好像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啟一13-16)。(b)他的觸摸:當但以理看見這奇異的異象,立刻昏倒、不省人事。異象中所見的天使就用手摸他,使他用手和膝支撐自己微起。後來但以理臉面朝地,說不出話中,天使又伸手摸他的嘴唇。最後,天使再摸但以理,使他恢復了力氣。但以理三次被摸,才重新得力,預備好接受這個最後的異象。天使不但三次觸摸但以理,還兩次稱他為「大蒙眷愛的人」;兩次鼓勵他「不要懼怕」。以利亞在羅騰樹下,也被天使兩次拍醒(王上十九5、7);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面對大爭戰時,也有天使來加添祂的力量(路廿三43-44)。(c)他的身份:有學者認為這天使乃是加百列,因他在第九章也稱但以理為「大蒙眷愛」的人(九23),且他已經兩次向但以理傳遞信息(八16,九21);但這裡沒有像前兩次一樣提他的名;而且,如果他是加百列,為什麼作者不在記載他第一次顯現時加以描寫,而卻在這一次的顯現才這樣做。有學者提議這天使乃是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因為,此處的描述與啟示錄一章的描述相仿,但是,在這異象中的天使需要米迦勒的幫忙,才可以離開波斯諸王來到但以理那裡,我們不禁要問,降生前基督需要米迦勒的幫忙嗎?而且他是被差遣(11節)向但以理傳遞信息,基督在舊約是否站在被差遣的地位呢?總括來說,這異象中的天使是一位和加百列同等的天使;作者沒有指出他的名字,我們也毋須諸多臆測。
第六,見異象之目的:因為但以理刻苦己心,禁食二十一天,向上帝懇切祈求;上帝聽了他的禱告,打發天使來把他同胞日後必遭遇的事預先告訴他。這位天使為什麼要等了二十一日才來向但以理傳遞信息呢?原來他被波斯國的魔君攔阻,耽擱了二十一天。

(二)異象的內容:天使所傳遞的信息(十一2-十二4)
     本段記下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甚至到敵基督)的歷史。
第一,波斯與希臘交戰(十一2-4)。第二,多利買一世的歷史(十一5-6)。第三,南北二國的衝突(十一7-9)。第四,安提阿哥三世的生平,特別是他遠征埃及的經過(十一10-19)。第五,西流古四世的簡史,他是第一個企圖掠奪耶路撒冷聖殿的君王(十一20)。第六,本段的中心人物安提阿哥四世的生平,包括他的興起(十一21-24)、第一次遠征埃及(十一25-28)、第二次攻打埃及(十一29-30)、他迫害猶太人(十一31-35)、他的狂傲(十一36-39)、和他的敗亡(十一40-45)。第七,天使預言那些在迫害中忠貞於上帝的猶太人必會復活得永生,而那些背信的惡人會永遠被羞辱和憎惡(十二1-3)。第八,天使吩咐但以理把預言封住,直到它應驗的時候(十二4)。
究竟十一章卅六至四十五節是否描寫安提阿哥四世呢?有學者認為這是不可能;因為:第一,這十節經文的描述有些細節不一定適用於安提阿哥四世,例如歷史並沒有記載他第三次攻打埃及(十一40),而他又是死於波斯的塔比,而廿五節卻暗示他在巴勒斯坦滅亡;第二,使徒保羅對大罪人敵基督的描寫(帖后二3-4)和第卅六節相似,故該節的「王」應指敵基督。
回答以上兩點的疑問,我們可以留意:第一,啟示文學的描寫比較誇張和富有象徵,故不一定是按字面的意思逐一應驗。第二,有些事在聖經里有記載而歷史是沒有提及的,故我們不能就妄下結論說聖經不準確,因為現有的上古歷史記載並不完整。歷史並沒有記下一切與安提阿哥四世有關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現有的歷史沒有提到安提阿哥四世第三次攻打埃及,便斷定他未曾第三次攻打埃及。更重要的是,我們絕不可因此就說聖經的作者在此處的預言是錯誤的,並且祇是作者的幻想或期望而已。第三,安提阿哥四世的確死於波斯的塔比,但第四十五節祇提及他在地中海和錫安山之間設置帳幕,並沒有說他在該地滅亡。第四,使徒保羅借用第卅六節的經文描繪敵基督,這不等於說第卅六節的「王」乃是敵基督;保羅只是指出將要興起的敵基督有安提阿哥四世那種驕傲狂妄的性格。
總括來說,第卅六至四十五節基本上仍是描寫安提阿哥四世,祇不過這段經文也可用以描述驕傲自大與上帝作對和迫害祂子民的惡人。這些人都會在歷代出現,且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態出現,但最終都會被上帝刑罰而滅絕。敵基督乃是這種惡人最極端的表現,他必會像安提阿哥四世一樣被滅絕。

(三)異象的結束:但以理再與天使談話(十二5-13)
      本段乃是最後異象的結束。但以理首先聽見兩位天使的對話;這兩位天使的顯現為了證實穿麻衣的那位天使所起的誓,因舊約的法律規定兩三個的見證才有效(申十九15)。
穿麻衣的天使起誓指出聖民被迫害要到「一載二載半載」才完結,但以理想問清楚,天使卻不回答,只告訴他在迫害中有些智慧人會潔身自愛,忠貞持守信仰,但也有些人仍然行惡,因不明白上帝的啟示。
天使跟著提及兩個不易懂的數字(「一千二百九十日」和「一千三百三十五日」),並且指出那些忍耐到底的必然蒙福。
最後一節是天使給但以理的應許和祝福,他是一位智慧人,故終必復活(十二1-3),承受上帝的產業。

總結

      這個最後的異象(10-12章),首先說明但以理刻苦自己,預備接受上帝的信息;上帝聽了他的禱告,打發天使向他傳遞信息。天使先向他顯現,跟著與他對話。
天使把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的歷史向但以理啟示(與第八章相仿),強調聖民雖然會遭受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但真正認識上帝的人,不但自己剛強持守信仰,且會教導鼓勵其他人對上帝忠貞。
這些忠於上帝的人雖然為信仰付上了生命的代價,他們有的被殺死、燒死、被搶奪、俘擄(33節);但是,他們會復活,承受永遠的生命(十二2),而那些背道離教的信仰投機分子,將會永受羞辱和憎惡。

另一方面,迫害聖民的安提阿哥四世狂妄驕傲;他自以為比上帝高超,甚至以妄言褻瀆上帝,故終必受刑罰被滅絕。所有自以為了不起的惡人(尤其是大罪人「敵基督」)都會因攻擊上帝和祂的子民而滅亡,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因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36節)。
故此,對於被擄的猶太人來說,這個異象又是極大的安慰;原來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中,故祂可以準確地預言南北兩國的交戰以及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以賽亞指出耶和華是真神,因祂可以預告將要發生的事,而巴比倫的假神卻不能預告未來,賽四十一21-24);祂不會容讓聖民的仇敵向他們繼續不斷地施行迫害,並且,祂必定會刑罰那些與祂為敵又折磨聖民的惡人;由於祂所定下的旨意必會成就;所以,聖民無論落在什麼迫害中,仍然要矢志不諭,持守對上帝的信心和忠心。如果他們對上帝忠貞,就算在迫害中喪命,上帝也會使他們復活,得永遠的生命。這種有關義人會復活得永生的觀念,是但以理書其他地方未有提及的,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把迫害與復活放在一起;忍受迫害引至復活。

第十二章第二節提到的義人復活,乃是但以理書對舊約神學一個重大貢獻。許多人認為舊約論及死人復活的經文祇有四處:(a)約伯記十九章廿六節「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以外得見上帝」;其實,這節經文與身體復活沒有關係;它主要是說到約伯深信有一日可在上帝審判台前向上帝陳明他的案件。(b)以西結書卅七章一至十四節描寫平原的骸骨復活;然而此處的骸骨復活是比喻猶太人重歸故土與復國,並不是真正討論死人復活的問題。(c)以賽亞書廿六章十九節「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這兩句話是詩歌體裁,本來著重描寫被擄的選民歸國和復興,但也暗示公義的猶太人會復活,而列國的惡人卻沒有同時復活,這與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十三至十八節的描述相似。(d)但以理書十二章二節「睡在塵埃中,必有多人復醒」;這是舊約最清楚論及死人復活的經文,但其重點乃指出;透過復活,那些在迫害中對上帝忠貞的人將得到獎賞,而放棄信仰的惡人卻因此永遠蒙羞。當主再來,全人類都要復活,「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五29)。

──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但以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沙發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5-2 11:18 | 只看該作者
「希臘派」的看法

這看法主張但以理書的四國乃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

Ⅰ 依據這看法,第二章大像的頭指巴比倫,胸膛和膀臂指瑪代,肚腹和腰指波斯,腿和腳指希臘,大石指基督第一次的降臨。理由如下:
1.「頭」指尼布甲尼撒和他代表的巴比倫,這是但以理的解釋(38節「你就是那金頭」),不容置疑。
2.「胸膛和膀臂」指瑪代,雖然瑪代國和巴比倫是同時期在中東掌權,瑪代並不是接續巴比倫興起。但是,有幾件事不能忽略。
第一,本章所說一國接一國,乃指帝國最強盛的時期,並不是指各國的創立和興起,更不是說第一國滅亡了,第二國才興起,因為正如第七章顯示,第一、第二、第三頭獸有一段時期是共存的。換言之,此處乃是說巴比倫國最興盛的時候過去之後,瑪代國成為最興盛,跟著是到波斯和希臘興盛;巴比倫成為超級大國之後,到瑪代,再到波斯,最後到希臘成為中東最強大的國家。
第二,但以理明顯說第二國「不及於你」(38節),不及尼布甲尼撒和他掌權時的巴比倫國;即是說,第二國最興盛的時候仍不及尼布甲尼撒,不包括他以後的巴比倫王。故此第二國最興盛的時候是在尼布甲尼撒之後,不是要等到巴比倫亡國。尼布甲尼撒死於主前五六二年,瑪代到了主前五五○年才為古列并吞;尼布甲尼撒逝世后,瑪代在中東稱霸有十二年之久,瑪代的強盛期確是緊接尼布甲尼撒之巴比倫國。
第三,瑪代國最強盛的時候仍遠遠比不上尼布甲尼撒的勢力,故是名符其實「不及」他(38節)。
3.「肚腹和腰是銅的」指波斯;這國最大的特色乃是「掌管天下」(39節),有最大的版圖。上古波斯帝國所管轄的地區是最龐大的;古列最先吞佔了瑪代國,在小亞西亞佔地甚廣的呂底亞、巴比倫國、以及敘利亞一帶,甚至攻入今天亞富汗境內,遠達查克薩提。後來登位的波斯君王(尤其是大利烏一世)繼續擴充國土,佔領埃及、以及波斯東部更多的土地,遠征至印度河谷,以及歐洲不少的土地。另一方面,但以理書也強調波斯國土龐大;所以大利烏要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六1)。以斯帖記也指出波斯王亞哈隨魯「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斯一1)。
但以理用短短兩句說話形容第二和第三國,且把它們連在一起,故說它們乃指瑪代和波斯,遠比說瑪代波斯和希臘更符合經文的意思。在但以理書內,作者很少詳細描述瑪代和波斯,但對於希臘卻很仔細的詳述;如果本章的第三國乃是希臘,為什麼作者不像其他地方(就像在沒有爭論的第八章和第十一章)那樣詳盡的提說呢?
或許有人覺得亞歷山大豈不是攻佔了許多地方嗎?無可否認,他曾攻打不少城市,祇是他佔據和管轄的土地比波斯帝國少。其實,波斯最強盛的時候,它統佔了當時的人所認識的全世界。此外,波斯國管轄這麼多地區達二百多年,而希臘國最強盛的時候祇有九年,國家跟著便分為四。
4.「鐵腿」指亞歷山大的希臘帝國,它的特點就是「打碎壓制百物,也必打碎壓制列國」(40節),這正是亞歷山大的最佳寫照,他戰無不勝,粉碎一切敵人的勢力;就算那離岸的推羅島,以為有險可守,不會被攻破,想不到亞歷山大下令築長堤直達該島,佔取了推羅。他被譽為中東歷史上最聰明的軍事家。
「腳和腳趾頭一半是匠的泥,一半是鐵」(41節)描寫亞歷山大死後國家陷入混亂狀態,最後分為四部份;亞歷山大最大心愿就是同化多個被征服的國家,以致它們的文化可以和希臘文化冶為一爐;他的目標卻達不到,「那國民也必多種人攙雜,卻不能彼此相合」(43節),希臘國民不能與被征服的人熔合。到了主前一七五年,安提阿哥四世也嘗試把他們統轄的人民「希臘化」,尤其是企圖用希臘文化同化猶太人,他失敗了,且引致瑪加比的革命。另一方面,「鐵與泥」的相合,也可指南北(從安提阿哥三世開始,北國是鐵,南國是泥)二國企圖相合,卻不能成功(參十一6、17)。
無論是從文化和軍事來看,亞歷山大死後的希臘帝國正像鐵與泥的腳和腳趾,有強(希臘)有弱(被征服者),且不能相合。
另一方面,羅馬帝國並不符合逢戰必勝的描述。羅馬帝國是逐漸變為強大的,它不是所向無敵,也有嘗過敗績,只是頑強地作戰,經過了一段時間后終成了中東的一等強國。例如羅馬曾派兵攻打小亞西亞北部的米提沙達六世,但他戰術高明,這幾場戰在膠狀態中拖了二十五年。又如羅馬的克拉索於主前五十三年領了一支三萬五千人的大軍在哈蘭為帕提亞戰敗,全軍覆沒,克拉索也陣亡。而凱撒大帝和他的三千軍隊被埃及軍圍困在亞歷山大城,整整過了一個冬天。後來安東尼執政時,也再給帕提亞戰敗。正如蒙哥馬利公爵所說:「如果羅馬軍和亞歷山大的希臘軍交戰,必定會戰敗,因為羅馬的騎兵不夠優良」。還有,第四國「打碎壓制」(40節)前三國並不適用於羅馬,因為羅馬並沒有佔領了巴比倫、瑪代、波斯;而希臘卻侵佔了這三國,真正「打碎壓制」它們。
且外,「鐵和泥」的不能相合,怎樣應驗在羅馬帝國的歷史里呢?
5.「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趾砸碎」(35節),與第八章廿五節「非人手而滅亡」都是指上帝奇妙地毀滅安提阿哥四世和他所代表的希臘帝國。
而「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乃是指主耶穌第一次降臨所開始的天國(太十二28;路十七21),有人會覺得第四十四節「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暗示上帝在第四國諸王執政時建立此永遠的國,而基督是在羅馬帝國降生,第四國因此必是羅馬。其實,此處的「列王」乃指世上所有國度的君王,即是第四十四節所說「一切國」(所有屬世的國);另一方面,「列王」或指本章那四個國家的君王,就是上帝的國要取而代之的四國,而這四國也表徵人的國度,與上帝的國成一對比。
Ⅱ 第七章的獅子指巴比倫,熊指瑪代,豹指波斯,第四頭無名獸是指希臘。
1.學者們都承認「獅子」表徵尼布甲尼撒所代表的巴比倫,與第二章大像的金頭一樣。
2.「熊」乃描寫瑪代。第一,「熊」行動緩慢和笨拙不靈活,這不可能是描寫波斯國,因古列曾迅速地征服多國。第二,此熊「旁跨而坐」(5節),準備向前撲出去;這正符合瑪代本準備好攻打巴比倫國,卻不得成功。第三,「三根肋骨」(5節)乃指與瑪代聯手擊巴比倫的三個國家,就是亞拉臘、米尼、亞實基拿(耶五十一27-29);亞拉臘於主前六○五年為瑪代征服,米尼於亞述國滅亡后被瑪代佔領,亞實基拿是被瑪代王居亞撒列二世所勝。「起來吞吃多肉」指瑪代被激動去攻擊巴比倫(賽十三17;耶五十一11)。
3.「豹」指波斯。它的「四個翅膀」(6節)描寫波斯征服地的四方(詩一○四3;亞二6),暗示此國版圖很大;「四頭」(6節)乃指波斯的四個君王(十一2)。其實,古列稱自己為「地的四方之大王」,在他皇宮大門上雕有一隻四個翅膀的動物,頭上有兩角(八3)。四個頭代表波斯的古列、甘拜西、大利烏一世、亞哈隨魯;當他們在位期間,波斯不斷擴充,故「得了權柄」(6節)。
4.「第四獸」指希臘。第一,「第四獸甚是可怕,極其強壯,大有力量,有大鐵牙,吞吃嚼碎」(7節)是亞歷山大的寫照,他所向無敵,粉碎抵擋他的人。第二,「這獸與前三獸,大不相同」暗示希臘源於西方,與東面的巴比倫、瑪代、波斯都不相同;另一方面,如果第四國是羅馬,這句話不適切,因為羅馬和希臘都是歐洲的國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十角」(7節)指安提阿哥四世的十個君王。「小角」(8節)指安提阿哥四世;他除掉了三個政敵,又「說誇大的話」攻擊至高者(25節;比較八25,十一36),戰勝和折磨聖民,改變聖民的節期和律法(21、25節;比較八11-12,九26-27,十一31)。「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指安提阿哥四世由主前一六七年開始宗教上迫害聖民,直至主前一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重獻聖殿(也可指168-165 B.C.)。
5.小角和第四頭獸被毀滅(11節),指安提阿哥四世的滅亡。「其餘的獸、權柄都被奪去,生命卻仍存留」(12節)描寫第四獸的希臘國雖被毀滅,但巴比倫、瑪代、波斯(前三獸)卻不被包括在羅馬的版圖內,仍舊是獨立的國家。「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27節)描述基督第一次降臨,帶進了上帝的國度,但要在祂第二次降臨時,這國度才完全被建立在地上。到時候,祂的聖民要與祂永遠在地上作王(啟五9、10)。
Ⅲ 第八章的公綿羊指波斯(包括了瑪代),公山羊指希臘,「四角」指亞歷山大死後分國的四個將軍,「小角」指安提阿哥四世。
為什麼不再提及「瑪代」國呢?因為就是在伯沙撒第三年(八1),即是主前五五○年,古列王并吞了瑪代,瑪代不再獨立生存,成為波斯國的一部份。
「公山羊」與第七章的第四獸有以下類似的地方:
1.公山羊「遍行全地」(八5),第四獸「吞吃全地」(七23)。
2.公山羊「大發忿怒」(八6),第四獸「甚是可怕」(七7)。
3.公山羊「折斷」公綿羊的「雙角」(八7),第四獸「吞吃嚼碎」(七7)。「折斷」和「嚼碎」都指「粉碎」。
4.公山羊「用腳踐踏」(八7),第四獸「用腳踐踏」(七7)。
根據天使的解釋,「公山羊」乃是指希臘,第七章的第四國豈不也是指希臘嗎?
Ⅳ 第九章的頭七個七乃是耶利米說預言(587 B.C.)開始,直到古列或大祭司約書亞的時候(538 B.C.)。六十二個七指古列或約書亞到大祭司亞尼西三世(171 B.C.)。最後一個七(171-164 B.C.)則包括亞尼亞三世被殺,安提阿哥四世的軍隊毀滅耶路撒冷,掠奪聖殿的財物;這個殘惡的君王於一六八年開始在信仰上迫害聖民,禁止他們獻祭,更在聖殿設立那可憎的丟斯偶像。但是,上帝會預定期限,必定毀滅安提阿哥四世。
第廿七節的「他」指第廿六節的「一王」,而這王「使祭祀的供獻止息」,設立那行毀壞可憎的,這正是安提阿哥四世所做的事(八11,十一31);絕大部份的學者都承認這兩段經文乃描寫安提阿哥四世。
Ⅴ 依據這說法(即第四國為希臘),第十一章是預言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事迹(包括十一40-45)。第十二章一至四節指出那些在迫害中對上帝忠貞的聖民,雖然被殺,仍會復活得著永遠生命。第十二章五至十三節勸勉讀者忍耐到底,而但以理因對上帝忠貞,在末期必會復活,享受上帝所預備的產業。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8: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