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趕路」多年的中國正在轉身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6-3-24 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3日一早,我收到消息,稱在博鰲論壇的一個早會上,30名跨國公司代表投票,90%的人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環境會惡化,72%的人認為中國區業務利潤率會下降。

  中國經濟發展究竟面臨多大的壓力?是不是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門檻」?是不是長期積累的矛盾要來一次總爆發?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不僅沒有發生大的危機,也不存在醞釀大的危機的可能,而且正處在一個重要的升級節點上。

  目前一個十分流行的觀點是,中國的增長速度大幅放緩了,根子是傳統動力越來越無效,公有製為主導的所有制體制阻礙了經濟市場化,所以,中國經濟處於無解狀態。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固守「經濟舊思維」,對經濟發展趨勢的簡單化、低水平推導而已,潛台詞是對中國、印度等后發展國家崛起的漠視。

  「二戰」以後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日本和西歐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拉動者、引領者,廣大發展中國家實際上成為陪襯人;其後,東西關係、南北關係逐步緩和,發展中國家開始了「補課式」、「糾偏式」的發展階段,其在國際經濟體系當中的「跟隨者」地位依舊。改革開放的確改變了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關係,但實際上,發達國家一直將中國當做「世界工廠」、低端服務者,並不是並肩前行的兄弟。

  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憑藉其對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掌控,與發展中大國展開了新的博弈。就中國而言,多年來一直遭遇發達國家擠壓:一手運用其主導的輿論機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實施干擾;一手使用經濟手段、真刀真槍地「做空」中國。從輿論上看,他們反覆炒作中國投資不可持續、房地產即將崩盤、銀行壞賬累累、地方債陷入泥潭、國有企業應當解體等等。從經濟操作上,他們既在傳統的貿易、匯率等領域對中國不斷施壓,也創新手法干擾亞投行進程,運用TPP「圍堵」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等后發展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和話語體系中的地位依然很低,與經濟提升的節奏很不匹配,這就導致了「輿論錯配」:明明是西方經濟體發生危機導致全球性經濟減速,輿論卻更加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動力衰退;明明是全球治理體系需要根本性改革,需要滿足新興經濟體的訴求,輿論卻指責發展中國家內部治理出了問題;明明是發展中國家給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更大的份額,發達國家卻在匯率等問題上刁難發展中國家,企圖繼續「薅羊毛」;明明是發展中國家有更大迴旋餘地,是應對國際經濟困難的主力軍,發達國家卻為了維持舊的經濟秩序,以慣用的唱空手段干擾發展中國家。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就被迫裹挾在發達國家主導的這種輿論當中。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並且,中國正改變長達20多年的「風塵僕僕趕路者」的形象,將速度降下來一些,整理一下裝備,調整優化一下路線。中國正轉身為一個「道路優化者」甚至「新秩序的塑造者」。

  改革開放37年來,中國經濟雖然增長幅度很大、速度很快,但只是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而已,經濟質量其實不高,高新技術拉動的比重很低,距離經濟強國還有巨大差距。一個正在起飛的經濟體,怎麼談得上經濟硬著陸呢?

  我們自己不能被別人設置的「語境」嚇壞了。還應看到,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和內部不平衡是一個本錢,不僅可以應對短期經濟減速壓力,而且具備加快結構調整,實現長期較高質量增長的條件。逐步壯大的中國可以為全球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國際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

  近期,中國主動加大結構性調整,特別是加大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的力度,同時補短板、降成本。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足以說明中國改革有條件,也有底氣。新舊矛盾將一個個逐步消化解決,不可能發生破壞性、顛覆性的「總爆發」。(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