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邦最心愛的一個妃子死得有多慘?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5-12-7 1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歷史上,子貴母榮的事例比比皆是,而因子遭禍也有不少。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就因為陷入立儲之爭,不僅兒子橫遭毒害,自己也被呂后斷四肢剜雙眼,慘為「人彘」。

  

  戚夫人是劉邦漢中稱王時得到的。戚夫人,古洋川人。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洋川者,漢戚夫人之所生處也」。洋川即今西鄉縣與鎮巴縣之交的涇洋河一帶。戚夫人有沉魚落雁之貌,很得劉邦寵愛。還多才多藝,會鼓琴、歌唱,精於舞蹈。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兩隻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戚夫人曾隨劉邦征戰4年,在艱辛的戰爭歲月,劉邦因戚夫人陪伴身邊而慰藉許多。

  戚夫人生有一子,機靈聰慧,劉邦取名為如意。劉邦稱帝后,立髮妻呂雉為皇后,立呂后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封戚妃為夫人,劉如意為趙王。劉邦老覺得太子劉盈太過懦弱,不像自己。或許也是愛屋及烏的原因,他對劉如意非常喜歡,常說:「這個孩子像我!」 這些話讓戚夫人有了權欲奢望。於是,她夜夜在劉邦的耳邊吹枕頭風,要求廢了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久而久之,劉邦有了換太子的想法,而戚夫人的禍端也由此種下。

  呂后得知劉邦預廢太子后非常吃驚,於是向丞相張良求教對策。張良讓呂后請出「商山四皓」輔助太子,以顯示太子在朝野中的聲望。「商山四皓」是藏隱於商洛深山中的四位著名大儒。劉邦曾多次力請他們出山,都沒成功。在一次劉邦的宴請中,「商山四皓」以太子隨從的身份出現在劉邦面前。劉邦清楚太子羽翼已豐,廢不掉了。戚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后,知道大勢已去,對著劉邦大哭道:「你死了之後,我們母子一定逃不出呂后的毒手,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啊!」劉邦想不出一個萬全之計。

  這時,大臣趙堯向劉邦獻上一計:讓趙王如意到自己的封地趙國棲身避禍,幾天後,年僅10歲的如意離開長安去趙國上任,前來送行的戚夫人早哭成了淚人。劉邦安慰道:「朕這是為你好啊。兒子在外有自己的軍隊,誰能動他!只要他活著,誰又敢動你!」幾年後,漢高祖劉邦駕崩,呂后垂簾聽政。她掌權后第一件事,就是令人把戚夫人抓起來,剃光她的秀髮,穿上用紅土染就的囚衣,戴上冰冷的鐵枷,關在「永春巷」獄所里去搗米。如果戚夫人這個時候懂得隱忍,她很可能就在這樣的勞動懲罰中保全性命。可是她卻唱了一首要了自己和兒子命的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這首歌明顯是讓兒子劉如意來給她報仇,也提醒了呂后,就派人把劉如意帶進了京城。呂后的兒子,當朝皇帝劉盈性格敦厚,他知道呂后要殺如意,就拚命保護弟弟,吃飯睡覺都在一起。呂后一時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天,劉盈一早要去打獵,而劉如意還呼呼睡得正酣。劉盈以為這一會兒工夫沒有危險,就獨自去了。當劉盈打獵回來時,幼弟已被呂後派人用毒藥毒死,七竅流血,死在床上。當年劉如意才不過15歲。呂后毒殺了劉如意后,又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砍斷戚夫人的雙手雙足,挖出她的眼睛,用煙把她的耳朵熏聾,又強迫她喝下啞葯,然後扔在豬圈裡,命名「人彘」。呂后處置了戚夫人後,叫劉盈前去參觀她的「傑作」。劉盈詢問宦官為何物?宦官告訴他,那是戚夫人。劉盈一聽,驚倒在地,放聲大哭,說: 「太殘忍啦!哪裡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還憑什麼治理天下!」

  三天後,曾經千嬌百媚、如花似玉的戚夫人凄慘離世。冰潔如玉、氣質高華的戚夫人,因宮闈之妒而陷立儲之爭,正當錦繡年華,唯珍惜而不及,卻罹此人間奇禍,香消玉隕!明朝詩人朱鶴齡《戚姬》詩云:「楚舞悲歌淚滿巾,娥許而主切酸辛,可憐三尺夷秦項,身後難存一婦人,」說劉邦以布衣持三尺劍,可以推翻秦朝,擊敗項羽,卻連自己的寵姬也無力庇護。對戚夫人的遭遇,寄予莫大的同情。

  戚夫人死後,還是家鄉人收留了她。被葬於漢中市洋縣縣城西3公里處,墓冢高大。立祠祭祀。古時地名為戚里,後來的戚氏公社,現在的戚氏鎮,均以此而得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