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華裔老人苦悶生活 難適應自殺率高

[複製鏈接]

13

主題

13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哈哈哈123 發表於 2016-4-22 1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華裔女婿槍殺中國岳父母事件近日在美國華人圈引起震動,該案件引起了人們對中國老人到美國探親情形的關注。中國老人在生活習俗、文化認知上跟美國子女產生衝突,甚至導致悲劇,此類事件時有發生,如何調試老人對美國社會生活適應力值得深思。


紐約法拉盛唐人街的華人面孔(圖源:VCG)

焦點

在美老人有人入「發財團」 有人撿破爛

據《廣州日報》報道,已年過八旬的華人李老太家住紐約法拉盛,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和老伴兒一起去賭場吃頓免費午餐,順便賺點小錢,然後再搭乘「發財團巴士」回法拉盛。

「發財團」已成為華裔老人的「另類美國生活」。原來,美國不少賭場為開發客源、增加人氣,通過華人旅行社專門招攬華裔客人。為吸引這些年長者,賭場不僅提供接送服務,還提供免費飲料及午餐,並且提供賭資。雖然要忍受往返兩三個小時的舟車勞頓,還要花好幾個小時「坐班」,但一個月能掙六七百美元現金。

在法拉盛,大約有60%的華裔老人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雖然美國也為老人提供各種福利待遇,但很多華裔老人特別是新移民老人卻很難申請得到。即使「幸運地」申請到,一個月的生活補助金也僅有40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所謂「窮則思變」,很多老人不得不開源節流。來自廣東台山的唐老太住在舊金山唐人街,她現在基本靠社區組織派發的免費食物過日子。她每天四處打聽免費食物派發點,只要腿腳聽使喚就去排隊領食物。另外,迫於生計,許多華裔老人甚至干起了撿垃圾的活兒。在法拉盛,可以見到不少華裔老人在撿拾那些可回收的瓶罐。

對於華裔老人來說,語言是他們融入美國社會最大的障礙,許多老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唐人街。由於緊張的工作節奏,子女也無暇陪著父母。華裔老人內心深處十分空虛寂寞。

據報道,來自廣州的張老太太今年70多歲,她和老公退休之後就被兒子接到美國。每天除了看中文電視就是打掃衛生,幾乎沒有別的娛樂活動。小區里白天靜悄悄的,每當有汽車經過,他們都會下意識地往窗外看去,尤其是下午孫子、孫女快要放學回家和兒子兒媳快要下班回來時,他們等待的心情更加急迫。但在回家之後,孩子們又各自忙碌,真正能和他們坐在一起說說話的時間並不多。日復一日,老兩口心裡有說不出的寂寞。

而對於那些失去老伴獨自赴美的老人來說,日子更難熬。來自中國大陸的趙老先生就要隨著女兒在紐約長島買房定居了。這裡景色優美,但幾乎與世隔絕。平時女兒上班后,家裡只剩下趙老先生一個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兩遍還感到無事可做,只好看著日出日落。

一對來自武漢的老年父母表示,他們中年時千辛萬苦存錢送孩子出國留學,孩子離開將近10年之後,頭髮已花白的老兩口才終於踏上了美國領土。「在美國100天,真正與女兒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加起來不超過1周。」

很多人以為在美國就能住花園洋房,但對很多華裔老人來說,蝸居也成了奢望。很多華裔老人用月收入的35%來付房租,有的還需要支付高額的水電煤氣等費用。

《廣州日報》刊文稱,在舊金山,許多華裔老人都蝸居在唐人街上狹小的散房內,獨居的何姨是當中的一員。在一所名為「泰平旅店」的寓所內,有一位何姨。何姨來自廣州,在唐人街生活了27年。她曾在一家餐館打工,她的好手藝為老闆贏得不少回頭客。但自從10年前因工傷賦閑在家后,何姨搬到了這裡的散房居住。如今,她每月的收入來自傷殘補貼,大約800美元,但房租就佔去600多美元。床頭擺滿鍋碗瓢盆和油鹽醬醋,房間內幾無下腳之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5 0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