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哪些是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的溝通方式?

[複製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nlijiankan 發表於 2016-4-22 2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一向對孩子心存敬畏,因為他們非常聰明,很能捕捉成人說話時想要掩飾的情緒,所以在抱怨孩子不聽話之前,先審視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
下面是一些妨礙親子溝通的談話方式,即使成年人之間也應該盡量避免:
1)當孩子遇到困擾時,幫忙出主意 (giving  advice)。
當家長覺得自己比孩子高明、或者小瞧孩子的能力時,就特別想幫忙。
提建議的壞處:
剝奪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合適的方式: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 (Encourage  problem  solving):比如提一些啟髮式的問題:「你覺得你能想到哪些辦法解決?」

2)否認孩子的感受 (Deny  feelings)。
父母無法共情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覺得價值感低。比如孩子說:「上學好累啊!」,你回答:「你應該感到幸福,我們小時候還要乾重體力活呢。」

​更合適的方式:
共情和探索(Empathizing  and  exploring):比如說「在那樣的場合下,你一定是很緊張/尷尬/憤怒」
  
3)評判孩子(Making  judgments)。
讓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且有負罪感。比如:「你知道明天要考試,今天還這麼晚睡?!」

​更合適的方式:
客觀觀察(Making  observations):
比如:「我注意到你昨晚一點鐘睡的。」

​4)問「為什麼」(Asking  「why」  questions)。
「為什麼」開頭的問題常包含著質疑、指責、批評,很容易讓孩子採用防禦性溝通,甚至關閉溝通。比如:「你為什麼上課不注意聽?」

​更合適的方式:
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Asking  open-ended  questions):
比如:「能不能聊聊你上課時是怎麼消化課堂內容的?」

​5)贊同(Agreeing)。
導致孩子為了取悅家長而不敢調整自己的想法或者觀察。比如:「你這麼決定實在是太對了!」

​更合適的方式:
客觀觀察(Making  observations):
比如:「我觀察到你做了這個決定,能告訴我是什麼因素讓你這麼做的?」

​6)不贊同(Disagreeing)。
否定孩子的看法,容易引起孩子的防禦行為。比如:「我不同意。」

​更合適的方式:
探索(Exploring):
比如:「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你還有其他方式嗎?」

​​對於上面的幾點,不要太苛求自己,因為我們都是需要終生學習。在一段時間內,選其中一項最適合自己,慢慢在生活中應用,時間長了,就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謝謝分享!
因為:幫助別人,就是讓自己生活環境更好!
加西——居加拿大落基山腳,關注家庭成員身心靈建設。
我的微信號: 家庭心理健康
熱愛生活,積極生活。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原創轉載請註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