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二十四個字,包含了孔子一生的智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29 0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滿而不覆

  孔子到廟堂參觀,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皿,守廟的人說是宥坐之器。

  孔子說:「我聽說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明君常將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讓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嘆道:一切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問:「敢問有保持滿而不覆的辦法嗎?」

  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2、善與人交

  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嬰的車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夫不解。

  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過門口,晏嬰那麼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麼樸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意氣揚揚、傲氣衝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

  車夫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奮圖強。

  晏嬰知道后,也努力培養他,後來車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態

  孔子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

  孔子說:「給她六斗四升。」

  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

  冉求認為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

  孔子說:「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幫助他人周急不濟富,對年輕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度。

  

  4、失人失言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鄉裡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

  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

  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

  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

  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

  根據人的性格特徵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5、自強不息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后,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

  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

  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6、處世圓明

  孔子問禮老子。

  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寬則得眾,苛則失人。

  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才會學富五車。

  本文來源網路,作者不詳,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或補救。

94

主題

563

帖子

657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575
沙發
ymliu 發表於 2016-3-29 22:40 | 只看該作者
一如既往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6: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