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至今想不通:上甘嶺打不下來不科學

[複製鏈接]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12-9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志願軍後勤指戰員穿過敵人火力封鎖線給上甘嶺前沿陣地運送糧彈

2

堅守坑道的志願軍部隊夜晚派出小分隊襲擊敵人。美國的軍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他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憑藉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中國軍隊的兩個主力師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住的。可是中國軍隊卻做到了。電腦往往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以寡抵眾以弱勝強</STRONG>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鮮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彭德懷指著朝鮮地圖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二百公里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當時的事實是,聯合國軍連續攻下了「喋血嶺」和「傷心嶺」,儘管他們損失了幾千人,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達到了戰略目的。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五聖山——美方將其叫做「三角形山」,美軍將領范弗里特預計以二百人為代價,在五天內實現目標。為此他動用了聯合國軍共七萬餘人的龐大兵力。

志願軍方面在敵情判斷上出現了巨大的失誤。我方把幾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聖山方向只留下了一個連,秦基偉自己也承認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師,區區一萬來人。五聖山下敵方集中了六七倍的優勢兵力,至於火炮、飛機、補給等優勢就更不必說了。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三點半,戰鬥打響。

范弗里特計劃用一天時間奪下五聖山前的兩個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這兩個高地背後的山地里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嶺。這場戰役我方叫做「上甘嶺戰役」,美方稱之為「三角形山戰役」。

美軍三百二十多門重炮、二十七輛坦克以每秒鐘六發的火力密度將鋼鐵傾瀉到這兩個小山包上。在長達八個小時的時間裡,前沿部隊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傷亡五百五十餘人。通往一線陣地的電話線全部中斷。

這一天里,敵軍向上甘嶺發射三十餘萬發炮彈、五百餘枚航彈,上甘嶺主峰標高被削低整整兩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這樣,直到四天以後——十月十八日,四十五師前沿部隊才因傷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該師逐次投入的十五個步兵連全部打殘,最多的還有三十來人,少的編不成一個班。

十九日晚,四十五師傾力發動了一次反擊。

597.9高地九號陣地上,美軍在陣地頂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修成了一個地堡,我軍攻擊受阻。這個地堡後來再現在電影《上甘嶺》里。

十九歲的貴州苗族戰士龍世昌,悶聲不響地拎了根爆破筒沖了上去,敵人炮兵實施攔阻射擊,一發炮彈將他左腿齊膝炸斷。目擊者幾十年後回憶道:「那個地堡就在我們主坑道口上面,約有四五十米吧。高地上火光熊熊,從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著龍世昌拖著傷腿拚命往上爬,把爆破筒從槍眼裡杵進去。他剛要離開,爆破筒就給裡面的人推出來,哧哧地冒煙。他撿起來又往裡捅,捅進半截就捅不動了。龍世昌就用胸脯頂住往裡壓,他整個人被炸成碎片,我們什麼也沒找到。」

0號陣地上,135團六連僅存十六個人,在對四個子母堡的爆破中,三個爆破組都沒能接近地堡,在途中傷亡殆盡。還剩下營參謀長張廣生、六連連長萬福來、六連指導員馮玉慶、營通訊員黃繼光、連通訊員吳三羊和肖登良。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過黃繼光並未喊出後來那句讓四億五千萬人熱血沸騰的口號——讓祖國人民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吧。他們炸掉了三個地堡,付出的代價是吳三羊犧牲,肖登良重傷,黃繼光爬到最後一個地堡前的時候,全身也已經七處負傷。他爬起來,用力支起上身,向戰友們說了句什麼,只有指導員馮玉慶省悟了:「快,黃繼光要堵槍眼。」犧牲后的黃繼光全身傷口都沒有流血,地堡前也沒有血跡——血都在路途上流盡了。

當時的目擊者大都在後來的反擊中犧牲,只有萬福來重傷活了下來,在醫院聽到報上說黃繼光僅僅追授「二級英雄」,曾上書陳情。志願軍總部遂撤銷黃繼光「二級英雄」,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我軍至今僅有楊根思和黃繼光獲得過這一級別的榮譽。



0



上甘嶺戰役中後勤人員正在分發麵粉。

誓死守護主峰</STRONG>

二十日晨,敵人再度反撲,上甘嶺表面陣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師再無一個完整的建制連隊,二十一個步兵連傷亡均逾半數以上。聯合國軍投入了十七個營,傷亡七干之眾,慘到每個連不足四十人。美國隨軍記者威爾遜報道:一個連長點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戰鬥進入了坑道戰。電影《上甘嶺》里主要反映的就是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秦基偉將軍部警衛連補充到一號坑道,一百二十多號人,穿過兩道固定炮火封鎖線,連排幹部只剩一個副排長,還有二十五名戰士。坑道里的志願軍戰士為後方贏得了時間。十月三十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動用了一百三十三門重炮。美七師上尉尼基驚恐地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每秒鐘一發炮彈,美軍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們的戰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對的是每秒鐘六發炮彈的狂轟。

五小時后,志願軍收復主峰。次日凌晨,聯合國軍發動了四十餘次攻擊。



一天下來,全員上陣的三十一團便完全喪失戰鬥力,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也沒能恢復。十一月一日,聯軍再度反撲,打到二日拂曉,反被我堅守部隊打了個反擊,收復597.9高地全部表面陣地。四十五師補充後用於反擊的十個連也全部打光。十一月十五日,聯合國軍分五路進攻,四十五師最後一個連隊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點,連長趙黑林趴在敵人屍體上寫了個條子派人送回:我鞏固住了主峰,敵人上不來了。

當天美國人坦率地向新聞界承認:「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隨手抓把土,可以數出三十二粒彈片,一面紅旗上有三百八十一個彈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樹桿上,嵌進了一百多個彈頭和彈片。這片3.8平方公里的山頭,已經被鮮血浸透了。



0



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戰士在工事里向敵人射擊。

「上甘嶺」上的奇迹</STRONG>

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天上沒有出現過一架我們的飛機;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參戰的記錄;我們的火炮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敵方的四分之一,美軍總共發射了一百九十多萬發炮彈,五千多枚航彈,我們只有四十多萬發炮彈,而且全是後期才用上的。

數百萬發炮彈蹂躪著這兩個區區3.8平方公里的小山頭,這兩個在范弗里特的作戰計劃里第一天就該攻下來的小山頭,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驗證了人類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後,我方再沒遭遇到美方營以上規模的進攻,朝鮮戰局從此穩定在了三十八度緯線上。這一戰奠定了朝鮮的南疆北界。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九八六年出版的五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聖山,卻標出了上甘嶺。



原本是二等部隊的十五軍四十五師,這一戰幾乎全軍覆沒,但是她從此昂首跨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主力的行列,因為她的戰績是——上甘嶺。

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軍委從全軍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軍、第十五軍、第三十八軍,交由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挑選其中之一,改建為中國第一支空降兵軍。

這位上將選擇了十五軍,理由是:「十五軍是個能打仗的部隊,他們在上甘嶺打出了國威,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個十五軍。」

從此美國人將中國視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西方人的標準是:要想成為強國,你必須擊敗過另一個強國的軍隊。

歷史已經記不得那一萬多位在戰火中浴血的戰士的姓名了,他們的身軀已經和朝鮮半島的五聖山糅合在了一起。

我們沒有足夠的大炮,甚至於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手雷,當時前沿陣地上的戰士們唯一希望的是多給配點手雷,因為這個東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彈威力大多了。可是,黃繼光手裡仍然只有一顆手雷,因為我們造不出來,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去進口。美國人可以動用B一29去轟炸一輛自行車,而我們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給敵人的坦克,用來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當年的美國隨軍記者貝文·亞歷山大寫道:「中國部隊進攻時,通常主要依靠輕兵器、機槍和手榴彈。只有對付最有利的目標時,才肯動用迫擊炮。」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戰士——他們沒有任何奢求,決不會因為沒有空中支援放棄進攻,決不會埋怨炮兵火力不夠,決不會怪罪沒有足夠的給養,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就絕不放棄自己的陣地……他們甚至可以在長津湖華氏零下二十度的氣溫里整夜埋伏,身上僅僅只穿著單衣;他們可以在烈火中一動不動;他們中的每個人都隨時準備著拎起爆破筒和敵人同歸於盡……

三點八平方公里的狹小面積,一日之內落彈三十餘萬發;一萬餘人,要對抗七萬多敵人;前沿陣地上,經常是以傷殘嚴重的連對抗敵軍齊裝滿員的團,幾乎沒有炮火支援,彈藥常常補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彈藥、一個蘋果常常要犧牲好幾條人命還不一定送得上去,在這種情況下取得的勝利,可以說是一個奇迹。美國人不是輸給了地利。他們忘記了拿破崙一百餘年前講過的話:「中國是一頭睡著了的獅子。」



0

主題

9

帖子

54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8
沙發
uncleco88 發表於 2015-12-9 22:19 | 只看該作者
要想得到別人尊敬,就需要實力!
向犧牲的烈士們致敬!
新中國的尊嚴從此開始得到尊敬!想想這些犧牲的烈士中有很多是窮苦的農民,有很多來至於前國民黨軍隊,過去被小日本人一桿槍趕著全村百姓像牲口樣滿處跑,為什麼他們變了,不怕死,因為他們為自己的存亡,尊嚴在戰!
他們告訴世界中國人醒了!過去65年了,看看中國,難道不是這樣嗎?中國有很多問題,但中國在進步,在強大!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制度是最好的,只有更完善的,中國在努力,相信中國人的智慧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yablue 發表於 2015-12-11 18: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blue 於 2015-12-11 19:06 編輯

中國所謂的大捷基本是吹牛

1) 朝鮮戰爭的「勝利」

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在《彭德懷自述》中說志願軍死亡40多萬人。
志願軍副司令洪學智的《抗美援朝戰爭回憶》說志願軍死亡幾十萬人。
溫家寶訪問朝鮮拜祭志願軍烈士。 溫家寶說:「安息吧!幾十萬英靈!」

- 據說美軍怕死, 我們不怕死
中國志願軍被俘2.2萬人。英雄王成的原型蔣慶泉被美軍俘虜。
南昌起義失敗后, 高級幹部基本逃走。"師長、團長均皆逃走"。
- 金一南將軍。《苦難輝煌》
劉亞洲將軍說:「遲浩田副主席(上將)說, 抗日戰爭時期, 七, 八個鬼子扛著太陽旗來掃蕩, 三四萬軍民在跑反。」

-- 38度線沒守住。
地理常識,38線是直線 , 看看地圖-南北韓邊境線, 朝鮮是不是缺了一大塊地。

戰後金日成要中國撤回志願軍,不要老待在朝鮮。
中國把長白山一半與鴨綠江中島割給了朝鮮。

2) 上甘嶺大捷
上甘嶺是敗仗, 志願軍陣地被美軍佔領。

三兵團司令員王近山對15軍軍長秦基偉說:「一定要把兩個山頭給我奪回來!奪不回來你乾脆回家放羊去!」。
秦基偉對45師師長崔建功說:「你要是奪不回陣地,你就別回來見我!」

王近山之女王媛媛在《「戰神」王近山 》文中記述王近山將軍說:「這是拿我們的兵去送死!」

中國四十五師幾乎全軍覆沒。中國軍史記載「十五軍四十五師, 這一戰基本上打光, 但是她從此昂首跨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主力。

12軍軍長肖永銀將軍說:「十二軍四千五百人的血酒在上甘嶺上,請你們給死者留一筆!」


上甘嶺兩高地, 597和537高地。

上甘嶺美軍戰死400。 (軍史, wiki, baid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yablue 發表於 2015-12-11 19:0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所謂的大捷基本是吹牛

1) 鎮南關大捷,
所謂"法國不勝而勝, 中國不敗而敗"

清軍32,000人, 法軍1,600人。
清軍陣亡一千六百餘人「傷敵不足百" 。
"大捷"后賠款。

清法海戰,
清朝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擊沉敵艦0艘。清南洋水師亦被重創。

2)中越戰爭越南給老鄧面子,

諒山離中國邊境18公里,
諒山離河內130公里。
據說快打到河內了


1979打了27天就竄回來了。
要求越南必須立刻從柬埔寨撤軍。
越南給老鄧面子,
10年後從柬埔寨撤軍。

- 古代, 越南佔領中國西平州(越南諒山)。

「附屬國」越南屠宋朝南寧

越南盡屠南寧五萬八千餘人, 邕州(南寧)知州蘇緘殉國。
蘇緘- 維基百科,
越南入侵宋朝,邕州知州蘇緘拒絕投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