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歲女童玩彈珠槍誤傷母親 醫生連取35顆鋼珠(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1-28 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生在X射線下做手術

  

  X射線顯示的子彈位置


  輻射的危害

  輻射的劑量是以毫西弗或微西弗來表示,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不包括生活中的輻射,人體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輻射為1000微西弗(1毫西弗)。

  如果超過100毫西弗,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00到500毫西弗時,人們不會有感覺,但血液中白細胞數會減少;

  1000到2000毫西弗時,可導致輕微的射線疾病,如疲勞、嘔吐、食慾減退、暫時性脫髮、紅細胞減少等;

  2000到4000毫西弗時,人的骨髓和骨密度受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大量減少,有內出血、嘔吐等癥狀;

  大於4000毫西弗時能危及生命。

  昨日上午,在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依靠著X光射線的指引,35歲的文科醫生在傷者的頭部尋找著「致命彈珠」,成功找出陷入她頭部36顆鋼珠中的35顆。當手術完成後,他已經在射線環境下堅持了3小時。

  如果不是要與死神「賽跑」,如果不是要將患者的創傷降到最小,文科醫生原本可以避免這台「射線手術」。

  原來,前天晚上8時許,傷者劉女士2歲的女兒在家裡玩耍一把彈珠槍時,不慎撥動了扳機,劉女士的右側後腦部被大量彈珠打中,危在旦夕。目前,傷者經手術后已經脫離了危險,病情平穩。

  意外

  2歲女兒玩槍誤傷母親「真的非常感謝醫生,不但這麼快就為我做了手術救我一命,在手術台上還不斷鼓勵我,才能堅持把彈珠取出來,」昨天下午,劫後餘生的劉女士躺在病床上,含著淚不停地感謝為自己主刀的醫生文科。

  劉女士說,平時家裡有一把打彈珠的槍,是老公的朋友送給他打鳥玩的,平時就放在門背後。「確實是我們大人疏忽了,誰會想到兩歲多的孩子會開槍呢?」劉女士比畫了一下,說那把槍大約20厘米長,當時女兒在自己的身後獨自玩耍,她並沒有注意到淘氣的女兒找到了彈珠槍,還拿在手上玩耍。突然只聽到一聲響,她就感覺後腦像被人用力地推了一下,接著就感覺熱熱的。「一摸,手上全是血!我老公趕緊衝過去把槍從孩子手上搶下來,才發現我後腦頭皮上已經全是彈眼,疼得我直發暈。」

  劉女士隨後被送到了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拍片后醫生髮現,有大量彈珠嵌在她頭皮下組織里,所幸沒有彈珠打穿顱骨,也沒有傷及重要血管。「這麼多鋼珠在她體內,萬一發生遊走或引發感染,仍然十分危險,所以我們決定立即為她做手術取出來,」當時值班的文科醫生說。

  感動

  醫生冒著X射線輻射做手術

  其實在耳鼻喉-頭頸外科,文科醫生以前也經常為病人做卡魚刺等異物嵌入的手術,一般是採用局部麻醉,並在連續X射線的引導下操作,他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醫生可以很容易定位異物的位置,操作精準,手術時間短、傷口小。「這次要取這麼多鋼珠,更要做得快、取得准才行,所以我一開始就決定在X射線檢查室里為她做手術,」但讓文科醫生沒想到的是,這台要全程藉助X射線幫忙的手術一做就是3個小時,創下了全科歷史紀錄。

  昨天上午11點半,劉女士被推進了 X射線檢查室,由於是局部麻醉,為了保證她的自主呼吸,麻藥量用得並不多。劉女士還記得,取到一半她就哭著求醫生停止,「我的頭疼得實在厲害,不斷地說醫生我不做了,下次再來取吧。文醫生就一邊做一邊安撫我,說是為了我自己好,堅持一下就過去了,他聲音很溫柔。」

  醫生的柔聲安撫和精湛技術,給了躺在手術台上驚恐的劉女士以安慰,但她不知道的是,為了儘快幫她解除痛苦,醫生作出了什麼樣的犧牲。鑷子要通過狹窄的皮膚切口伸進皮下夾取鋼珠,每一顆鋼珠的定位、尋找、夾取,文醫生至少要啟動X射線機20秒,在即時影像的指引下才能準確夾住彈珠並取出,按X光胸片每秒0.045毫西弗的輻射量計算,每顆鋼珠的取出都會帶來至少0.9毫西弗的輻射量。躺在手術台上的劉女士,耳朵以下全身都由厚厚的鉛制防護服保護著,而文醫生卻只有胸前的防護衣,手、臉等部位仍然暴露在輻射中。

  「在外科,約定俗成是結婚生了小孩的醫生才參與有輻射的手術,」文醫生帶的實習生牟淵今年剛大五,還沒有結婚的他沒有被老師允許參與手術,只能站在檢查室的觀察窗外參觀。「老師全程站著堅持了3個小時,實在太不容易了。最後手術結束時,當他把重達20斤的鉛制防護服脫下來時,我看到他頭髮和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3個小時的手術,文醫生一個人取出了35顆鋼珠(還有1顆X光下未能定位,將在劉女士度過感染危險期后做第二次手術取出)。「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承受了多少輻射,」事後,文醫生笑著對同事說,自己也是在手術做完后才意識到時間這麼長的,「當時只想著儘快幫她做完手術,脫離危險。」

  關於劉女士家中的槍及彈珠,她的丈夫迴避了醫生的追問,並沒有詳細說明槍的型號和來歷,只說是自己打鳥用的,並承認彈珠並不是塑料材質。

  新聞鏈接

  95家醫院開展急救大賽 120司機首次亮相「炫技」

  車禍發生了,傷員正痛苦蜷縮在地上,一旦搬動容易造成二次創傷……昨日,在成都市急救中心組織下,成都市95家醫院展開急救技能比賽,以「場景式」方式來考驗急救人員的真功夫。據悉,本次比賽首次將救護車駕駛員的急救技能和急救駕駛技能納入急救技能競賽項目,由醫護人員和駕駛員共同組成一個急救團隊參與全程比賽。

  每輛救護車裡都放了一杯裝滿的水,水杯標有刻度。駕駛員在駕駛救護車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平穩,以避免水被溢出。 「我們要以這種方式來考驗駕駛員駕駛的平穩度,以避免給傷者造成二次傷害。」據市急救指揮中心應急培訓科科長苗挺介紹,醫療急救是一場需要團隊作戰的「戰役」,醫生、護士、司機都是這場戰役的士兵。經過日常培訓,120司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心肺復甦和上車擔架等急救措施。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