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析:習近平中東三國行想達成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0 0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

  

  習近平今日將對中東展開首次國事訪問,他將面臨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把握外交平衡的棘手任務。

  目前中國在中東地區以缺席(而不是發揮作用)引人注目。上一次中國國家元首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是7年以前的事情,前一陣還有傳聞稱,由於伊朗和沙特之間緊張升級,此次習近平的訪問將被取消(這次伊朗和沙特間關係緊張,起因是沙特處決什葉派教士尼米爾•尼米爾(Nimr al-Nimr),並且在該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受到抗議人群衝擊后,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係)。

  當習近平抵達利雅得之後,他將有機會調解世界上最戲劇性的矛盾之一。外交官們表示,儘管此次訪問的時機安排是無意的,但它將考驗中國對於地區領導角色的意願。習近平結束對沙特的訪問后將前往埃及,然後訪問伊朗,最後在周五離開中東。

  但是,北京方面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淡化各方對於習近平將取得任何外交突破的期待言論。中國官方的新華社表示,此次訪問將是中國呼籲雙方冷靜和剋制的難得機會。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昨日迴避了有關習近平將如何彌合德黑蘭和利雅得之間分歧的問題。他表示,對於一些地區問題,中國一直採取平衡公正的立場。

  中國在這三個國家有重大經濟利益。沙特是中國最大的進口石油來源,而伊朗在制裁解除后帶來了新的投資機遇。

  「中國不希望錯過打造友好關係、為伊朗經濟湧現的新投資機遇做好鋪墊的機會,」北京大學的查道炯表示。

  自2011年國際社會實施石油制裁以來,中國一直是伊朗最大的原油買家;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上周末表示,伊朗的伊斯蘭政權不會忘記在制裁期間「幫助過我們的朋友」。

  伊中商會(Iran-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副會長馬吉德-禮薩•哈里里(Majid-Reza Hariri)表示,既然很多制裁已被解除,兩國應該擴大經貿關係。「我們每年需要300億至5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從中國獲得,投入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等領域,和農業以及家居、紡織和陶瓷等產業,」哈里里表示。

  然而,伊朗企業並沒有那麼熱心。他們表示,在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購買中國的產品時,中國的銀行和企業用高額傭金和延遲交貨占他們的便宜。

  與此同時,埃及正指望獲得中國的支持。目前埃及經濟陷入困境,原因是該國外匯短缺,一再發生的恐怖襲擊重創了至關重要的旅遊業。

  埃及駐華大使麥吉迪•阿米爾(Magdy Amer)昨日在官方的《金字塔報》(Al-Ahram)上表示,北京方面將簽署一個1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以支撐開羅的外匯儲備,並將與埃及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設立一個7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以資助聯合項目。他還表示,圍繞中方對埃及交通、電力和建設投資項目的談判已進入深入階段。

  儘管一些人認為,隨著其全球實力上升,中國仍可能尋求在動蕩的中東地區挑戰華盛頓,但據最了解情況的人士透露,與亞洲的麻煩熱點(如南中國海和台灣)不同,北京方面願意讓華盛頓在中東扮演領導角色。

  「中國永遠不會想要在中東地區取代美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東研究中心的主任王鎖勞表示。

  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東項目主任喬恩•阿爾特里安(Jon Alterian)表示,中國的戰略在更大程度上關乎保持制衡,而非支持任何一方或者干涉該地區的複雜政治。

  「他們需要伊朗,以免對沙特過度依賴,而他們也需要沙特,以免對伊朗過度依賴。關鍵是分散風險。這不是挑選贏家的問題,而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體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