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手術刀下的謊言和藥瓶里的欺騙-《無效的醫療》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1577

帖子

10萬

積分

貝殼二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039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8288 發表於 2015-12-16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無效的醫療》是200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國醫生尤格.布雷希。


我們絕對有必要了解更多的醫學病理知識。來應對醫生帶給我們的不真實信息。

這本書給我們上關於醫療領域了觸目驚心的一課。

出身醫生的布來克勇敢的揭開了醫療領域的「灰色面紗」。他在書中揭示了的醫療領域的種種「潛規則」。這些「潛規則」常常無情的侵害著無助的患者和家屬,在歐美,一些不透明、不清晰的治療方法漸漸被民眾所懷疑和屏棄。

但在我國,這些所謂「高端治療術」正被一些醫院炒得「如日中天」,如「幹細胞移植」技術,國外目前仍處在研究階段,國外臨床應用十分慎重,而在中國「幹細胞移植」正被醫院應用得熱火朝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字——利。

民眾對醫院司空見慣的麻木與蒙蔽,竟然一相情願的痴迷和信任。

在患者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很難區別,疾病的治癒究竟是成堆的藥品和外科手術的作用,還是身體自我康復的結果。

全世界25000種醫學刊物,每年發表200萬篇醫學論文,但其中70%研究結果都不公之於眾——因為這些論文反映的是現代醫療的負面和弊端,是醫療界的「雷區」,一旦公布對醫療機構非常不利。

這是一個謊言,很多時候,它欺騙了生命,更多時候,它自欺欺人。從整形外科的神話,到心臟手術的誤導;從無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療,都令人憂慮。

人們知道的信息越少,接受治療的情況也就越頻繁,未知會帶來恐懼。
10多年前,有一種「心臟激光手術」,是在跳動的心臟上燒灼出20—30個小洞,讓血管得以再生來改善心肌供氧,這項手術的創立者是瑞士克勞茨林心臟外科醫學中心首席醫生迪克.馬斯,這項手術在歐洲曾經瘋狂的盛行,後來經英國專家反覆論證,此項手術並沒有比僅僅服藥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術費用卻非常之高。

「心臟旁路手術」後來也被證明,術后弊端百出,生存率仍然低於沒有做手術的患者。

而「心臟支架手術」的狀況就更令人擔憂了,德國萊比錫醫院的外科專家做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他們將100位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5%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手術,另一組不手術每天鍛煉身體,一年後,手術組的康復率70%,而沒有做手術組的康復率卻達到88%。
像這樣的實驗結果和數據,醫療機構是極不情願公佈於眾的,因為心臟手術帶來的高額收入是醫院和外科醫生都無法抵禦的「誘惑」,從醫的職業道德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搖搖欲墜。

中國曾有個35歲男性病例,一天他心臟稍感不適,來醫院就醫,醫生們發覺此患者有較強經濟實力,於是興趣油生,後來在治療過程當中居然給他心臟植入17個支架,使他終於無力支撐如此「優厚的治療」撒手人寰。

沒有高尚品格和信仰,當了醫生就是對這個神聖職業的褻瀆。患者把人類最為寶貴的生命都交給了這個「神聖的人」,而這個人卻對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顧。

「椎間盤切除術」已被證實有四成是失敗的,甚至術后病情惡化的達到了12%,英國在一次外科醫生研討會上,研究人員對220位整形外科醫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220位醫生沒有一位願意因腰痛而接受手術治療的。

即便像腰間盤突出這樣的「頑症」其實也都可以憑自身慢慢恢復,英國的柯拉馬醫生強調脊背本身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統的細胞會將從椎間盤脫位的物質視為異物,通過酵素加以溶解,這就是自愈作用,但這需要一些時間。醫生永遠也不會這樣告訴患者,醫生會說這種病永遠不可逆轉,就像高血壓和糖尿病所謂的「永不治癒」。

就大部分背痛者而言,最好的辦法或許簡單明了—— 什麼都不要做。

波鴻大學整形外科專家柯拉馬就建議飽受折磨的患者(在與醫生探討后)儘可能保持正常生活方式。只要過兩個月,就會有九成患者明顯改善。一年後有所改善者可達99%。柯拉馬認為:「大家應該提防,不要讓患者因多餘的手術留下頑疾」。

一旦用核磁共振攝影檢查,連不會有尾骨痛的人也會缺陷畢露:正常人約三分之二的人有椎間盤突出,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有斷裂,乍一聽多可怕!

腰和背部這種混亂不明的狀況助長了缺陷診斷及多餘的手術。

曾有放射線人員和整形外科醫生在一項典型研究中提供X光片及電腦斷層攝影,供脊椎醫生們判斷。這些醫生認為當中有超過三成的病例顯示若干病理變化,因此提議進行手術。不過他們被耍了:這些照片其實都來自身體健全的學生。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狄歐教授對於這種「尾骨診斷術」的流行感到十分驚訝。

缺乏效果的治療方案,也可能由於人體天然的自愈能力而得到莫名的認同與名氣。

若干病症其實傾向於自發消退,所以實際上是靠人體自然恢復的。感冒時,找好醫生是7天康復,不找醫生是一個星期,遇到不好的醫生則需要拖延了。

即使患者因為這種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但他們自己和醫生還是會將這種好轉歸功於醫療措施。例如關節炎,在進行治療的病患當中,約有35%的關節炎患者不管做了什麼,都會自動康復。

戴聽診器的某位人士的關切和撫慰、吞服五顏六色的膠囊,以及手術前準備工作帶來的心安,都可能使患者的健康大為改善。

這種醫療的暗示力量在巴金森氏症患者上尤為明顯。神經外科醫生在該患者面前假裝進行手術,輕輕刮動其頭皮,經過這種假手術的巴金森氏症患者就真的感到病情好轉。只服用(實際並無藥效的)安慰劑的心血管患者,其死亡率就真的比未吞服安慰劑的對照組患者還來得低。

安慰效應的發生,可說是因為它喚起人體的自愈力:人一旦開始感到需要幫助,可能就啟動了自身的康復能力,以及類似藥物引起的生化反應。另外,在負面的預期下,也可能出現負面的效應。

在美國全國醫院開列的處方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純屬安慰劑;根據在以色列的問卷調查,有6成的受訪醫生和護理師刻意開列安慰劑作處方。

在醫療領域,有一種騙術是所謂的假研發。操作方式是藥品研究人員直接仿製對手的上市藥物。儘管化學成分的些許改變不會帶來明顯的額外效果,但已足以構成申請專利的條件,從而以昂貴的壟斷價格和新型製劑的姿態上市。這種欺騙伎倆是多麼的可恥。

在重視權威的醫療界和臨床研究中,往往要等到詐欺大師過世后,其咒語才得以解除。

世界衛生組織明列為不可缺少的藥品種類僅僅325項;其中有9成以上能夠可靠地用來診療且沒有什麼危險。然而僅德國就有50000種成藥充斥在市場上。

患者在看病過程中,真正的「實話」,醫生往往不見得與患者透露,但他自己心裡非常清楚每個患者的「最佳治療」辦法。只是這個「最佳治療」若失去利潤,醫生就會將其棄之一旁,然後生動的對患者和家屬講解他的「權威方案」。

曾有位醫生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在消化科上班的第一天,他們科室要完成的一個指標還沒完成,快要下班的時候來了一個患心血管病的農民因為掛錯號找到了他,但是他當天一個病人都沒有接,因此當時就違背良心給這位農民看病給開了葯,病人抓藥再回來問他時,他覺得內心實在過意不去。他就告訴這位農民再去掛一個心血管的號,那個農民突然哭道「我錢都用光了,再無錢拿葯」,這位醫生頓時沉默無語,後來他說道,他當時有一種坐台的感覺,從此告別了醫院,再不想做醫生。

很多患者病初時病症往往非常微小,但經醫生對病情的過度「渲染」,患者不得不做較大的檢查治療,結果帶來了健康的組織器官的病理性轉變,健康受到摧殘,患者直到最後都不知自己做了醫生的「忠實提款機」。

痔疾乃是一種受到渲染的病症,通常是被設想出來的,因受到錯誤的治療而導致「無病而發」或惡化。 這些「肛門治療專家」通常只是讓病情更加情雪上加霜,以贏得更多的時間來「討價」病情。

在癌症的診療上,人們通常更顯恐慌,更是希望能用生命中最後的力氣抓住一棵救命稻草,而醫生們在這上面卻能賺來更豐厚穩妥的錢。

癌症在檢查中,只要組織切片的間距足夠緊密,恐怕每個腺體都能篩檢出腫瘤,即使不是100%的機率也差不多。

只要他們以更精細的檢驗標準進行觀察,就能證實一個人耐人尋味的現象 :癌細胞存在於絕大部分人的身體某角落——即使你的身體處在最佳狀態也是如此。

哈佛醫學院的朱達.福克曼和拉格哈.卡盧里指出:「大部分人都有些許腫瘤而不自知。」

幾乎所有年長者體內都會有若干腫瘤,且只有極少數才具危險;而使事情複雜化的正是這種腫瘤特性。早期發現固然給一些人帶來康復,但若干多餘診療也為人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害,這種措施的利弊得失目前在醫學界還是眾說紛紜。

癌症並不像醫生說的那麼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穩定不發的,只要不去輕易「打攪」癌腫與免疫系統的「平衡對峙」狀態。

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其實非常堅韌「頑強」,有研究資料顯示正常人每天體內都會有500—800個癌細胞產生,但全部都會被人體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處決」。每個細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個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產生癌細胞。

日內瓦大學的醫學教授——黃又彭,他是同盟會成員黃興的孫子。

十多年前的一個實驗使他頗有感觸,他曾主持解剖了一百多具屍體,驚奇地發現它們體內都有癌細胞存在,但又都不是死於癌症。他後來研究發現,在每個人的生命周期里,癌細胞生長到危險的「臨界峰值」時刻都會出現6至10次,但大部分的人都能轉危為安。

一天當中即使人體癌細胞達到4000,也都能被免疫系統全部解決掉,如果一旦發現有癥狀了,那時的癌細胞你可知道有多少了 ——至少10億。

但這又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即便那時,也已形成了各路免疫細胞對癌腫的「圍困態勢」,這種平衡靠的是免疫系統不停的「吃」,直到體質增強后癌細胞生長無力為止。

人體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分裂繁殖,分裂過程難免產生變異細胞,人體細胞分裂數量之多非常驚人,變異細胞也幾乎天天都可能產生。因為有遺傳就有變異。但人體是一個非常完善的有機整體,體內有無數的免疫細胞如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這些免疫細胞如體內的「巡邏兵」,每天無時無刻不在體內巡邏,發現有敵人(即變異細胞)立刻消滅(採取細胞免疫和液體免疫方式),以保證身體的正常狀態。

醫生對病情的過度渲染實則是為了口袋裡的利潤,某些醫生極不情願為患者開出「有效平價」的治療方案,放掉利潤的醫生等於是做了「無用功」,無良醫生追求的是治療利潤的「最大化」,而對於患者的康復他們本無興趣。

對於化療,20世紀90年代初,亞培爾醫生就開始揭開這方面的瘡疤。這位學者費時一年,整理數千件關於化療的出版物。他語出驚人地表示:「就大部分腫瘤而言,都不存在明顯證據能說明化療(尤其是日益普遍的高劑量治療)可延長壽命或改變生活品質。」

  知名腫瘤學者們都同意以下斷言:化療的推廣並不具有遏製作用。或許正因醫生們不願意明白地告訴患者,自己對他們的癌症已束手無策,所以化療才變成醫療的信條乃至教條。較典型的像是一些病患資訊中所刊載的句子:「新型藥物的進一步研發能為腫瘤化療效果帶來持續改良。」

這種所謂一切都能不斷改進的印象也在公共輿論中不斷強化;醫生們口中的癥狀緩解,患者則理解成延長生命。這樣的信條使醫生和病人雙方皆大歡喜,因為它替所有人保留了希望。婦科醫生賈格爾指出:「醫生很高興能提供某些東西,患者也很樂意獲得某些東西,而整個醫療產業也「不言自明」且樂在其中。」

在婦科病中子宮最常見的切除理由是出現腫瘤。這種絕大多數良性的子宮肌瘤,會在兩到三成的婦女身上出現。它通常不會引起痛感,不會被察覺。雌激素(女性荷爾蒙)會助長這種肌瘤。更年期女性身體的雌激素分泌會減少,於是肌瘤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會萎縮。穆勒醫生指出這種正常、良好的自然過程卻被藥廠推廣的荷爾蒙補充療法中斷。「雌激素若持續供應,肌瘤就繼續生長,增大到一定大小后,由於疼痛和對臨近組織的影響,手術切除子宮也在所難免。」

無效的醫療就靠這種方法開發需求:將更年期過程轉化為需要治療的狀態,雌激素治療提高了子宮切除術的需求。手術量的儘可能增加正是外科醫生的意向所在。


在2000年,以色列曾發生了一件非常蹊蹺的事件。
在當年春天,以色列全國大部分醫院醫生舉行罷工,持續數星期之久,醫院中的數十萬項檢查停罷,數萬台手術延期或取消。除了急診、透析、癌症病房、婦產科、兒科之外,其餘全部停珍。人們生病要麼去找家庭醫生,要麼乾脆待在家裡。
在對以色列最大的殯葬業的調查顯示,這次罷工的結果是:幾乎全國各地的死亡率都明顯降低了!
《英國醫學周刊》認為,以色列的這次全國性醫生罷工「對健康或許是有益的」。


你們信不信始終會有一個人默默看完你的每條微博,卻永遠不會留下任何評論。

1120

主題

3569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1587
沙發
tea2011 發表於 2016-2-7 07:37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主題

1285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9164
3
qxw66 發表於 2018-5-28 06:51 | 只看該作者
總體是謀財害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