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人想「退盟」或因被「傷」得太深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英國政府日前確定,將於今年6月23日舉辦決定英國是否推出歐盟的「退歐公投」。

  相較德國等一些歐洲大陸國家,英國公民社會發育時間更久,力量也更為強大,「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使得政府決策往往受到民意的巨大影響。英國舉行「退歐公投」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是輿論壓力使然。「退歐」支持者佔比近期不斷上升,本月甚至一度超過50%,背後反映出的是英國民眾內心對歐盟和一些歐洲大陸國家的高度不信任以及價值觀上的較大差異。

  英國人對歐盟的高度不信任得從英國加入歐共體一事談起。英國不是申根區國家,也不是歐元區國家。英國並非堅決反對更緊密的歐洲一體化,但現實讓一些英國人覺得自己遭受到不公待遇。

  上世紀60年代,英國兩次申請加入歐共體,遭到法國一票否決。英國1990年保守黨執政時期加入歐洲匯率機制,原本為下一步加入歐元區做準備,卻不料在1992年遭遇「黑色星期三」,原因是德法兩個歐陸大國對英鎊危機未有一丁點援助。兩相疊加,使得英國國內原本就有的疑歐情緒大增,保守黨也從積極支持歐盟變成了「反歐盟」,到卡梅倫時代開始體現在具體政策上,「退歐公投」就是個典型。

  從價值觀上看,英國與歐陸國家有較大差異,有時甚至會顯得特立獨行、格格不入,這比較突出地體現在對自由的認知上。英國一直以來是自由主義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社會力量得到長足發展。在古代,英國王權從來不是絕對的,而是受到一定約束。自議會發展起來后,王權進一步萎縮。17世紀末以來,英國形成了國王、上院、下院共同決策的治理體系,也是自由主義在政治領域中的具體體現。在經濟領域,英國更看重自由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也是因為自由市場起到了關鍵作用。英國一直保持和踐行著「自由市場」的精神,即使是在後發國家普遍強化國家力量的時代也從未放棄這種自由主義本質。在社會領域,英國非政府組織一直非常強大,社會自治程度較高。歐盟決策體系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在削弱這種「英國式自由」,讓很多英國人無法容忍。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是英國現實主義外交傳統。在現實利益面前,英國人沒有固定不變的立場和原則,使國家獲得實際利益才是最實際的。國家利益獲得感的缺失,更堅定了很多英國人的「退盟」決心。英國當年加入歐共體的初衷就是看中歐洲大市場,但如今這個歐洲市場並非不能被亞洲等地取代。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