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該為新年中國股災負責?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1-24 23:2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美國之音中文網
作者:張欣

  2016年新年的中國股市沒給大家帶來好夢。元旦過後開局就暴跌不休,從去年年底到1月15日,兩個星期滬指從原來的3500點跌到2900點,虧了18%。什麼原因造成這次新年股災?2016年的中國股市前景如何?

  官方和股民,有意和無意的,一開始將新年股災怪罪於熔斷機制。因為碰巧新年也是證監會推出熔斷機制之際。其實稍微細想一下,熔斷機制和股災並無因果聯繫。證監會推出的熔斷機制本來也是從國外抄來的。其規定在股指上漲下跌5%時暫停交易15分鐘,上下變動超過7%時全天交易停止。熔斷機制旨在減少投機造成的恐慌性震蕩,給股民一段時間來冷靜研究評估后再做決定。熔斷機制起的是穩定股市而不是催發股災。試想兩種滬指下跌被熔斷的情況。一、假如股價下跌后低於它的真實價值。股民在停擺期間做研究會發現抄底機會。恢復交易后大家買入,股指反彈上漲。二、假如下跌熔斷後股價還是高於其真實價值。那麼恢復交易后股民將繼續拋售,造成進一步下跌。中國新年跌跌不休的股災是后一種情況。其根本原因是滬指高於其價值,過去的股市泡沫沒有擠盡,而不是熔斷機制。股市接下去發展也證明了這點:證監會1月8日停止熔斷機制后,滬指還繼續下跌了9%,說明下跌原因並非熔斷機制。

  

  中國警車停在中國證監會門口(2015年7月9日)

  海內外媒體還流傳其它造成股災的說法。如將股災歸罪於某些做空大戶,某些腐敗或失職的證監會官員,或者是某種國內外的政治陰謀。經濟學和博弈論會告訴你這些都不可能是原因。中國股市是個五十萬億元,一億個股民的市場。這裡有無數做空做多的在博弈。幾個證券大戶,幾個腐敗或失職官員,幾個政治陰謀集團,都不可能影響市場大勢。如果幾個大戶不管真實股價做空,或者幾個腐敗失職官員操縱壓低股市,那麼,更多的股民卻會發現真實股價從而乘機抄底買入,最後大勢還是上漲。那些國外國內政治陰謀論故事更為離奇荒唐。美國或其它外國不會希望中國股市暴跌,因為這要拖累全球股市和經濟,對他們沒好處。中國國內更沒有哪個陰謀家或反習政治集團能有這麼大的能量,能和上億股民加上共產黨現行集權體制抗衡,來反轉市場大勢。大家觀察到,2015年政府也沒手軟沒少抓人,除了從宣傳到司法全面出擊外,公安部孟慶豐副部長親自出馬到證監會盤查打擊做空。處罰逮捕的有財經雜誌的普通記者,也有中信證券總經理,更有官員如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可是股市照樣跌跌不休,滬指從5200點跌到3500點。今年新年股災,照說該問責的第一應是證監會主席肖剛,不過他可以推說自己是執行上面命令而已。

  

  在武漢的證券交易市場,股民們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股市行情(2015年7月3日)

  什麼造成了這次股災?先說什麼決定真實股價。股價歸根結底取決於企業的盈利狀況,這就是其長期均衡價值。其他因素只能在中短期造成震蕩。滬指長期均衡價值是多少?這裡引用我去年的7月4日在VOA的評論:「考慮到中國企業盈利狀況和賬目可信度,加個保險係數說它2500點吧。除非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總體盈利改善,否則超過這個點就是泡沫。而泡沫或遲或早是要爆裂的。」基於的理論很簡單。2014年不顧經濟基本面惡化的人造牛市始於2100點,最終哪裡來回哪裡去。

  去年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救市」,從禁止大戶減持到狠砸1萬5千億元買股托市,這種行政做法起到的不是解決而是推遲股災而已。股指曾經在4000點穩定了幾天。可一有風吹草動又繼續下跌。如一個道瓊斯指數下跌壞消息,滬指又下跌到3500點。這次新年股災,只是這個泡沫爆裂過程中的一段而已。

  一年來中國經濟基本面進一步惡化,企業業績普遍下降,GDP增長率下降到6.9%。今年元旦后的一系列壞消息,更使市場心驚膽戰。元旦公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還是位於臨界點之下。1月4日離岸人民幣暴跌600點。而去年強制的大股東禁止減持禁令今年1月8日到期。這些因素疊加使過去沒擠凈的泡沫再次爆裂,造成這次新年股災。

  

  香港示威者在中聯辦外面要求調查銅鑼灣書店職工和店主失蹤案(2016年1月3日)

  可以看到,這次新年股災,源於2014年的人造牛市形成的泡沫,繼於2015年的推遲和加深危機的行政救市,觸發於2016年元旦期間經濟基本面惡化的新消息。總而言之,都是政府不顧市場規律,用人治和行政干預經濟造成的。該負責的就是這個錯誤的中央經濟指導路線。令人擔心的是,這些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劉鶴語),用黨治和行政干預經濟的做法目前還在宏觀微觀經濟和金融領域繼續。例如最近的匯率和外匯政治化,國企黨營化,等等做法,使中國外匯壓力增大、國企業績更下滑。最近中國在國際和香港的不顧國際法和一國兩制承諾的一系列行為,也造成海外投資者信心喪失和資本外流。所有這些,給未來中國股市帶來了進一步壓力,2016年中國股市前景不容樂觀。交銀國際1月15日報告:「市場還沒有達到去泡沫化的最後階段,.. 上證可以進一步下行至2500點」。平安證券評語:「國民風險厭惡情緒上升,離岸市場情緒顯示市場已失去耐心與期待。…以香港書屋事為導火索、人們將重估中國政治。以股災、匯率和霧霾為導火索、人們將重估中國經濟」。很多券商正在修正評估,預測滬指進一步下跌和可能的經濟惡化與危機。 要使投資者恢複信心和避免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國最高執政者不應再以黨治和行政手段來干預經濟和股市,而要尊重法治與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